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刘昌军

320721198212094637

摘要: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大空间结构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大跨空间钢结构。近年来,我国对大跨空间钢结构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进展很快,水立方、鸟巢等大跨空间钢结构在我国已被广泛推广与应用。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跨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钢结构;施工技术;问题及措施

引言

针对钢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一、钢结构的特征与优势

在目前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如桥梁,场馆,剧院,厂房,超高建筑物等,大多都是选择钢结构。钢结构工程不但具有质量轻,可靠性好,工业化程度高,还能满足建筑物较大的空间跨度,而且还有施工周期短,能快速装配,施工成本较低,绿色环保等优势和特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施工技术控制也日益严格。

二、钢结构工施工中的问题

(一)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尽管与传统的工程结构相比,在土木工程中使用钢结构具有更多的优点,也更加显著。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钢结构的实施过程更加复杂,要注意的环节也更多,而在这些环节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设计和施工。提高钢结构的承载力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方向,但是,钢结构的承载力非常有限,如果不对其承载力进行准确的计算,势必会造成在服役和施工期间,由于应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

(二)施工问题。与钢结构施工的特点相联系,施工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与工程项目的特点相联系,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将施工成本、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因素纳入考量,这样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的管理难度,然而,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若施工步骤出现偏差,则会导致施工成本的上升,不能达到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要求。第二,在钢结构工程的安装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因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造成了施工工艺上的缺陷,从而造成了工程进度的延误和建筑资源的浪费。

(三)钢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的脆弱性。

在建筑钢结构安装中,由于受到天然气温的影响,使得钢结构安装的质量及进度很难满足要求。比如,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自然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出现了六级以上大风或极端恶劣天气,都有可能引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甚至还会对钢结构焊接产生影响,造成焊接根部收缩、夹渣和裂纹,结构之间的高强度连接螺栓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不能满足项目的建设标准。

2.在钢结构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多个方向的交叉作业。

在钢结构的安装和施工过程中,由于钢件的数量多,技术比较复杂,难免会有一些交叉的三维操作。同时,各工作过程可能会发生干涉,需要在各工作过程中预留一定的休息时间。

3.钢结构的施工标准和要求很高。

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在建造钢结构时,对钢结构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主体结构施工的时候,要在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对钢结构的安装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

4.另外,由于钢结构的施工,对于钢材的加工精度也会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焊接作业,其工作量很大,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钢材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钢材的控制,按照其具体的顺序,进行合理的组装,才能保证工程的建造质量。

三、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与预防

(一)嵌入锚杆的错位

在轻型钢结构厂房中,在安装柱子之前,一般都是先将地脚螺栓埋设在柱子下面,但在安装柱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脚螺栓偏斜,造成柱子安装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施工人员对锚杆的定位不准确;二是埋设的螺丝未做好紧固,浇筑时被挤偏;三是在施工时因机器或其他设备的冲撞而导致的位置不正。因此,在锚固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锚固螺栓的偏差问题。在埋设螺丝钉的时候,必须要从中间开始测量,才能准确定位。

(二)钢筋混凝土柱垂直偏移

在轻钢结构的建造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每一道工序的技术都要达到图纸的要求,而钢柱的垂直度偏差是衡量立柱安装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钢柱在吊装完毕后,立柱柱脚垫片没有做好铺垫,或垫片整体失衡,是造成钢柱垂直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为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必须在钢柱吊装完毕后,在柱脚四周同时填充钢垫块,以免受力后发生不稳定变形。在测量和纠正完毕后,应适时再次注浆,保证注浆密实度。

(三)焊缝变形

钢结构的焊接工序很多,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焊缝的变形,尤其是很大的钢板,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很难用矫直器来矫正,所以在焊接时要尽量防止焊缝的变形。厚板焊接时,因两端焊缝填充物不均匀而导致了焊接变形。解决的方法是:一、在不对称的 U形斜坡上,在小坡口一方清理完后,其熔敷金属的填充与大坡口一方的填充几乎相同;二是在焊接时有几次翻过来。

四、具体措施

(一)选材。在工程施工中,严格禁止采用低质量的材料,以求节约成本。选择劣质材料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但是也会提高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的概率,甚至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符合相关规范而不能顺利竣工验收。

(二)强化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在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建立起一套严谨的监管体系,保证每一名施工工人都能正确地运用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工人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使其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更加科学。

(三)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在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施工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对钢结构工程的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安全和质量事故。

(四)对钢结构零件的制造和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轻型钢结构工业厂房的钢结构,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对各类构件进行精确加工,然后运至工地进行安装和施工。

五、钢结构施工技术

(一)测量方法

测量的精度对安装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安装技术人员在测量的时候,要找准要安装的基准点等准备工作,这是工程测量最基本的要素。测试技术有很多种,想要测试出正确的测试结果,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测试结果。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钢结构能否正常使用的首要工序。因此在仪器方面,大多采用了高科技的 GPS定位系统,实现了3d坐标的定位,从而提高了测量技术的精度。

(二)BIM技术的应用

第一,在BIM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 BIM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软件上进行相互冲突的检测,以减少出现的设计偏差,从而提升 BIM设计的质量。第二,处理和制造钢结构。在 BIM软件系统的应用中,能够将各种数据资源融入到数据存储平台中,模拟系统根据各个数据工序为操作员提供数据支持。在可视化数据平台的设置中,能够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防止施工偏差,确保各个施工步骤都能够在可视化平台上进行操作,并能够及时地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给用户,从而防止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偏差,在钢结构安装工程中,能够使用BIM技术对其进行辅助施工。

结语

钢结构的发展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一个侧面体现。钢结构施工单位应当将建筑使用功能与建筑使用定位相结合,对其展开系统性的综合定位,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制定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以确保钢结构施工的质量,达到钢结构建筑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 [1]蔡元锋.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J].江苏建材,2023(03):144-145.
  • [2]胡展孝,徐筱棠.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2(11):58-60.
  • [3]张雪峰.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