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要点分析——以珠海市某中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3

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主体结构施工要点分析——以珠海市某中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

孔祥溪

佛山三龙湾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对商业综合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工程特点,重点研究了底板/顶板分区流水作业、劳动力投入铺排、结构裂缝控制,并结合跳仓法、膨胀加强缝等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今后类似商业综合体地下结果施工提供一些借鉴,以期降低工程开裂风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效率。

关键词:跳仓法;后浇带;连续式加强带;大体积混凝土;流水施工;穿插作业

1、工程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54982.23㎡,总建筑面积240308.23㎡,地上结构4层,地下结构2层,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1164.74㎡,支护采用管桩+角撑、放坡+钢板桩、管桩+被动区加固、放坡+管桩+2道锚索、灌注桩+角撑等方式,止水采用了双管旋喷和水泥搅拌桩形式。

项目负二层地下室底板坑底标高-5.8m,坑底已普遍进入淤泥层,淤泥平均厚度13.5m。勘察场地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最高稳定水位标高达2.60m,预计基坑涌水量中等,基坑可能出现较大的鼓胀、沉降、渗流、突涌及崩塌等问题。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内分布有松散状态人工填土①,有饱和软土淤泥②-1及淤泥质粘土②-3,场地内下卧软弱地层淤泥②-1在外力作用下被挤压,可能产生场地内局部地段淤泥上涌的现象。

地 层

状态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土、石

类别

人工填土①

松散

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不均匀含5%~30%的花岗岩碎石、砼块、砖块等建筑垃圾,硬杂质粒径一般为3~30cm,最大粒径可达80cm,结构呈松散状态,均匀性差,透水性强,开挖后极易坍塌。

松土

淤泥②-1

流塑

饱和,含有机质,属低强度、高压缩性土,自稳能力极差,易触变。

松土

淤泥质粘土②-2

流塑

饱和,含有机质,属低强度、高压缩性土,自稳能力极差,易触变。

松土

粉质粘土②-3

可塑

饱和,粘性较好,透水性差,自稳能力较低。

松土

粗砂②-4

中密

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夹少量粘性土,自稳能力差,易坍塌,透水性较强,为主要含水层。

松土

砂质粘性土③

硬塑

饱和,粘性较好,透水性差,具中等膨胀潜势,自稳能力一般。

普通土

全风化花岗岩④-1

极软岩

岩石风化强烈,大部分矿物成分已显著风化,风化痕迹明显,裂隙极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芯呈坚硬土柱状,稳定性较好,遇水强度变低。

普通土

强风化花岗岩④-2

极软岩

岩石风化强烈,大部分矿物成分已显著风化,风化痕迹明显,裂隙很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芯呈土夹碎块状,底部为碎块状,稳定性良好,遇水强度变低。

硬土

中风化花岗岩④-3

极软岩

部分矿物风化明显,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程度为极破碎,机械挖掘较困难。

软石

中风化花岗岩④-4

较软岩

部分矿物风化明显,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程度为破碎~较破碎,机械挖掘较困难。

次坚石

2、工程难点

商业综合体设有销售商业,销售商业对于项目的现金流至关重要,因此施工进度很紧迫。本项目整体实施期约为21个月,为按时达到销售条件并开业,各工序施工需要做到全穿插,尤其地下结构阶段,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垫层紧跟土方进度,底板则紧跟垫层进度,底板浇筑后侧墙和顶板要无缝连接上。

项目原设计方案底板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是为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而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并经过60d再浇筑的混凝土带。然而,后浇带的后期清理工作艰难,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地下室开裂与渗水;另外,后浇带封闭需要在底板/顶板浇筑后60d才能实施,这段时间地下室无法进行有效止水封闭,潮湿的环境导致许多工序无法穿插进行。对商业综合体项目来说,地下室有大量的二次砌筑和机电安装工作量,如超市砌筑、空调、消防、人防、常规水电等作业,因此加快地下室施工,能尽早提供作业面给其他工序穿插作业,其关键就是落实流水作业,并优化施工缝及减少其带来的影响,通过合理组织安排,局部增加资源投入,用小的花费达到提效增质的目的,为后期精装、幕墙、大商业、小商家进驻创造更良好的作业空间和宽松的时间。

3、实施优化

考虑到本项目地质情况不佳,为减少地质情况和恶劣天气带来的作业风险,在主体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基础底板必须马上开展大面积作业,以稳定基坑地质状况,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同时为了起到基坑边坡稳定的目的,临近基坑边的板块不能同时开挖,需要采用隔一压一错开实施,起到反压护坡角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跳仓法相邻板块浇筑时间要间隔15d,这将对商业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进度是不利的,因此常规商业综合体从进度出发是很少采用跳仓法的,但由于本项目地质的特殊性,基坑边底板需要进行隔一压一错开实施,这就为跳仓法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为了实现工序全穿插,本项目地下主体结构经设计同意后,采用跳仓法和膨胀加强带做法结合实施(对于基坑边外圈底板采用跳仓法、内圈底板采用膨胀加强带做法,地下室首层楼板和顶板采用膨胀加强带做法)。

跳仓法施工技术是指在大面积、超长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采用“抗放兼施,以抗为主,先放后抗”的原则,利用混凝土在5到10天时间性能尚未稳定和没有彻底凝固前,容易将内应力释放出来的“抗与放”特性原理,把底板伸缩后浇带优化为普通施工缝。

膨胀加强带做法是指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长度的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一侧相邻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本项目采用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做法,把伸缩后浇带与两侧底板/顶板同时浇筑。加强带做法与原设计后浇带配筋一致,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要求其水中14d龄期的限制膨胀率≥3.0X10,水中14d转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2.0X10,28d的抗压强度≥30MPa。加强带浇筑完成后按要求进行14d以上养护。

4、实施要点:

4.1合理划分施工段

经征询设计意见后,结合设计图的后浇带进行划分并根据规范建议,按照50mx50m进行分区,平均每区域约2200-2600m2,分区尽可能避开楼梯、机房区域,共划分为21个区块,明确每一部分的仓格划分形式、施工缝留设位置,并根据施工分区确定施工顺序,间隔一格浇筑一格。

实施操作:按照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在处理完电梯基坑和塔吊基坑后开展实施。

负二层实施安排:

负二层共15个后浇带区域。按照班组最近距离固定流水作业和作业面积平均的原则,结合跳仓法,共分为4个流水段。

施工顺序及计划:

第一段流水施工(8区➡7区➡9区);(8和7区之间采用加强带做法)

第二段流水施工(16区➡18区➡17区);(18和17区之间采用加强带做法)

第三段流水施工(21区➡20区)(采用加强带做法)

第四段流水施工(18区➡15区➡11区)(采用加强带做法)

负一层实施安排:

负一层共10个后浇带区域。在负二层底板实施完成后,新增3个流水段投入实施,原4个流水段继续进行侧墙和负一层楼板、顶板施工,现场共7个流水作业段。

施工顺序及计划如下:

第五段流水施工(5区➡6区➡4区);(5和6区之间采用加强带做法)

第六段流水施工(3区➡1区➡2区);

第七段流水施工(19区➡13区➡14区➡12区)

4.2计划细化和资源投入铺排

1)工期计划分析:根据连日内观察,在资源投入匹配、工序搭接顺畅的情况下,由场地移交开始计算,每分区底板施工时间约为12-14天,土方开挖(2天)+锯桩(1天)+检测(1天)+承台开挖、砖胎模施工(2天)+垫层(1天)+防水(1天)+底板施工(5天)+浇筑(1天)=14天(人防区域额外增加5天);

侧墙和楼板施工时间约为15天,墙柱钢筋(3天)+内架搭设、梁板支模(7d)+梁板钢筋(3天)+浇筑(1天)=14天(侧墙增加1天);

负一层由底板至顶板浇筑,每区合理施工时间(从工作面移交到正负零)应为25-28天。负二层在负一层基础上增加15天(人防区域额外增加5天),应为40-44天。

2)劳动力投入分析:根据施工计划,在底板阶段,以砌筑工、铁工人员为主,木工、防水施工为辅,按2000m2分区计算需要砌筑工12人,铁工30人,木工15人,防水5人;

在侧墙和楼板/顶板阶段,则以木工为主,铁工为辅,按2000m2分区计算需要砌筑工木工25人,铁工18人;

每个流水段按2班轮换,因此应配备砌筑工12-15人、铁工45人、木工40人、防水5-8人(泥工可根据整体浇筑进度配置)。

4.3质量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过程中,做好挖土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及周围堆土位置安排,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2)土方开挖要求分段逐层开挖,每段长度不大于15m,每层挖深不超过1.5m(淤泥层中开挖,每段长度不大于10m,每层挖深不超过1m);

3)坑底桩机行走路线,如坑底土质为淤泥,需加铺较好土质及垫钢板行走;

4)承台土方开挖,必须使用120或60挖机,严禁使用大挖机作业;

5)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应根据JGJ/T 178-2009和设计要求应用,膨胀率需根据现场试验测定。

6)底板混凝土浇筑需结合浇筑混凝土体积和位置,避开早晚高峰期时段,避免产生冷缝;浇筑时可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位方式,振捣棒应在坡尖、坡中和坡顶分别布置,确保振捣密实,不漏振;浇筑方向应从短边向长边方向推进,每次分层厚度≤500mm。

5.、应急准备和处理

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生事故时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岗位人员做到处事不乱,按要求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或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
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

对地下结构施工常见风险因素应急处理措施:

(1)基坑纵向边坡失稳滑坡:

应对措施:1)、采取污水泵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坡顶组织机械卸土;2)坡脚堆筑砂石袋,或在未滑移区域施打钢板桩、钢管、木桩等挡土;3)尽快灌注封顶砼防止涌水。

(2)坑底隆起:

应对措施:1)坑底加重压,堆砂石袋或其他压重材料,对基坑进行压浆加固;2)用水泵进行深层降水加固。

(3)地面沉降:

应对措施:1)周边地面出现裂缝宽度超过警戒值,要立即停止开挖,对地基进行双浆双注加固,停止降水等措施;2)路面采取注浆加固地基的措施;3)注浆过程中由施工单位安排各项监测,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4)雨季施工:

应对措施:1)4月份将进入梅雨季节,要求现场多备大功率水泵,不间断抽排基坑积水;2)承台挖出坑底或筏板挖出后当天即安排封底浇筑垫层;3)坑底设置临时排水沟及临时集水井,对坑底表面积水进行疏流导排。

(5)应急物资准备:

1)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砂包或反压土料,并保证运输及供应来源,并备基坑加固处理必备设备与材料;

2)现场须备有一定数量加固用钢材、水泥及运输工具。

6、结语:

通过采用“跳仓法”和加强带应用,使地下主体结构浇筑减少了约1600米后浇带,减少了较多施工缝,有利于控制渗漏隐患、提升工程质量,同时为地下结构其他工序提供穿插作业空间,使工程提速增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178-2009

[2]王勇,李今兴,杨合庆.大型商业综合体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20,42(09):1659-1661.

[3]钱宏,潘峰,徐大为.华南地区超高商业综合体地下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20,42(05):734-735+741.

[4]孙凯,单富军,张超.地下空间抗浮设防水位及抗浮措施研究——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6):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