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现浇混凝土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要点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市政桥梁现浇混凝土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要点剖析

闫秉珑

身份证号:610103199406023632

摘要本文以具体市政桥梁项目为出发点,梳理了现浇箱梁张拉的工艺内容,给出了参数计算方法,结合测定结果,判断现浇质量;从伸长量、回缩量两个方面,探索了现浇箱梁张拉的质控要点,以此保障技术规范。经实践测定:案例项目伸长量最大值与设计方案的偏差为4.46%<6%,内缩量最大值仅有2.35mm<5mm,符合工程要求。

关键词:桥梁;伸长量;张拉

引言:在国内经济活动更新与持续发展的视域下,市政桥梁的工程量、施工规模逐步增大,预应力箱梁表现出整体性优异、外形美观等特点,用于多个项目。此技术施工后,会出现多种质量病害,具体有箱梁开裂、过梁下挠等。主要源于预应力钢束长时间受到高应力作用,相比一般类型的钢筋,更易于出现锈蚀问题。严重的锈蚀表现,会引起预应力钢束达到承载极限,相应表现出脆性断裂现象,威胁市政桥梁项目的整体性能。

1工程概述

某市政桥梁项目总长约有300m,共有两联预应力箱梁,长度均为30m,箱梁截面位置,是以单箱式斜腹板制成。在腹板、顶底板各个位置,均设计了纵向预应力束。在断面、中位的水平梁结构上,添加了水平预应力束。使用两端张拉处理,形成腹板预应力束。采取单端张拉处理形式,创建顶底板两个点位的预应力束。

2预应力张拉工艺分析

2.1技术要点

(1)预应力张拉的操作步骤:算出相关参数,比如张拉力、伸长量等→做好施工准备→装设千斤顶→进行张拉施工→闭合锚头。

(2)参数计算。钢绞线施工环节,需算出其下料长度。算法如式①:

                       ①

式中:指钢绞线下料长度,m;表示锚具孔道参数,m;表示锚具整体高值,m;表示千斤顶放置面与槽口的间隔长度,m;表示未使用的钢绞线参数,m;表示张拉数量,个。油压表压力参数的具体算法,如式②:

                           ②

式中:P指油压表显示的压力读数,Pa;S1指钢绞线具有线束作用的区域,mm2;σk指在进行张拉控制时给出的应力值,Pa;S2表示油缸截面大小,m2;δ是一种用于计算摩阻折减量的参考系数,无单位;λ是从摩阻系数中进行取值,无单位。伸长量计算时,要求钢绞线伸长量与理论参数的偏差控制在6%以内。理论伸长值L0的算法,如式③:

                ③

式中:L1表示量尺、梁板间隔位置的测点间隔,mm;L2表示钢绞线处于初始应力状态的伸长量,mm;L3表示在相邻应力条件下的伸长表现,mm;L4表示在控制应力情况下的伸长情况,mm。各侧钢绞线内缩量应控制3mm以内,保证现浇张拉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如果内缩量较大,需使用新的钢绞线,重测张拉值。

(3)施工准备。施工部需完成关于张拉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张拉处理前,针对施工区域的技术、管理各岗人员,全面落实安全指导,保证技术交底到位。张拉生产之前,开展张拉检测、施工面清洁等各项工作[1]。一,测定混凝土性能。二,排查梁体土块存在的质量问题。三,查看锚具配备与设计方案的相符性。四,仔细查看千斤顶、油泵等设施的运行情况。五,全面清理锚垫板表层的灰渣。

(4)装设千斤顶。安装流程:装好锚环、夹片等部件→添加限位板→装设千斤顶→再次使用锚环、夹片予以固定。此项工艺的操作重点,具体如下。一,张拉处理期间,梁体土块强度、弹性值应达到设计取值范围。如果设计方案不规范,材料强度应高于设计值80%,弹性值应大于土块4周时对应参数的80%。二,使用工作锚具穿入钢绞线,将其穿进千斤顶,保持孔道、工作锚处于相同轴线,与千斤顶中线平齐。三,限位板、各类锚具均应产自相同厂家,限位板槽身参数,应符合锚固回缩量不足6mm的规范。钢绞线表面不可出现明显刮痕。四,装置千斤顶时,应保持千斤顶前侧凹槽与限位板对齐,后侧凹槽对准锚板,进行固定处理。在张拉操作中,使各组构件中线处于相同轴线。如果限位板、锚板的规格与千斤顶凹槽大小不匹配,应使用过渡垫环,调整参数。依照限位板、千斤顶各类设施的参数情况,合理设计过渡垫环参数。五,当张拉齿槽空间未能契合千斤顶运行需求时,应在限位板、千斤顶的间隔位置,添加参数合适的垫环,以此开拓千斤顶的运行范围。六,针对各类钢绞线束,添加了锚板、限位板等,应保持各板孔位排布整齐,锥孔处于相互对齐的状态,防止摩擦形成断裂现象[2]

(5)张拉施工。张拉流程:0→开始添加的张拉力σ0→张力作用增大至2σ0→逐层进行加载检测→张拉作用增大至控制应力状态,此时的应力大小,标记为σcon→保持控制应力状态0.25h→补充应力作用,使其恢复初始状态σ0→加油固定。确定σ0的方法:当预应力束参数H不足30cm时,初始σ0的参数,取值范围为10~15%σcon;当H介于30~60m以内时,σ0的取值区间介于15~20%σcon;当H处于60~100m范围时,σ

0=25%σcon;当H>100m,需进行试验,明确开始张拉应力的大小。

(6)闭合锚头。此项施工之前,应保持夹片与顶面的平齐性,交错量<2mm,超出锚具的部分<4mm。锚固处理期间,不可进行敲击、振动等各类处理。张拉处理完成后,需在1日内测定有效预应力大小。检测中,各预应力筋测定结合达标时,去除多出的预应力筋。使用砂轮机切开预应力筋,不可使用电弧切割方式,保持锚具完好性。

2.3预应力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是案例项目预应力筋的测定结果。

表 1 案例项目预应力筋的测定结果

张拉应力值/%

伸长检测值/mm

伸长理论值/mm

内缩量/mm

0

0

0

0

20

18.32

16.56

0.3

40

29.57

26.68

0.65

60

51.59

49.58

1.18

80

86.22

83.05

1.56

100

117.56

112.55

2.35

检测中,伸长量最大值为117.56,相比理论值形成的偏差值(117.56-112.55)/112.55×100%=4.46%<6%,符合要求。内缩量检测的最大值为2.35mm,并未达到限值,符合要求。由此得出:案例项目进行张拉后,整体效果较好,符合各项规范。

3施工质控分析

(1)伸长量控制。此项技术质控工作,应以实测值与设计方案偏差量不大于6%,作为质控目标。如果偏差值大于6%,需停止张拉处理,找出形成偏差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张拉调整,再继续进行张拉施工[3]

(2)回缩量控制。使用标尺测定回缩情况,或者使用智能张拉设备,自动反馈回缩量的监测结果。回缩量的质控规范为“≤5mm”。

(3)其他质控方法。钢丝出现断裂、滑丝等问题,不可超过1根。钢绞线出现的质量缺陷,最多允许1丝。钢筋不可出现断裂、滑移等技术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参照实际市政桥梁项目,采取参数计算、测值分析的方法,综合判断现浇箱梁张拉处理的效果。经实测发现:案例项目张拉后,伸长量、回缩量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工程要求,整体张拉效果极好。由此证明:预应力张拉,表现出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可显著增强工程张拉处理的整体性,应进行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继洪.公路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2(01):245-246.

[2]王福兴.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及应变监测与分析[J].铁道建筑,2021,61(06):41-43.

[3]张坤,李周.上跨既有线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