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节能减排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

陈娟

3729221981021948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255400

摘要:近几年,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居民对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地将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水平提升上来,有关部门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和规范的监测制度,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本文针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概述,现阶段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节能减排视角下如何做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字:节能减排;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

在我国的发展初期,经历了一段粗放式的发展过程,这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被浪费。当前,我国已深刻认识到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积极采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的。在此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节能减排战略,通过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和减少废弃物、有害物质排放的方式,治理环境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前提。

1节能减排和大气环境监测概述

大气环境监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是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监测大气中的各类物质含量,从而获得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的工作。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颗粒物质、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存在的,可被人体吸入的悬浮颗粒物,这类颗粒物会附着在人类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我国常用的悬浮颗粒物检测仪器是激光粉尘仪。有害气体主要指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物质,这些物质一方面会危害自然环境,导致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这类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我国常用的有害气体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电解排除法、仪器法等;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这类有机物对人体有害[1]。为了提升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具备低功能耗性、抗干扰性、可扩展性、选择有用的传感器四项特征,低功能耗性要求参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设备装置优先选择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抗干扰性要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尽量少受天气原因或传输距离的影响,提升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可扩展性要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在设计之初便要考虑后期的升级维护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科学的大气环境监测理论的提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在原系统基础上更新迭代,减少资源浪费,选择有用的传感器要求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2]

2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技术比较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财政资金补贴不到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仍使用比较落后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导致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有些地区尚未意识到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对节能减排战略的推动作用,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不重视,未提供充足的人才、资金和制度支持,导致负责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部门管理人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更新迭代监测技术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不高会影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全局工作,从而影响节能减排战略的落地实施。

2.2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不重视和部分地区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不够先进,另外,大气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影响大气环境监测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对当地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整体性分析,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监控力度不足,工作内容比较随意,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有些地区由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意义宣讲不到位,导致工作人员开展、指导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随意性比较强,有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发生。

2.3大气环境监测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虽然我国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但由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性强和工作范围很大的工作,所以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聘请专业人才、更新监测设备和引进监测技术,然而由于部分大气环境监测部门的上级部门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足,在规划财政补贴政策时按照主观意愿和往年经验来设定,导致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导致监测设备更新不及时、监测技术引进不及时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例如气质量监督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大气污染管控工作的开展等。

3节能减排视角下提升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策略

3.1研发、引进先进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

首先,国家支持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工作,满足国内环保产业发展需求。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及其核心部件、大气环境监测装备的溯源技术和大气环境监测类标准物质三方面,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装备的溯源技术创新力较差、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核心技术部件依赖进口等,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以科学研究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大学、企业、机构,共同建设国家市场监督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和应用。其次,积极引进先进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国内引进国外先进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通过促成地区之间、国内外的合作,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的自动化、精细化发展,提升县级监测站的大气环境监测水平和设备建设能力。

3.2积极完善大气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组织专题会议和下发学习文件等方式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必要性、重要性宣传工作,令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人心,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岗位责任感。政府要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资金、人力、物力、制度、场地等支持,推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开展。其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所以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建设成本不同,针对部分地区大气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比较高、施工难度比较大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和流动化、自动化大气环境监测设备,防止大气环境监测出现盲区。另外,相邻地区在建设大气环境监测基础设施时,要提前交流沟通,对相邻地带的大气环境监测区域做出明确划分,既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要避免出现空白遗漏影响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最后,鼓励工业企业配备先进的环境污染监测设备和废气处理装置,督促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及时升级业务,降污减排,实现绿色转型,配合相关部门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政府可以为积极配备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工业企业提供减税降费优惠,降低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成本。

结束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关部门要重视大气环境以及监测的水平,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展开对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同时,加强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创建优质的队伍,不断开发清洁能源,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丹.节能减排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4):54-56.

[2]杨立芳,段漳波.节能减排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J].清洗世界,2022,38(7):152-154.

[3]田晓凯,刘君超.节能减排视角下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6(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