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的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初中班主任管理的优化路径

黄艳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第二中学  557200

摘要: 随着当前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不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可见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不可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因此,班主任教师要紧随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创新班级管理与教育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班级环境氛围,突破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促进初中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管理;优化路径

引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时代,它被赋予了班主任。作为一种新的内涵,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更要教会学生生存、生活,理解生活的意义,因此,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责任重大,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从学生学习方面抓管理,也要以身作则和利用班级活动方面进行班级管理,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1]

一、 班主任要改善班级管理方式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既能使学生遵守校规班规,又能增进师生关系。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起着调节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作用,与学科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学习情况,并按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安排作业,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所以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引导学生学会正视自身的缺点,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信心。

二、践行人本教育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适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要重视德育方针,深入贯彻人本思想,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素质、品格的深入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合理构建灵活的管理机制,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实际需求,从而保证所开展的相关道德教育和班级活动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而提高整体的执行效能。首先,班主任需要践行平等、民主的育人思想观。在具体落实德育工作期间,要全面调研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在情感等方面所表现的不同需求,制订特色化的德育方案。 例如,在针对特殊家庭孩子进行德育干预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分别从心理、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疏导,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并在班主任的正确疏导下形成端正的学习观。同时,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思想导向,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制订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方案。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可班主任所开展的教育疏导工作,进而在今后的成长与学习中更主动地配合班主任规范自我行为[2]

三、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学校的所有工作都将落在校长的肩上。繁琐的工作往往使人疲惫,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对象,只有从老师那里感受真情,才能由衷地配合班级管理。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正值问题高发期,厌学、早恋、网瘾等等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始选择了硬管,强行威权压制学生。但是慢慢发现,学生只是表面服从,而内心确是疏远的。追其原因,学生没有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只是觉得班主任并没有理解他们,自然也走不到学生的心里。笔者渐渐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和生活,而不是光抓成绩。而后笔者经常和遇到问题的学生话话家常,聊聊他们的生活;大课间走出办公室,带着孩子们跑操,一起喊口号;在秋季落叶期,陪他们一起完成繁重的卫生任务;在体育节练习阶段陪他们一起练习。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师生距离近了。其实,不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是比任何说教都要有效的教育。比如,在例行的早读检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室地面上有垃圾,不是指使学生进行打扫,而是自己动手进行清理,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可估量。教师要善于运用言传身教和对学生的关爱,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改善班级风气创造条件。

增加自主管理

“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学生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集体的主人,而营造“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创造“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可使其在自主管理中得到成长,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强大支持力量。“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还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学生的自主管理尺度,让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学生,也是“管自己”的“小老师”。如组建班干部队伍,鼓励学生毛遂自荐、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班干部职位,通过匿名投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评选班干部,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轮值班长”“轮值组长”“轮值纪律委员”等班干部轮值模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班干部职位,使其从多个角度总结管理班级的有效方法,为班主任管理提供更多元的帮助。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归属感会不断提高,能够逐渐增强对班级生活、集体活动的认同感,也能够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班主任管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和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平.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9(12):213.

[2]李晓瑞.新课标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9(49):88-89

[3]邵思涛.初中班主任完善班级管理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9(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