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分析及对策

陈昆华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根据朱羽君教授的定义,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特点的节目。自90年代末起,传媒竞争激烈,电视观众娱乐需求逐渐上升,从而显著推动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发展。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轻松愉悦内容的渴望。这种趋势促使电视娱乐节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成为观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以娱乐为导向的媒体文化。

关键词电视节目娱乐节目分析对策

前言

电视娱乐节目扮演着电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休闲消遣机会,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采纳的生活方式。因此,电视节目的发展亟需拥有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多元需求,展现更加丰富多彩、能够吸引广泛观众的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既能迎合知性观众,又能迎合大众口味娱乐节目在节目设计时要注重本身的创新,形成不断的创新格局

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四个阶段

我国最早的娱乐节目开始于90年代初期的《综艺大观》等综艺类节目。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的娱乐节目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阶段以《综艺大观》为代表,娱乐节目主要聚焦于明星的娱乐活动,观众只能沉浸其中,感同身受。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观众参与度显著提升,互动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观众不再只是被动观赏,而是积极参与其中。第三个阶段涌现出《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这一时期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逐渐趋向平等,创造了更加活跃的节目氛围。第四个阶段则从2003年开始,真人秀节目如超女等异军突起,观众不再局限于旁观者的角色,而是能够成为节目中的明星角色,这标志着观众角色的重大转变。在这过程中,观众角色的转变不仅呈现出娱乐节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折射出社会互动和参与的不断演变。

、当今电视娱乐节目面临的困境

(一)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某些娱乐节目俗气格调、低级用语、粗鄙动作为特点,虽收视率高,但引发观众不满。据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进行的《北京大学生收视状况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流于庸俗,过于泛滥;42%的受访者认为其品位不高,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标准。来自长沙市的市民肖兵认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选秀现象正在呈现全民参与的趋势,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脱颖而出,而更多人却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加剧了社会的急躁心态。长沙一中初三教师肖红叶指出对明星的过度美化,可能使年轻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名利幻想。这种现象凸显了娱乐产业需重新审视其对社会价值观和观众偏好的影响,以更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量贩式严重缺乏创新

缺乏创新导致了娱乐节目的停滞现象。这些节目的内容显得乏味,形式也变得单一更严重的是,恶意模仿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境浅薄的内容和低俗的风格已经成为公众不满的焦点。思想悄然隐退,感性逐渐胜过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滑稽压倒幽默,高深关怀被低级自我取悦所替代娱乐传播繁荣掩盖了思想和艺术的匮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成功后,浙江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等相继推出了类似节目。虽然节目名称各异,但它们却有着共通之处:明星参与、游戏环节、丰厚奖品、观众互动等元素。这种趋势使得整个娱乐产业逐渐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导致了观众对节目质量和内容多样性的日益失望。

、娱乐节目不良现状带来的危害

(一)整个新闻媒介公信力下降

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媒体的公信力,所以观众才对媒体说的话非常的信赖现今,媒体制作的娱乐节目普遍趋向庸俗化,这对某些原本优质的新闻媒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电视新闻界,出于对日常生活世俗化元素的过度强调,采编人员常常刻意夸大细节,以此方式淡化严肃议题的呈现。与此同时,民生新闻常常被赋予过多娱乐化元素,如采用现场秀等形式,导致真实事件事实被扭曲,受害者的真实需求被忽视。这种做法不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还严重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从而减少了公众对其信息的信任度。

(二)给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艳照门等一系列事件揭露了我国新闻领域长期存在的主观和客观问题。这些问题反复涌现,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党中央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要求新闻媒体通过舆论监督发挥积极作用,塑造廉洁政府形象,倡导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探索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道路

(一)娱乐节目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在创作电视娱乐节目时,应当秉持传统的精华,同时坚守道德底线,不断注入更高的品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而动态的媒介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同步关系。每个个体都在不断受到来自媒体的文化影响,这些影响将共同塑造出新的社会面貌。媒介文化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审美取向的交汇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审慎对待媒介所传达的文化,保持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与反馈系统,按市场需求制作节目

为遏制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迫切需要电视从业者自我约束及公众素质的提升。同时,监管机构在抑制低俗化方面应更有针对性地应用文化产业规则,全面加强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在这方面,地方电视台常常采用三审制和多层过滤等方法,而上星节目则需要经过国家和省级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这一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具有相当的有效性。

结束语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陷入缺乏创新、反复克隆的局面,成为其主要困境之一。节目内容呈现出雷同的特点,涵盖了歌舞表演、猜谜辨误、游戏竞赛等元素,几乎在所有节目中都能看到类似内容。在这一问题上,需要摒弃纯粹的模仿,而是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展现出独特的特色。

[1]于思洋.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责任[J].神州, 2019(19):1.
[2]陈树博.论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记者摇篮, 2018(3):2.DOI:CNKI:SUN:ZZYL.0.2018-03-026.

[3]王亮.浅谈中国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19):2.DOI:CNKI:SUN:WSDS.0.2019-19-0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