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不同序列检查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价值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MRI不同序列检查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价值的对比研究

曹樱议   赵亮指导教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目的:研究MRI各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便于为制定全面、可靠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的47例脑胶质瘤患者在MRI检查中SWI和DWI两序列的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分析MRI不同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结果:47例脑胶质瘤患者中,实际病理检查为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2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21例。以SWI序列检测出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17例,诊断符合率87.23%;以DWI序列检测出低级别脑胶质瘤2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18例,诊断符合率80.85%。SWI可清楚显示多静脉性血管畸形及合并出血。结论:MR多模态成像(SWI、D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SWI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MRI头颅检查;脑胶质瘤;DWI、SWI序列;分级诊断

一、引言

分析MRI这两种不同序列检查在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便为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脑胶质瘤可切除性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手术方案选择、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经手术和活检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7例,根据WHO2016标准将脑胶质瘤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26例)和高级别组(Ⅲ~Ⅳ级,2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34~72岁,平均(53.4±2.25)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MR常规扫描及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SWI)检查。

记录患者肿瘤位置,并分析影像学特异表现、ADC值及肿瘤磁敏感强(ITSS)评分。患者的原始图像传送至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及影响工作站,选取2名资深医师通过双盲法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序列和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符合率。

得到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其相应正常镜面组织的ADC值数据之后,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散点图绘制,再经MTLAB 2018进行计算和分析处理;采用P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6.0软件对所得TISS评分数据进行录入分类,再计算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低、高级别组脑胶质瘤ADC值比较

图3-1  高低级别脑胶质瘤与其ADC值的散点图

由上述散点图可知低级别脑胶质瘤与其镜面正常组织的ADC值存在线性关系,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其正常镜面组织也存在线性关系,且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ADC值之间同样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用P值检验来检测二者相关性。

低级别脑胶质瘤(Ⅰ~Ⅱ级)肿瘤实质ADC值(,镜像区正常脑组织ADC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肿瘤实质ADC值(,镜像区正常脑组织ADC值(,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低级别脑胶质瘤与高级别脑胶质瘤肿瘤实质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低级别脑胶质瘤较高级别脑胶质瘤ADC值高。

2.低、高级别组脑胶质瘤ITSS评分比较

与低级别组脑胶质瘤比较,高级别组脑胶质瘤中ITSS数量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对比两种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鉴别中的诊断符合率。

DWI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80.85%。据统计,低级别脑胶质瘤2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18例,剩余9例结果诊断错误。SWI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87.23%,经统计,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17例,剩余6例结果诊断错误。SWI序列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正确率优于DWI序列,详细结果如表3-2所示。

四、结论

通过对47例患者数据的调查研究发现,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通过ADC值大体区分高低级别脑胶质瘤,但由于受到b值等因素的影响,其诊断符合率往往上下浮动。与弥散加权成像(DWI)相比,SWI在显示瘤内出血及异常血管增生方面具有高敏感性。在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方面比弥散加权成像(DWI)更胜一筹。MRI检查设备将成为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主要检查设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订,使手术方案与后期治疗方案更好贴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实际评估患者病情的情况下,SWI可被作为患者入院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春华,赵慧君,安娜,胡文立,孙红艳.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血清MMP、IGF水平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11):22-25.

[2]王意.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NSE、S100B、M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4):130-133.

[3]周瑞清.MRI扫描对脑胶质瘤诊断以及分级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0):107-109.

[4]王艳艳.磁共振弥散联合波谱分析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22,42(09):87-89.

[5]刘书涵,韩海伟,韩成坤,周青.较低级别胶质瘤MRI影像组学研究中手动分割ROI特征提取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2,20(04):309-314.

[6]孙飞月,李云.MRI联合MRS在脑胶质瘤复发、假性进展和放射性脑损伤中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06):22-25.

作者简介:

1.曹樱议(2001.9- ),女,汉族,医学影像技术(本科)19-02班。

2.赵亮(1985.12- ),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副教授。

依托于2023届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