详解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面瘫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详解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面瘫的

张俊

成都东部新区石板中心卫生院 641400 四川成都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后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失控或痉挛等症状。中医认为,面瘫主要是因为脑和面部神经之间的通路受到了障碍,导致面部肌肉不能正常地运动。而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和神经系统功能,可以有效地治疗面瘫。针灸可以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面部神经血液供应,增强神经肌肉的营养和代谢,从而达到恢复面部肌肉功能的效果。除了针灸外,中医还会结合其他疗法,如中药、理疗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什么是面瘫?

面瘫是指面部一侧或双侧肌肉无力、肌张力减退、面容畸形等的临床症状。该病的病因病机较多,一般以下几种原因多见:一是茎乳突孔内的病毒感染,二是因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麻痹,以及电击、中药过敏等非神经原因导致的面肌肉瘫痪。面瘫在临床上的表现包括面部表情失常、口角歪斜、闭眼、鼓腮困难等。

2面瘫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面瘫是面部或部分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的症状,表现为面部表情失常和功能障碍。临床上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一般发生在脑血管意外之后,我们这里所指的面瘫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眉毛抬不起,闭眼困难,眼皮下垂,口腔的吹气、吹蜡烛和吸吮困难,咀嚼功能减退等。严重的面瘫患者可能导致面部完全失去表情,表情僵硬,面部皮肤松弛,口唇干裂。此外,面瘫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睛红肿和干涸、流泪不畅、听力下降、味觉缺失等并发症。面瘫的表现可因病因和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有面部某个区域受累,而有的患者可能全脸都受累。因此,面瘫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面瘫的关键,以促进面部神经和肌肉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基本原理

中医针灸治疗已经成为面瘫的主要选择,它具有疗效确切、绿色无副作用的特点,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针灸能够刺激穴位,通过神经传导和反射机制,促进受损的面神经的再生和肌肉的修复。针刺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和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促进面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针灸还可以调节脑神经的功能,增加血液和氧气供应,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加速面部神经的恢复。此外,针灸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抗炎和修复过程的进行。在针灸治疗面瘫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如阳白、四白、印堂等。同时,医师还会选择合适的针刺技法,如温针、电针、艾灸等。这些针灸方法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恢复正常的面部肌肉功能。治疗过程通常需要持续进行,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疗程一般为10—15次。

4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1)选取主穴: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包括选取适当的穴位来刺激和调节面部神经和肌肉。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①阳白穴:位于前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上方1寸处。刺激该穴位可以促进额部肌肉的收缩和恢复。②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具有促进面部肌肉活动的作用。③ 印堂穴:位于前额与两个眉头中间,通常用提捏手法进针。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脑神经的功能,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④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地仓: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刺激该几处穴位可以调节面部肌肉的收缩和功能,有助于面部表情的恢复。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患者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急性期穴位不宜过多,针刺也不宜过深。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技法的应用。治疗过程通常需要持续进行,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疗程一般为10—15次。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按照医师的建议进行定期的复诊和疗程评估。

(2)处方配穴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辩证施针救治。风寒外袭配风池、风府;风热侵袭配外关、合谷;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气海;味觉减退配足三里;抬眉困难配攒竹、鱼腰;鼻唇沟变浅配迎香;口角歪斜配人中、承浆;迎风流泪配太冲。

(3)电针疗法:针灸治疗面瘫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电针疗法,在急性期后可加用电针刺激。电针疗法是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将电流传输到穴位以增强刺激效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医师会选择适当的穴位搭配,如太阳穴、四白一组,地仓、颊车一组等。电针仪器会传送微弱的电流到穴位,刺激神经末梢和周围组织。在电针疗法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医师会调整电针的电流强度、频率和脉宽等参数。电针疗法的刺激方式有连续刺激、脉冲刺激和阶梯刺激等,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电针疗法通过电流刺激,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促进局部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进而加速面部神经和肌肉的恢复,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恢复能力。

(4)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面瘫常常结合中药治疗以加强疗效。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面瘫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医师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面瘫的病因、病程、症状等。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医师会开出适合的中药方剂。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葛根汤、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逍遥散、玉屏风散、牵正散等,这些方剂在面瘫治疗中具有活血化瘀、祛风寒、通经络、补正气等作用。中药可以通过补充营养、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增强面部肌肉收缩和恢复的效果。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通过提高整体调理和调节机体的内环境,促进面瘫的康复。中药治疗可以改善面部肌肉的供血和营养状态,增强面部肌肉的收缩力和恢复能力,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