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CT和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杨鹏程李明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本研究利用CT与MRI技术对在子宫肌瘤诊断的检出率和精确性进行探讨,从而可以给子宫肌瘤中的诊断和医治供给可需的参考。本研究选取100名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使用CT检查,另外50例使用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发现对于有子宫肌瘤的女性,虽然CT和MRI都可以检查出结果,但是MRI对肌瘤的位置及大小都有明确的呈现。MRI比CT性能更好,能准确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其分期及阳性检出准确率较高。MRI对于诊断方案,提升患者治愈率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  CT  MRI

根据相关资料,子宫肌瘤在女性子宫内可以出现在单个或多个部位,而且大小不一,有些小到肉眼难以辨认,有些大可达20-30cm,重量也达到了10-20kg。平滑肌瘤是实性的神经纤维瘤,其表面呈不规则形态。子宫内膜息肉没有赘生物。植物纤维在金属表面和周围平滑肌组织的压力下逐渐形成假性植被,从而形成神经纤维瘤,严重的神经纤维瘤可以伴随子宫内膜息肉出现。病理上,平滑肌瘤易于分离并呈粉白色,切面光滑,结构韧实,可能出现漩涡状轻突起。在镜检下,平滑肌瘤由集束状平滑肌纤维及纤维结缔组织纵横交错而成,血管较少,平滑肌细胞大小均匀,形态为卵圆形或梭状,核染色较深。CT与MRI技术应用广泛,可高效诊断出肌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而判断其变性情况。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从2022年6月到2023年2月来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00名子宫肌瘤患者,将10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进行研究。并告知CT及MRI扫描注意事项等,有需陪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1.2  研究方法

CT设备选用64排螺旋CT(GE LightSpeed VCT),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

注射参器:MEDRAD一100(MedradUSA)。MRI设备选用3.0T 核磁共振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软件对所有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则以百分比形式呈现。使用χ2检验检验数据,当P<0.05时,认为存在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对比

经比较发现,多层螺旋CT和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5.6%和97.8%。两者的差异虽然不显著且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2.2 关于CT检查的诊断

肌瘤造成增大的分叶状子宫,常见于较大的肌内或浆膜下肌瘤。其密度通常与密度相等,若变性,密度稍低。有些肌瘤会出现钙化,CT扫描很容易发现钙化,是确诊的可靠依据。

CT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直观、较全面等特点,CT扫描时表现为子宫对于健康女性子宫有明显增大,子宫宫腔相对于健康子宫宫腔有明显变小,甚至有时可以观察到形状相似于团状回声,也可能表现为子宫外肿块。虽然CT扫描对子宫肌瘤有诊断价值,但扫描结果所表现出的大小、数量及部位缺乏特异性,并且检测费用高,对肌瘤变性诊断敏感度不高。

2.3  关于MRI检查的诊断

MRI上肌瘤的特征更为典型。T2WI序列显示部分低信号,边界清晰,周围肌层明显分离;大的肌瘤内部可能已经退化为高信号。T1WI通常在晚期变性中表现出等信号和高信号。MRI影像结果对肌瘤的大小、位置有着较为清晰的表现。多均匀强化, 与肌层强化方式相似, 当继发退变时, 呈低信号。增强检查之后不但可以清楚的诊断而且对与检查后的切除手术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MRI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肌瘤分布层次及盆腔邻近器官分布,并准确呈现肿瘤组织侵犯范围。应用MRI检查可以有效显示肿瘤和子宫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一:肌瘤在T1W1和T2W1上主要为等信号,内部可以看见散在的小斑片,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灶;二:肌瘤在T1W1的等信号,T2W1等高混杂信号;三:肌瘤在T1W1为等(或者稍低)信号,T2W1为高低混杂信号。

3讨论

CT扫描和三层螺旋磁共振成像等诊断手段的共同使用,能够显着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断率。资料研究的相关内容表明,在规模较大的子宫肌瘤的诊断中,MRI具备明显的优势,能够清楚地显示子宫肌瘤、肿瘤、中间区和交界区的具体情况,以及组织中细胞的排列顺序。借助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能够清楚地看到肿瘤与周围周围组织的联系,是一种更有效、更特异的诊断大子宫肌瘤的方法。三层螺旋CT的1024*768与最普通的CT相比略大,在解决多余脂肪和子宫内膜息肉钙化方面劣势尤为显着。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螺旋CT诊断巨大子宫肌瘤的准确率达到95.6%,磁共振成像准确率达到97.8%。不完全相同,不是特别重要,没有应用统计就没有意义。

三层结构螺旋CT检查较大子宫肌瘤时,等水密度的固体化学成分较为常见,周围组织可见细小的、体积比小的带状囊性影;连续增强扫描时与子宫肌层一致,可同步,实性部分可清晰显示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但低速后该区无连续增强影退化体积。由此可见,对于带弯曲包膜的子宫肌瘤的检查诊断,三层螺旋CT系统是一种比较常用和特异的检查方法。一方面,这种特殊的方法是通过观察体积比低的囊实性肿块来诊断的,增强扫描时,囊性区域不会出现连续不断增强,只有两个囊壁呈连续不断增强。此外,在诊疗方面,三层螺旋CT也有其相当独特的市场价值。例如,为了识别良性卵巢肿瘤,CT图像可能会显示边界不清、密度均匀的实性肿块,并且与子宫的直接连接相对较少,这时采用MRI检查可以清楚有效的检查出疾病的类型、肿瘤性质、大小及位置。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CT对子宫肌瘤也有比较高的确诊率,但是MRI对较大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如果CT与MRI两两结合对诊断结果也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月玲.子宫肌瘤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2):1832-1833,1831.

[2]王秀杰.子宫肌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7,30(15):3.

[3]李东键黄成日.子宫肌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饮食科学:下半月,2020,000(002):P.1-1.

[4]何彦燕.子宫肌瘤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8年28卷7期,105页,2018.

[5]吴丛军.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2):110-111.

[6]张骞,汤蓓,张玲,蒋琴,何冠南.CT与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价值对照研究及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1):108-110.

[7]代敏.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5(12):93-95.

[8]张宁,张宏艳.CT与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效能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54-55.

[9]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2(12):793-800.

作者简介:

姓名:杨鹏程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青海省祁连县 出生年月:1998.07.14 学历:全日制本科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指导教师:李明 职称:助教 学位:硕士

论文来源:2023届毕业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