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路上的社交距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青春路上的社交距离

王选丽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摘要:中学学段性教育关乎恰值青春期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青春期学生在性教育缺失的原因以及针对性地进行性教育和心理疏导方法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异性接触

信息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对性知识以及异性交往礼节等却有盲区,中学学段性教育和青春期异性交往等主题教育不可缺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应密切做好配合,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对性知识、异性交往等相关内容的迷茫困惑期。

一、案例简介

某天傍晚,小王(女)来到咨询室,思路清晰地表达了最近困扰自己的一件事情。

一个周之前的早自习下课,她和同学在教室过道里聊天,班级的男同学小刘从她身后经过,虽然小王已经做了避让,但仍感觉小刘在经过自己的时候,身体有明显的前倾压到自己身体的倾向,与此同时小刘的手臂从自己的腰部划过。这个动作让小王感到很不舒服,感觉自己被侵犯了。

本想私底下多沟通过几名女同学取得更多“证据”后向老师“揭发”他,却因同学们的不同观点而让自己困惑不已。有的同学诉说了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也有的同学对此并不在意,认定小刘是无心之举,也劝自己不要小题大做。甚至个别极端的同学认为她有点“被害妄想”。

小王为此苦恼不已,一方面自己的心理感受是因“被侵犯”而感到不舒服;另一方面对小刘的行为是否属于故意、自己是否应该向老师“控诉”困惑不已。

二、问题及分析

此案例中出现的因社交距离而引发的人际关系冲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

高中生具有青春期孩子的典型特征,生理上的性激素水平分泌显著增加,对学生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就男孩儿而言,可能会因为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诱发冲动行为发生或具有冲动行为倾向。

2.心理因素

案例中的女孩在情绪方面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也可能因为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个体的心理敏感程度差异、甚至过去的相关经历等导致的内心对此类事情较为敏感。

(二)教育因素

从整个事件看,相关教育的缺失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1.对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传播,以及对正确性观念的养成教育不够,是导致学生在此类问题上产生困惑的原因之一。

2.对学生沟通方法的引导不够,也是导致小王感到无力和困惑的原因之一。

三、思路方法

本着教育和引导为主,切忌下定义、贴标签等武断处理方式的原则,经与班主任商定,心理辅导教师确定了如下基本思路方法:

(一)调取部分监控,确定事件性质的基础上,理顺工作思路。

经调取监控发现,小刘的确有动作缺乏边界感的现象,但没有非常恶劣明显的“性侵”行为。务必注意的是,此项工作只能由教师参与,并注意做好相关保密工作,确保所有的学生(包括小王在内)不得参与此项工作。

(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分头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

因性别差异,为保证更好的沟通效果,经商定,由心理教师负责跟小王做好沟通工作,并着重阐明以下几个观点:

1.首先肯定小王的心理感受,明确告知人际交往需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而异性交往要尤其注意,因此在这一点上,她并没有做错,也没必要自责。

2.告知小王在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仍然要在坚持自己内心感受的基础上,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场坚定地提醒对方注意,以此对小王同学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引导她学会保护自己。

3.引导小王学会说“不”,学会恰当的沟通,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对方以提醒,杜绝事情继续恶化,也能将误会通过沟通有效消除,减轻个人心理负担。

4.适度引导小王注意学会尊重隐私,私底下不就此事做个人传播,减少该事件对其他女生的心理暗示,也减少该事件对小刘的负面影响。

该班的班主任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负责与小刘做好沟通工作,并着重阐述以下观点:

1.简单向小刘介绍青春期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可能出现的冲动想法和行为表示理解。与此同时强调,理解不等同于赞同,我们要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处理青春期的性冲动。

2.引导小刘自我反思,是否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妥。得到对方的回答后,教师不做任何辩解和定义,相信小刘为无心之举,但与此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他的行为的确超越了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社交范围,需引起个人注意。

3.鼓励小刘在调整个人的行为后,尽快从此件事情中走出来,老师也会对此事保密,希望他不要为此有心理负担。

4.建议小刘在此件事情平息之后,寻找合适的机会跟小王同学做一次当面沟通,一是道歉,二是结合近段时间的表现,解开小王内心的芥蒂,修复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班主任在班级开好主题班会。

为打消其他女同学的顾虑,减少此件事情的散播和负面影响,班主任在本班召开了一次以珍惜同学情谊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学会在彼此的磨合中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珍惜彼此难得的青春缘分。

四、辅导干预效果

通过分步骤、有计划的辅导干预,小王同学在自我保护方面肯定了自己的做法,树立了信心,也更加明确了今后再遇到类似事情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小刘同学通过这件事情也明白了人际交往需遵循的正常社交距离,两位同学通过最后的沟通取得了彼此的理解。班级中也没有对此事再有扩散和其他任何不好的影响,干预效果较好。

中学阶段,青春少年,不仅生理发育迅速,对异性的好奇心也日益增强。为了保护好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健康和未来,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应当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异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