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浅析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王尚云 2周水清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50002

摘要:本文以中药化学课程为例,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三位一体”思政体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地开展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建立基础、指明方向,以期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关键词:中药;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引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它是使各种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中药化学是基于中医药基本原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中药化学思政要素充分地融合到专业教学当中,这是符合是落实贯彻新时期高校教育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改革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从中药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贴合专业特色,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课程中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实施“全方位育人”的办学理念,需要在教学环节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把握好一个突破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把“思政课程”转化为“课程思政”。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中药的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机遇。为达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高等医药院校要从新的角度对专业课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中药化学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辩证思想。探讨“三位一体”的中药化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掘中药化学教育思想政治的内涵,并渗透到整个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中药化学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药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探讨

中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瑰宝,又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制品,因此,职院校中医药院校在培养人才时,既要挖掘中药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我们探讨构建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的“三位一体”思政体系。(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药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完善传承、炮制工艺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蕴,是我国卓越的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中药用药中的严谨的药性、配伍等又是历代医家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价值。(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对中国传统医学有浓厚的兴趣。(三)专业素养要求:具备对中药工作的热爱,对医药工作的用心负责,对科研工作的积极主动严谨认真,能对科研问题进行批判思考,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等。以此为基础,课程组对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要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将学科资源转变成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扩展,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既然是一个大的目标,那么必然会引起教育方式上的变革,就中药化学教研室而言,要从设计教育计划,到具体的教育过程,到最后的评估,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

课程组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作为教学手段,运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以典型教学案例为核心,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和启发为辅的教学互动过程。在个案研究与实习中,把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感悟、升华,使隐性与显性相结合,实现“润物无声”地立德树人。其实现方式是:

(一)个案的选取应符合学科特色,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及启发意义,并能反映教科书中所涉及的有关内容。以中药化学研究热点和代表性药物为中心,收集典型人物或事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利用教科书、文献和网络等渠道,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教学案例,并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二)个案研讨:通过对个案情况与题目进行研讨,剖析个案中所包含的知识性与思政性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科学家无私奉献的认识。

(三)小结式回馈:老师在课堂上对案例的内容、观点、讨论等做一个小结,并在课堂上随时收集同学们的反馈,为以后的课堂上的授课做参考。

四、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只要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就可以把思政教育的内容做到最好。这就要求在学校的各个层次上都要加强对教育的关注,要做好教育工作的计划,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管,还要经常举办一些关于教育工作的专题报告会,并邀请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以此来提升老师和学生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也要对思政元素进行渗透,不仅要从组织的形式上,更要从组织的内容上,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活动中,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五、完善教学方法

立德树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与此类似,课程思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中药化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逐步将思政教育渗透进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要过于仓促,学生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要做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最终实现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培养,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成功体现。在教学中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课程思政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其形式是根据现实的不同而改变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老师们要根据他们的具体特征来进行思政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也要有一些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让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老师们也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持续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进行强化,持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样在教学中,老师们才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生。

结语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核心课程,老师要立足三位一体思政理念持续地将课程思政要素进行发掘与融合,充实它的教育内容,努力做到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要强化对中医药的创造性的培养,既要继承和创新,又要培养优秀的中医药接班人;要继续进行爱国、爱岗、爱人民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医药工作接班人。强化中医药的职业素质以及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职业者;在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课”的视角下,挖掘优秀思政素材,采用新媒体的表达方法,使学生主动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真正将思政教育的“盐”融入教育之“汤”。参考文献

[1]原红霞,董壮壮,梁惠珍等.中医药文化融入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2):1-3.

[2]李孟,孙彦君,陈辉等.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生物碱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12):92-95.

[3]关树光,张庆贺,徐多多等.中药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7):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