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探讨

伏青

秦安县第三幼儿园  甘肃  天水  741600

摘要:幼儿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舞蹈创编作为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环节,既能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和身体发展。然而,当前存在着较少关注幼儿舞蹈创编方法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合幼儿舞蹈教学的创编方法,以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方法;具体策略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将结合幼儿认知和身体特点,提出一种适合幼儿舞蹈创编的方法,在创编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鼓励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和舞蹈创造力。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通过合作创编的方式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表演能力。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

教师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选择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且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经验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的基础,教师应该对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日常生活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交流和调查,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常见的游戏活动、日常生活场景、季节变化等,这些了解将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和体验,以挖掘和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集体讨论、头脑风暴和身体动作游戏等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喜好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幼儿的言语表达和身体动作,捕捉到幼儿潜在的舞蹈主题和动作元素,通过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创意,教师能够与幼儿共同选择和创编贴近他们生活的舞蹈题材。 

幼儿喜欢模仿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幼儿熟悉的角色、职业和动物等题材,创编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舞蹈。例如,幼儿可以扮演家庭成员、动物、植物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职业人员等,这样的选择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身份、角色和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在舞蹈创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1]。教师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题材时,还可以考虑使用幼儿喜欢的绘本、儿歌和童谣作为创作的启发和依据。这些媒介常常描绘了幼儿熟悉的情境和角色,有助于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欲望。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创作舞蹈故事、将儿歌和童谣编排成舞蹈动作,营造出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体验。

二、有针对性地选择舞蹈背景音乐

教师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舞蹈背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背景音乐能够增强舞蹈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为幼儿提供节奏和灵感。在选择舞蹈背景音乐时,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音乐与舞蹈的主题、风格和情感相匹配。

教师应该了解舞蹈的主题和目的,舞蹈可以以表达情感、讲故事、展示特定动作技巧等为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清楚地定义舞蹈的主题和目标。例如,如果舞蹈讲述了一个快乐的故事,教师可以选择欢快、活泼的音乐来增强舞蹈的愉悦感;如果舞蹈的目的是展示优美的动作技巧,教师可以选择轻柔、流畅的音乐来配合舞蹈的流程和节奏,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对于选择背景音乐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爵士舞通常具有动感和活力,适合选择快节奏的爵士乐或流行音乐,古典芭蕾舞则需要选择具有优雅和古典感的音乐,如古典乐或芭蕾舞剧中的音乐,教师需要根据舞蹈的特点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音乐,以确保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度和协调性,幼儿对于音乐的喜好和接受程度会因年龄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反应和喜好,从中获取一些线索,例如,幼儿普遍喜欢欢快、活泼的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鲜明旋律的音乐,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熟悉的儿歌、童谣或动画片的主题曲等作为背景音乐,增加幼儿的熟悉感和参与度[2]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舞蹈的场景和情感表达来选择背景音乐。舞蹈常常通过场景和情感来传递信息和触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例如,如果舞蹈描述了一个悲伤的场景,教师可以选择悲伤、抒情的音乐来支持舞蹈的情感表达;如果舞蹈展示了一个欢乐的场景,教师可以选择欢快、轻快的音乐来传递愉悦和活力。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舞蹈的情感要求和适合的音乐,以使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相一致。一首音乐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和编曲方式,通过适当的编曲和混音,教师可以调整音乐的节奏、速度和表现方式,使其更符合舞蹈的需求。教师可以结合舞蹈的要求,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版本或对音乐进行剪辑和融合,使音乐与舞蹈更加协调和一体化。

三、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

在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教师如何构思恰当的舞蹈动作是至关重要的。适合幼儿的舞蹈动作应该符合他们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他们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控制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舞蹈动作,确保他们能够完成并享受舞蹈的过程;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喜欢的主题和角色来构思舞蹈动作,幼儿通常对于他们熟悉的事物和角色更感兴趣,教师可以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动物、角色等方面获取灵感,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舞蹈动作中。

例如,如果幼儿喜欢动物,教师可以设计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片段;如果幼儿喜欢超级英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带有超级英雄特色动作的舞蹈;另外,教师应该注意舞蹈动作的多样性和变化,幼儿往往对于单调重复的动作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构思舞蹈动作时应该注重多样性和变化,可以尝试不同的动作元素,如转身、跳跃、摆臂等,来丰富舞蹈的形式和表达,同时,通过改变节奏、速度和动作的序列,增加动作的变化和层次感,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参与舞蹈创编的过程,幼儿可以参与动作的构思和创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喜欢的动作和表达方式,并将其融入到舞蹈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也能够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舞蹈更加具有幼儿的特色[3]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舞蹈动作和音乐的配合。舞蹈和音乐是相互呼应的,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音乐来与舞蹈动作相结合。音乐的节奏、节拍和情感会影响到舞蹈动作的节奏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与幼儿一起探索创造出与音乐相协调的舞蹈动作。

需注意,教师在构思舞蹈动作时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和舒适感。舞蹈动作应该符合幼儿的身体架构和力量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困难的动作。同时,教师需要确保舞蹈环境安全,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执行动作,并鼓励幼儿在适当的方式下自由表达自己。

四、结束语

通过深入研究幼儿舞蹈创编方法,结合幼儿认知和身体特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适合幼儿的舞蹈创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促进其舞蹈表达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之后的舞蹈创编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创编,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史玲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9(22)

[2]兰燕青.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独立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5)

[3]冯玉华,张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设计———以“动物题材”幼儿舞蹈创编为例[J].科教导刊.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