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理疗对预防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理疗对预防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分析

陶莉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99

【摘要】目的:讨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我院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乳腺癌患者开展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中药熏洗;红外线理疗临床效果;测算分析

    乳腺癌属于严重破坏女性生存质量的恶性肿瘤疾病,需要在确诊后择取适当方法开展治疗处置[1-3]。当前临床可通过乳腺癌根治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术后因腋窝淋巴结清扫之后可能引发上肢淋巴水肿这一并发症,这会对患者预后康复质量造成影响。随着中医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推广,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理疗的治疗方法逐渐展现出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文章以我院部分乳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我院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年龄介于35-55岁,平均(43.49±5.49)岁。研究组年龄介于34-56岁,平均(43.48±5.48)岁。两组的基础资料未见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中药熏洗方剂为:当归10g,红花15g,桃仁10g,炒路路通15g,伸筋草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0g,炒桑枝10g)。以水煎药,取药汁一包200ml加适量纯净水熏蒸,单次熏蒸时间持续20min。每天分早晚熏蒸2次。红外线理疗采用远红外线治疗设备,每天照射时间20min,以42℃为标准设定设备温度,一周之内治疗5d。两组均持续治疗28d。

1.3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27.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患者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

34

19(55.88)

14(41.18)

1(2.94)

33(97.06)

参照组

34

13(38.24)

10(29.41)

11(32.35)

23(67.65)

卡方

10.119

P值

<0.05

2.2两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2.94%(1/34)低于参照组35.29%(12/34),组间有差异(卡方=11.508,P<0.05)。

2.3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

组别

患者例数

生理机能评分指标

生理职能评分指标

躯体疼痛评分指标

总体健康评分指标

主观精力评分指标

社会功能评分指标

情感职能评分指标

精神健康评分指标

研究组

34

87.78±8.15

79.65±16.38

74.75±10.33

64.58±12.13

69.48±10.19

80.07±12.07

79.05±18.48

69.21±11.71

参照组

34

82.07±6.45

61.24±21.30

60.89±11.62

56.21±13.32

60.71±6.62

68.53±11.84

57.16±21.33

62.19±8.87

t值

3.203

3.995

5.198

2.709

4.208

3.980

4.523

2.7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外科疾病,如不谨慎对待,针对性开展临床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生存率下降。针对乳腺癌术后有可能因为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引流通路被阻断,组织间隙中留存了大量淋巴液,进而引发淋巴水肿表现。临床可通过红外线理疗方式加以缓解,有一定疗效,中医汤药熏蒸的外治疗法,可以选用活血化瘀药材,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熏蒸中的药材,:当归、桃仁可活血化瘀,红花可散瘀止痛,炒路路通可利水除湿,伸筋草可舒筋活络,赤芍可凉血消肿,丹参可清热凉,川芎可止痛,炒桑枝可祛湿通络。诸药联用,能够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散瘀消肿

[4-5]

    本次研究证实,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指向乳腺癌患者实施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效能优质,值得引起关切和推广普及运用。

结语:

    在肿瘤科领域,围绕乳腺癌患者开展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比开展常规治疗,能改良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普及。

【参考文献】

[1]吕英淑,董睿,石双颖,等.基于抑癌基因和免疫功能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与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J].药物评价研究,2023,46(02):408-413.

[2]苏华,赵玉梅,陈静,等.香菇多糖联合AC方案、紫杉醇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及PF4、MK、Ki-67表达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04):55-57.

[3]石少庆,宋丽丽.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病理变化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02):145-148.

[4]蔡双龙,陈虹丹,陈晓耕,等.伊尼妥单抗联合吡咯替尼(中国双靶)多线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2,47(12):1479-1484.

[5]韩金怡,敖冬歌,刘立杰.赤峰地区蒙古族与汉族女性晚期乳腺癌ER/PR+患者内分泌治疗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