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1
/ 2

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曲锐

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人们对城市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园林绿化是否美观、是否符合城市的生活水平,植物的管理与养护是否科学,花草树木是否能茁壮生长,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就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对园林植物配置要点予以分析,提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对园林进行绿化养护,能够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使园林可以发挥原本的功能性作用。

1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我国园林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不理想,无法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所以,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必然的趋势,其将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园林建设工作中的基础内容,提升其管理控制的效果可以保证城市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不仅有效的优化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高效率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使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并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将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大幅度地提升了城市园林的建设效果,不仅切实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园林植物配置要点

2.1观叶植物的配置

在部分城市的主干道、环城道园林植物配置工作的主栽树种应当为落叶和常绿松柏等乔木类植物,乔木树种中以观叶乔木为佳,因为栽种观叶乔木类树种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该类树种的美化作用也相对更好。不同的乔木类树种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如树形高大、树冠茂盛、叶色丰富的白腊、刺槐、垂柳、刺柏,以及火炬树等都具有良好的叶型景观观赏价值,即使在冬天部分树种也有着非常良好的观赏价值。除了主干道、环城道以外,在城市公园、广场以及城市重要建筑附近也需要种植相应的观赏性较强的园林植物,在该地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金叶女贞、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红叶小檗、红叶李以及刺柏球等观叶灌木以及小乔木对该区域的景观进行装饰,在该地区还可以适当种植少量高大的观赏性乔木,来丰富当地景观,保证景观的多样性,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

2.2植物配置与建筑的结合

项目景观节点建筑物的转角处,植物配置与建筑有机结合。采用1株丛生元宝枫作为主干树种,形成基调。中层苗木选择玉兰、桂花等树种,下层植物选择红叶石楠球、美国红枫等树种。乔木、灌木、绿篱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一处小景致。高大的元宝枫对于建筑的棱角起到了很好的遮挡软化作用,不会让人觉得生硬不可靠近。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和体量进行植物配置,距离建筑物有一定的间距,保证足够的采光,不得影响室内生活。做到植物配置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交相辉映,若隐若现。整体植物配置紧凑,干净,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小景观。元宝枫、红枫等树种秋天树叶变红,景色宜人。大叶黄杨球和桂花为常绿树种,四季皆有景可观。整体植物小组团与建筑的结合浑然天成,相互统一协调。

结合图纸设计意图进行植物配置,有的项目是为了遮挡建筑,不想让人看到不好看的景色,这就需要工程师选取高大体量的乔木或者常绿树种,种植间距适当减少,从而进行有效遮挡,达到设计效果。有的项目为强化建筑主体地位,突出重要地位,植物选取适宜选择体量较小的植物进行配置,用于点缀软化建筑物的棱角。因此,植物配置与建筑的结合需根据项目的需求合理选择,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2.3色彩搭配关键要点

植物颜色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植物搭配不同的色彩,可保证植物的整体性,保障景观的观赏性以及艺术价值,所以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方面十分重要,可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及艺术价值。在保证植物生长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植物色彩的搭配,从而完成色彩的配置与设计方案,体现植物景观的完整性,满足人们对景观的需要。色彩搭配需要与周围环境融合设计,才能保证色彩设计与周围景观环境融合为一体,进而提高植物配置艺术价值。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效措施

3.1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能否成功,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秉承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理念,有效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病虫害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植物生长质量的好坏有关,因此有效开展松土浇水、修剪造型以及施肥工作来提升园林植物的生长质量,对于从根本上进行病虫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升植物生长质量,强化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并且在对植物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可以对染病染虫的枝条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来源,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在开展植物配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当相应的苗木及花卉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苗木本身就携带相应的病症,影响种植工作的开展。在发现相应病症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开展妨害处理,对于症状相对严重的苗木应当及时将其销毁,防止相应病症感染其他苗木,进而给城市绿化工作带来损失。在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完成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通过强化检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手段相结合,综合治理植物病虫害,为城市园林建设项目取得相应成效提供保障。

3.2绿化养护施肥管理策略

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养分,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如果土壤中的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要做好园林绿化的施肥和管理维护工作。在管理植物施肥过程中,主要涉及基肥、追肥等,基肥要多施有机肥。可以选择商品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在种植前做好基肥处理,及时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保证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3.3修剪

修剪园林植物是调整植物长势,保持良好景观效果的主要措施。修剪时间主要在春、夏两季。乔木主要是修剪枯枝、徒长枝,应保持主干道行道树定干高度为3米,主干分枝点以下不应有萌芽和枝条。灌木按不同的造型进行修剪,要求1个月修剪1次。地被植物四季均要修剪,按要求控制高度和造型,不能出现空脚现象。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空间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彰显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园林造景将园林绿化转化为特定的景观设施,景观的维护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不断解决景观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合理的维护管理方法,才能改进景观维护工作,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赵琨.中国古典造园技法之借景、对景、分景[J].福建建筑,2015,(1):112-113.

[2]张彦艳,谢小林,罗小娇.项目化教学在《园林植物与造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5):197.

[3]牛爽,姜灏.浅谈园林空间原理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设计,2014,(12):139-140.

[4]顾培军.探究园林施工中的细节问题[J].大科技,2013,(10):275-276.

[5]陈文凌.浅谈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及作用[J].山西建筑,2007,(27):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