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胡顺涛

新泰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271200 山东泰安

摘要: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近几年开始我国很多城市大力发展养鸡事业,既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繁荣。但是,在养鸡过程中,却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饲养管理不到位、饲料品质不理想以及免疫接种程序不合理等,导致容易引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从而造成鸡场生产性能下降,影响经济效益。基于此,还需落实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促进当地养鸡事业的蓬勃稳定发展。本文主要结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进行阐述,并对造成该病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能够提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综合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综合防控

前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顾名思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会引起鸡群急性、热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造成淋巴细胞的严重损伤。从而很可能造成整个鸡场出现大规模的鸡群死亡现象,抑制我国养鸡事业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养鸡场而言,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就需要重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治。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对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来说,在自然条件下,无论是什么品种都会有可能受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侵入,使鸡体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患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会出现生长缓慢和贫血消瘦等症状,从而影响食欲,导致食量减少但饮水增多。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而言,结合当地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率极高,几乎达100%。只要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就会发病。并且死亡率较高,该养殖场中,最主要的鸡品种有黑鸡、麻鸡和芦花鸡等。在养殖过程中,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而言,发病鸡群主要集中在2-15周龄育雏或育成阶段的小鸡。这其中,针对周龄在3-6周龄的小鸡而言,又是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另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的发病季节在每年的4-10月份,也就是夏秋季节。其主要原因在于温度较高,并且针对新疆地区来说,湿度较大。这种情况下,球虫病比较多发,若是鸡群没有接种相关疫苗,会很容易影响免疫效果,导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侵入。

2防控误区

2.1对法氏囊病缺少全面了解

调查发现,养殖人员普遍更重视危害大且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例如,鸡禽流感、新城疫,而忽视了法氏囊病对幼鸡的影响,片面地认为该病不会在大范围内暴发,即使鸡场已出现患病鸡,也没有对鸡场进行彻底消杀,而是通过注射高免蛋黄的方式,对患病鸡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为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法氏囊病会影响鸡免疫系统。患病初期,患病鸡往往会出现排出大量水样白色稀便,身体虚弱,怕冷畏寒,频繁啄肛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病鸡将表现出全身震颤,食欲废绝,精神不振,羽毛蓬松的症状,并且体质量快速下降、眼窝深陷,最后因器官衰竭而死亡。通过解剖能够发现,病死鸡的法氏囊、肾脏肿胀明显,输尿管、肾小管内有大量尿酸盐,胸部、腿部肌肉严重充血,整体呈暗红色。由此可见,该病具有病程短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有一定概率导致患病鸡死亡。

2.2忽视综合防控手段的作用

综合防控所包含内容较多,现阶段,鸡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在鸡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车辆及人员可随意进出鸡场,或是虽然设置了消毒池,但池内药物浓度低,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没有对饲养管理工作引起重视,鸡舍温度及湿度不符合养殖要求,鸡群养殖密度大。随意堆放病死鸡、鸡粪,导致法氏囊病快速传播。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3.1充分了解法氏囊病

作为禽类独有的免疫器官的法氏囊,70日龄至80日龄的鸡的法氏囊体积最大,超过80日龄后,鸡法氏囊将有所消退,鸡性成熟时,法氏囊将完全消失。法氏囊病多发于每年的5~9月,其他月份同样有发病可能,临床统计,该病的致死率约为15%至20%。现行动物防疫法将疫病分成三类,其中,一类疫病给人体健康、养殖业发展所造成危害最为显著,二类次之,三类再次之。但由于不同疫病给不同地区所产生影响往往有所区别,因此,养殖人员应转变自身观念,把三类疫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明确法氏囊病会使幼鸡出现免疫抑制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控方案,保证防控方案科学且全面。

3.2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防控力度

要想有效落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有效降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感染概率,那么,对于本省的养殖者来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掌握相关养殖技术,从而规范养鸡行为,从根本上避免鸡群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针对鸡群的养殖技术来说,通常情况下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本省的养殖者或者养殖企业来说,在进行养殖时切记要结合本地的相关养鸡规范来落实工作,要对鸡群进行及时接种;另外,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佩戴相关的防护手套、衣物等,避免与鸡群直接接触;同时,要对鸡群的生活环境进行清理,保证其卫生,将细菌、真菌的传播途径给破坏。其次,养殖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疾病防控措施,并且掌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相关症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病鸡。在此基础上,若是发现病鸡后,一定要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可以选择优质可靠的IBD活疫苗进行注射。另外,针对病死鸡而言,也要注意科学进行处理,不能直接选择就地掩埋,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使病死鸡携带的病毒进行传播,造成鸡群大面积感染,使死亡率提高。基于此,针对本省而言,对于病死鸡的处理方法最好的就是进行焚烧,通过焚烧可以杀死病源,同时将病毒进行消灭,防止病毒进行传播蔓延。

3.3鸡舍的定期消毒

入舍前,先清扫并冲洗鸡舍,再通过喷洒消毒液、熏蒸等方式,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等待一定的时间,便可将鸡统一入舍。养殖期间,定期消毒鸡舍,灭鼠灭蝇,清洗饮水和喂料的器具,保证器具洁净,消毒频率以每周1~2次为佳。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鸡场或鸡舍,只有经过消毒的车辆和人员,才能够进入鸡舍,以免外界病毒随运输车辆或人员进入鸡场。进入鸡舍前,工作人员应更换全套的工作服。在发现病死鸡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无害处理,以免感染健康鸡。

3.4创建完善的免疫程序

正式购入雏鸡前,先要全面了解母源的抗体和免疫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监测抗体,结合监测结果确定免疫接种时间。研究表明,预防接种能够有效降低鸡患该病的概率,现阶段,临床证实有效的疫苗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中等毒力活苗、弱毒苗还有灭活苗,如果计划通过饮水法进行接种,则要保证水源洁净,切记不得用金属材质的饮水机接水,同时要严格控制停水时间,确保饮水时间在1h以内,以免疫苗失活,导致鸡体内无法产生相应抗体。

结束语:

概而言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尤其在鸡的养殖中十分常见。病毒会损伤鸡的法氏囊和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应答下降和严重经济损失。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来说,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效果取决于病毒株的选择和接种方法。此外,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应注意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定期消毒鸡舍和器具,减少鸡只间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以保证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超.温和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中药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05):200-202.

[2]蒲喜成.中兽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J].四川畜牧兽医,2023,50(05):54-55.

[3]姜婷婷,焦晓丽,吴村,刘东海,马坤,蔡梦雷,娄路平,李夫宏,刘彦威,崔国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分离和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23,44(05):44-49.

[4]高玉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法氏囊和腺胃组织结构的影响及防控措施[J].家禽科学,2023,45(04):25-27.

[5]徐焕东.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控[J].当代畜牧,2023,(02):14-15.

[6]陈圆圆,沈丹丹,李双双,周欣,李厚伟,李倩倩,张先锋,张真真,常照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鉴定方法及防控[J].北方牧业,2023,(02):35+37.

[7]李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J].家禽科学,2023,45(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