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层党建与基层工会建设的协同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探究基层党建与基层工会建设的协同发展

余燕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期,央企单位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变革,为紧跟社会变化步伐,保障国有企业竞争力,需积极发挥出企业单位内部基层党建与工会建设的协同作用,借此夯实央企单位的发展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基层党建和基层工会的默契配合,可增强企业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帮助企业应对新问题与新挑战。基于此,本文将从现实出发,借助文献资料法凝练出基层党建和基层工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便为相关企业单位内部实力的增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基层工会;基层党建;协同发展;科学措施

引言:研究发现,和谐工作氛围与环境至关重要,是确保集体发展的关键。作为央企单位来说,构建和谐工作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内部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和工会的协同优势,借此积极处理内部矛盾,协调职责群体间的关系,提高单位组织凝聚力。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党的总揽全局,基层工会接受着党的领导,是发挥先进组织作用的主要核心阵地,更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在现代化企业改革的背景下,需不断融合党建与工会工作,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使其互为依托,助力企业单位科学转型。

一、基层党建与基层工会的关系表现

第一,央企单位的党建工作与基层工会任务在内容上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基于此,受到互补功能的影响,党建与工会的工作质量将大大提升,保障工作的有效性。例如,企业单位在执行党建工作中,需要遵循《党章》相关内容,将其作为重要党建工作依据,同时《党章》中的相关条例也是对党员的各项权利进行解释和规定。但在具体执行中,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党员权利却没有完全的兼顾到。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单位的工会组织,可以提出相应的保障举措,确保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的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第二,央企单位党建与工会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协同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是非常积极的,可有效解决央企单位的内部问题。例如,在基层工会工作中,可以针对企业员工健康心理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而其评估结果可以直接作为单位党建的参考内容,借此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单位员工思想、心态的调整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

第三,除了以上的关系表现外,党建与工会内部资源交换和配置,可以发挥出较大优势,在实现相互交叉、融合的同时形成巨大的助推力,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部支撑[1]

二、央企单位基层党建与工会协同发展的科学措施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内容

具体工作中,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不可或缺,是基层工会工作顺利推进以及保障工会内部活力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单位内部,党政支持、指导二级工会的相关建设工作,可更有效激发员工认同感,增强内部员工归属感,形成“党建带工建,以基层工建促进基层党建”的工作氛围。结合现实工作需求,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内容,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以及协调优势,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有效指导,借此夯实工会的群众基础,为工会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2]。作为工会组织要积极服务于党建工作,发挥协同作用,共建良好的组织运维环境。成立党政工会共建的会议制度和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基层工会干部需要在谈到群众切身利益时拥有话语权等,借此辅助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构建党建和工会的和谐关系

在基层党建和工会工作中群众路线是一定要坚守的,这也是我们党的核心服务路线。从实际了解到,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最能反映出职工的心理诉求,联系职工也最直接。为此做好职工的服务工作是新时期基层工会建设的核心内容。结合工作经验可知,党建和工会的协同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的优良体现,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单位文化感召力和内部凝聚力,为企业单位形象和文化的树立提供重要保障。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在实践环节中,需确保目标的一致性,与企业的业务内容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如现实工作中,可通过职代会、党群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职工意见进行收集,同时把职工意见汇总后反映给相关部门,为后续的决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创新工作方法,为保障收集和反馈意见的效率,可加强党群网络联系,增设网络工作平台,借此提高单位网络治理水平,保障监督的快捷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现实工作中,推进网络问政、党建等方面,确保党建和基层工会工作遍地开花。再如,将基层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将党建、工会工作内容和群众监督路线结合起来,借此确保各类工作的有效执行,增强相关人员的使命感,合理促进党和群众关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共振效应”,科学延展群众路线的内涵,助力企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工作创新,开展党建+工会工作任务

    新时期,基层党建和工会工作日益艰巨,两者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需求,可充分借助新兴媒体资源,科学推进“党建+工会”工作,确保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合理增强工作效率。例如,可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实施高效的线上会议、学习活动等,为移动学习和办公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为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基础工作中,为保障沟通的效率,相应的工作人员可借助新的沟通平台实现充分沟通与交流。实践证明,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科学保障工会和党建工作融合度,积极强化工作效果。现实工作中,单位还可以借助内部局域网络资源,搭建专门的网络化沟通平台,广泛收集个人意见,并将意见收集整理后深入参与到单位各项建设中,科学保障党建+工会工作任务的可靠性。另外这样的方式,也增强了“党建+工会”工作的民主性,可保障基层职工的满意度。

(四)坚持人员保障,提升队伍准入门槛

   新时期,想要实现基层党建和工会工作的协同,除了上述可行措施外,还要坚持人员保障,积极提升队伍的综合素养,做好各项工作的人才储备,借此为基层党建和工会工作的融合提供不竭动力。在央企单位的管理体系中,人员素质是重要保障,员工作为各种基层工作的推进者与执行者,如果职业能力素养和道德水平不够,势必会影响基础工作的科学性,影响单位的长期发展。为此,在新时期“党建+工会”的背景下,相关工作的融合需注重人员素养的提升,保障好人员的工作能力。为提高党建和工会工作融合度,现实中可开展定向的培训,积极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促使员工工作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增强,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此外,完善员工的考评机制,向基层员工定期反馈其工作评价结果,指出员工工作中不足,借此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3]。评价要做到多元化与多维度,将员工的个人评价加入考评体系中,科学强化员工的自我认知。在考核结束后,要充分利用考评的结果,使其和薪酬等挂钩。对于先进和积极分子需要在考评结束后实行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全面催化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在组织内较好的发展,发挥典范和标杆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央企单位的基层治理水平受到高度重视,为保障基层治理的满意度,提高单位的整体发展实力,现实中需积极完善“党建+工会”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工作落在实处。研究发现,基层党建和基层工会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工作中可借助创新工作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应用先进技术和提升队伍准入门槛等措施,保障基层党建和基层工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路平.高校基层党建与基层工会建设协同发展的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20(07):18-20.

[2]于风格.探索实行党建引领基层工会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工运,2020(07):66-67.

[3]庄玮.关于加强新时期基层工会党建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20(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