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王欢

徐州嘉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中,继电保护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方式,它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系统的故障。当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突然的故障问题时,就可以利用继电保护设备来确定相应的位置和故障的具体原因,从而能够对其进行预警,并在调查处置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输出跳闸动作发生时,电力系统可以停止相关工作,有利于降低大范围的故障。继电保护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稳性,还可以推动其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对该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

1 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概述

1.1 应用原理

在该系统的安全运行环节中,利用电脑来对所安装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该系统的电流及电压值。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可以利用电脑设备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管理,由测试模块对系统中的实时电压、电流值进行定期的检测,并以数据的方式将所测的信息以数据的方式上载到逻辑模块中,通过逻辑模块再按照程序的操作规范,对异常的电流电压值进行分析,从而对故障问题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判定,以数据的方式将执行命令发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在收到命令之后,可以快速地作出响应,实施诸如自动跳闸等的保护行动。

1.2 技术作用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主要应用功能是事故预防、自动预警和控制损失,在各类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故障的前期,继电保护装置将以系统电流电压测量值的异常为依据,迅速地发现系统故障问题,锁定故障点,并通过切断设备电源等方法,为系统提供断电保护。当系统运行故障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所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都不能完全解决系统故障问题的时候,装置会将事故信息上传到控制中枢,并向值班人员发送自动预警信号,协助值班人员及维修人员展开后续系统及设备的抢险工作,从而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状态。当系统运行故障问题太过严重,而且很难在短期之内完成抢修工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会与现实状况相联系,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将由系统运行故障所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防止故障继续恶化。

2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原则

2.1 持续运行原则

在使用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时,我们必须严格依照相关工作流程来完成,熟悉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使用方法,遵守并坚持持续运行的原理,同时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做好继电安全技术维护工作,保证继电保护装置一直处在最好的工作状态。二是,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保养工作。要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遵守连续运行的应用原则,而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能够发挥出连续保护的功能。

2.2 坚持宏观调控原则

当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继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时,要坚持以宏观控制为原则,从全局考虑,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采用一体化的方式,严格按照制订好的规章制度,进行故障维修。在每个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工作的结果进行检查,以确保继电保护安装装置的运行质量,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保障。

3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继电保护硬件设备问题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智能化硬件设备的更新也变得更加迅速。每次全新的硬件设备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磨合期,在这段时间里,会对其展开改进、优化和完善。在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设备中,各装置和辅助设备都会有或大或小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将会不断地影响到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进而对整个电网产生重大的影响。

3.2 继电保护软件问题

如今的继电保护装置趋向于集成化和智能化,因此对有关的软件程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不同的设备和继电保护器的要求,在使用相关软件时,常常会发生软件与实际应用标准不匹配,例如,在实际的生产需求中若是出现不符合标准,变差差异大等,这些软件性问题对电器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3.3 抗电磁干扰导致的问题

继电器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其原因除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包括其自身的缺陷。在电力控制系统的工作中,由于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可能引起继电保护的失效,从而给电力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当供电电压大于220 V,电流大于10 A,电源线与信息信号线的间距大于200 mm时,会危及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在继电器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继电器的失效,而检修人员又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会给继电器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当检修人员触及继电器或器件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会引起很大的危害。

4 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保护策略

4.1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为了改善继电器的综合性能,应选择技术成熟且安全可靠的继电器。目前,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化,对继电保护技术的投资也日益加大。所以在操作中应注意其安全性,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操作。应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高质量的设备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加强检查与验收力度

首先,要对影响继电器安全性的各种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这些原因为依据,加强对继电器的检测,特别是第一次使用继电器的自动控制装置,必须要按照有关的规程进行检测,只有达到了相应的要求,才能投入使用。其次,在仿真过程中,还需要对仿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结果,作出相应的对策和计划,以保证在仿真过程中,继电保护的及时处置。最后,在装置验收阶段,也要把继电保护的安全等级的检查列为主要的检测项目,对其进行多次的抗干扰性能的测试,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来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标准,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4.3 完善继电保护技术装置及运行环境

首先,电力系统从业人员应增强自己对继电保护故障的预防和预防能力,定期检查和更新系统中的软件体系,确保其软件与标准和规范相一致,并持续强化预防和控制,尽量减少因系统中的软硬件问题造成的故障率。同时,要继续强化继电保护,提升电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其次,继电器的工作条件直接关系到继电器的工作状况。要想使企业的外在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为此,必须经常对室外进行清洗,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使室内温度和湿度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

5 结束语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对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要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就一定要注重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减少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出现的概率。从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出,应该从强化检验和验收、完善继电保护技术、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效能,从而为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转,以及推动电气自动化向智能的发展,为国家电网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志腾.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J].电气技术,2020,21(12):78-82.

[2] 余磊,杨春连,鲜万良.500 kV线路加装串联电抗器对线路保护的影响[J].科技风,2020,42(35):191-192.

[3] 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24):130-133.

[4] 孙彩虹.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35(10):114-115.

[5] 刘娜.简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