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段系列化微班会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段系列化微班会实践研究

李素梅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小学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近年来,国内许多地区都着手研发可以“短、平、快、灵”解决问题的微班会,作为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本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以活动、情境、事件、节日等为载体,从文明礼仪教育、学习习惯等主题着手,探索通过小学中年段系列化微班会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中年段  微班会  实施策略

一、“双减”之下开展微班会的意义

“双减”政策下,坚持德育为先,优化课堂教学。班会课的开展对于把牢立德树人主阵地,聚焦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有着重要作用。

我校这届三、四年级的学生,刚上小学就经历过三年疫情,接着“双减”政策落地,这两届学生在学习、行为、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会产生比往届学生更大的变化,更要以班会为抓手进行思想教育。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中年段主题班会开展状况,我发放了关于我校“中年级主题班会开展状况调查问卷”,经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老师虽然十分重视班会课,但开展的形式单一,主要以班主任讲授为主,且面临同样困境:在课时安排上,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班会课,有时班会课任务还不止一个主题,以至于班会课难免流于形式,不仅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明显,且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因此,开展微班会作为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中年段系列化微班会实施策略

根据我校调查问卷分析及我班实际情况,我通过开展“学习习惯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化微班会,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以活动为依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传统意义上的班会课,大都以班主任的讲解为主,内容比较枯燥,学生注意力有限,收效甚微。因此,有针对性地在短时间内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效果更加明显。

去年新接手班,我发现课前纪律差是班里最头疼的问题,每次铃声响,我们班的孩子要么在追逐打闹,要么滚在走廊地板上玩耍……因此,我以“课前律动,快乐行动”为主题开展微班会活动。我简化纪律教育,强化课前律动操学习,转移学生注意力。我准备了6套课前律动操,每月一操,操后总结。如:“开学啦”律动操,让孩子从自由的假期生活中回归到学习生活状态;“天天向上”律动操,感受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孤勇者”律动操,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精忠报国”律动操,让学生在大气磅礴的歌声中感受爱国情怀……班里进行课前律动操后,铃声一响,孩子们便立刻跑回了教室,做完律动操等待老师上课。滚地板的身影不见了,爬窗户看老师来没来的“小脑袋”消失了……

将德育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将趣味的活动体验与枯燥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成长,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二)以情境为导向,树文明礼仪风尚

生活即教育,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过程中,利用视频、图片、照片、录音等手段,以创设情境为导向,让学生感同身受,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曾经,我班教室对面一个施工队的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工人们戴着安全帽,浑身是泥土染白了身体的灰。课间,班里三位男同学趴在窗台上,看着施工队的工人们哈哈大笑,一边笑着,一边喊着“光头强!光头强!”对面的施工人员也对班内孩子的这种行为予以训斥。

于是,我在班内开展了主题为“光头强好不好笑?”的微班会活动。首先,我播放录音,创设情境,回顾整个事件的经过,引出“尊重”话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谈谈尊重是什么?接着,用我们学校的旧校的图片与现在崭新的面貌图片对比,用《重温基建狂魔 速建方舱医院》的视频效果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原来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是他们眼中的“光头强”建造完成的,由此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到尊重他人,也借此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在进行微班会活动时,以情境为基础,体验感强,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以情境导向的微班会对文明礼仪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事件分析为契机,明人际交往方式

中年段的学生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有自己的想法,自尊心强,但又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是非面前,还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此,中年段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不能局限在一周一节,而是随时随地进行。

就在这个学期刚开学第三天,我进到课室准备上课时,只见萱萱和小志扭打在一团。原来萱萱路过时只是不小心碰到小志,结果小志以为萱萱撞他,不问缘由便先踢了萱萱一脚,于是,两人打了起来……小仪见状赶紧上前阻拦,好不容易隔开他们,可萱萱不知为何心有不甘,又上前踢了皆志两脚,这一脚过去,升级了整个事件,惹火了小志,小志对萱开始拳打脚踢,拽着萱萱头发,压在地上打……周围的同学除了小仪,其他人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去分开两个打架的孩子。

事后,我用微班会的方式处理这次打架事件:先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处罚方式,接着复盘事件,小组讨论,从多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最后讨论出处理的方式:全班通报,教育引导,规避错误行为。表扬小仪的热心帮助,鼓励大家学习。

中年段的学生在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中,往往很不成熟,不会自己分析问题。而班集体又像一个小型社会,常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班主任应学会复盘事件,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引导他们以小窥大、明白与人相处道理。

(四)以节日为主题,常为感恩之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方面就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之中。在这些节日到来之前,我精心设计活动,将每一个主题的活动划分成系列进行,并在活动中寻找亮点,完成后点评提升。

3月,我在班内开展了“学雷锋”微班会,课下利用周末时间,发动学生为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回到班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体验奉献的快乐的微班会。4月,我在班内开展了“清明节”主题微班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清明节手抄报制作,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幸福生活。5月,开展“母亲节”、“劳动技能大赛”等主题微班会,通过“护蛋行动”,引导学生感受母亲哺育的艰辛;通过劳动技能比拼,学会收拾好自己的物品。6月,开展“端午节”、“父亲节”主题系列微班会,通过参加包粽子活动、为父亲画奖杯、帮父亲洗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在行动中成长。9月的教师节系列微班会走进老师的一天了解老师的辛劳,树立尊师重道的观念,10月的国庆节系列微班会通过红歌比赛,以歌咏抒怀,在练习过程中抓住契机进行相机教育等等。

通过各种节日作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感恩行动,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还能让学生们将感恩付诸于行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心怀感恩,与人为善,孝老爱亲,常为感恩之行。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微班会育人效果明显。为此,班主任应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微班会,通过视频、活动体验、情境创设、事件分析、节日教育等方面,将爱国教育、劳动教育、关爱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渗透在系列活动之中,多维度开展系列化微班会主题活动,引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进行平稳过渡,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司.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0-24.

【2】丁如许. 创新微班会.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01.

【3】秦望,候志强 .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4.

【4】郭家琴.《大格局落实“双减”,小细节德育赋能》,中国知网.特色期刊.基础教育. G631.2021-12-31.

【5】王敏.《基于核心素养的系列化微班会实践研究》,中国知网.特色期刊.基础教育.G625.1.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