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思考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3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思考和建议

吴波涛

滨州市生态环境局      滨州     邮编:256600

摘要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在机动车的辅助下,人们的出行更加快速、方便。但与此同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难免会排放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碳排放、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推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将从机动车排气污染视角出发,首先分析机动车排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然后阐述一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思考;建议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动车的保有量在短时间内急速增加,其大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其他毒害性物质,长期大量排放会给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对此,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机动车排气的重视,了解其所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实际,探究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目标,创造清洁、健康的未来。

1 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危害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多数毒害性成分,它们会从不同方面对人体健康以及城市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其所产生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氧化碳

机动车尾气中会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人体吸入后,一氧化碳就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阻碍了氧气在血液中的传递,此时就会导致组织和器官缺氧,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和失去意识等症状。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下,可能导致中毒,重度中毒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同时机动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排放是主要空气污染源之一,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形成臭氧和光化学烟雾,从而引发雾霾问题。这些污染物同样对人类健康有害,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具威胁。此外,一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小贡献。虽然它在大气中逗留时间较短,但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几十倍。且一氧化碳还会污染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1.2 硫化物

机动车尾气中的硫化物主要是指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首先,硫化物是机动车尾气中的一类污染物,当它们排放到大气中时,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烧含硫燃料(如煤、石油)时产生,它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酸雨对土壤、水源和植被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土壤酸化、水体酸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硫化氢主要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它会散发出一种刺激性的臭鸡蛋气味,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室内外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硫化物对人体健康也具有潜在危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和粘膜产生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可引起眼睛、鼻腔和咽喉的炎症反应,导致眼部刺痛、鼻塞、咳嗽、喷嚏、气短等症状。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还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硫化氢在高浓度下具有毒性,剧烈吸入大量硫化氢可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眼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此外,硫化物还与氮氧化物(NOx)反应生成细颗粒物,进一步加剧了空气质量问题和健康风险。这些细颗粒物具有较小的粒径,可以深入人体呼吸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长期暴露于细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以及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

1.3 氮氧化物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的占比较高,其所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首先,氮氧化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当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后,会与其他大气成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它们会与大气中的氢氧自由基(OH)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和NO2,并随着其他反应逐渐转化为二氧化氮(NO2)。这些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太阳光作用下,会形成臭氧(O3)和其他二次污染物。臭氧是一种有害的气体,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闷和哮喘等症状。此外,臭氧还会降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细颗粒物(PM2.5)也是二次污染物之一,它们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危害。同时,氮氧化物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直接影响。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环境中,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刺激和损伤支气管和肺组织,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气喘发作的频率。此外,氮氧化物还会引起咳嗽、喉咙痛和肺部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氮氧化物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长期暴露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2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措施

2.1 发展公共交通

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其在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时,发展公共交通是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相较于私人交通而言,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提供高效、便捷、集中、高效的大容量运输服务,而非像私人交通那样只搭载少数乘客,这样便可以相对减少机动车的数量,进而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同时,机动车数量的减少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堵塞现象以及在此期间机动车怠速运行状态下的能源消耗及尾气排放。基于公共交通的若干优势,相关人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有效地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

为此,相关人员首先应当做的便是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网络。在此期间,应当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人口密度高、交通拥堵严重的区域以及人们常去的重要目的地,如商业区、学校、医院等,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来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的扩展。同时还应当连接连接那些交通不便的郊区和乡村地区,让当地的居民可以更好地来往市中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其乘坐私人交通期间的排气,同时也能降低其出行负担,提升其生活品质。还可以考虑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运营效率和载客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规划过程中,要确保线路覆盖面广、站点布局合理。此外,无论是哪种公共交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当注意换乘体验。为此,相关人员就需要从换乘站点的布局和设计、换乘时间的控制以及与其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合理连接等方面入手来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换乘设施,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长此以往,人们在出行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这样便课可有效实现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目的。

2.2 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

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人们在短途出行时,多数选择乘坐私人交通,而非不行或是骑行,这样无疑会加剧机动车排气污染。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行以及骑行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以至于人们在短程出行时会遇到各种问题,轻则影响短程出行的体验,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提供良好的步行和骑行基础设施,以鼓励人们选择步行和骑行方式进行短程出行。

为此,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步行和骑行道路的建设。具体来说便是增加独立的自行车道、人行道或者是共享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的数量,使人们更容易选择这些环保的出行方式。在此期间,还应当合理扩大覆盖范围,着重覆盖城市主要区域和居民区,确保大部分市民能够方便地步行或骑行到达他们工作、学校、商业中心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地点。同时,还应当划分道路的功能区域,即在道路上划定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分界线,沿线应当设置足够的反光标志和路灯,并在路口和关键位置设置行人和自行车的专用信号灯以及减速带,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人和骑行者,帮助行人和骑行者在交通中更安全地行动,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及其引发的安全事故。还应当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在公共场所、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地点设置充足的自行车停车架,以方便骑行者停放自行车;同时需要建立大量的共享自行车租赁站点,使人们可以方便地租借自行车,并在目的地的租赁站还车。此外,在此期间,还应当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即在公共交通站点附近设置步行和骑行道路,确保人们在使用公共交通后,能够便捷地步行或骑行到达目的地;在公共交通站点或重要交通枢纽应当设置便捷的换乘设施,例如自行车租赁站点和步行者换乘通道,鼓励人们在需要时选择步行或骑行作为接驳方式。

2.3 推行清洁能源汽车

现如今,汽油车、柴油车在机动车中的占比十分庞大。而这类机动车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毒害性物质,其会加剧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而清洁能源汽车,如纯电动车或氢燃料电池车,其在行驶期间不会使用传统燃料,几乎不产生含有一氧化氮、硫化物、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尾气污染物。由此可见,推行清洁能源汽车在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为合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予以政策支持,如减免购置税和车辆登记费,即针对购买清洁能源车辆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降低购买成本,以让其优先选择购买清洁能源车辆,而非传统燃油车辆。也可以实行 免费停车或停车优惠,具体来说便是有关政府部门为清洁能源车辆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停车政策,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这样也可以鼓励更多人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同时还应当增加充电/加氢设施,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单次行驶距离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后需要前往增加充电/加氢设施充电/加氢。而由于清洁能源车辆整体发展年限较短,相应的配套设施远不如传统燃油车辆完善,现有的充电/加氢设施数量较少,难以满足需求,这类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清洁能源车辆的普及。对此,相关人员就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合理的充电桩和加氢站布局规划,保证清洁能源车辆用户的充电和加氢便利性。同时还应当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投资建设充电桩和加氢站,并与能源公司和私营企业合作提高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数量。此外,有关研究机构和汽车制造商也应当积极介入其中,加强对电池技术和氢能技术的研发,提高清洁能源汽车的效率和续航能力,降低购买及使用成本,为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2.4 优化城市绿化建设

前文提及,机动车所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它们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想要有效地防治这类污染及危害,相关人员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城市绿化建设,借助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附、净化这些污染物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减缓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合理规划城市范围内适宜种植绿化植物的区域,尽可能地将其布设于机动车排气污染较为集中的道路和交通密集区域周围,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净化尾气中的污染物,且树木和植物的叶片和树冠可以有效截留和吸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减少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应当将绿化植物布设于风向逆转区域,所谓的风向逆转区域,主要是指风向经常从污染源方向吹来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选择种植绿化植物,可以起到屏障的作用,降低尾气和污染物的扩散。树木可以通过拦截气流和散热来改变气流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扩散范围。此外,还应当选择在人口密集区域附近种植绿化植物,以此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

除布设位置外,还应当注意树种的选择,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的存活率与生长状态,让其所具有的吸收、净化功能得以充分展现。在此基础上,应当优先选择适应污染环境的植物。某些植物品种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污染环境下存活并发挥净化作用。比如,紫薇是一种常见的抗污染植物,它能够吸收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将其种植于上述重要场所,可以有效地达到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目的。

2.5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期间,仅仅依靠政府部分以及有关机构的努力远远不够,其必然会因为人员数量等因素的限制而导致防治成效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就需要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帮助公众了解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危害、来源及防治措施,并鼓励其参与其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为此,相关人员首先应当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在此期间,需要明确宣传的具体目标和受众群体。例如可以将目标受众定为车主、驾驶员、机动车维修人员以及广大市民群众,并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和内容,以保证宣传的有效性。同时还应当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例如电视广播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受众群体,报纸杂志可传递更详细的信息,社交媒体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官方网站可以提供权威的信息发布。相关人员应当综合利用这些媒体渠道,确保宣传信息能够高效传达给广大群众。此外,还应当注重宣传资料的设计,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吸引力和易读性。对此,应当使用醒目的颜色和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标语,且宣传资料的内容应该易于理解和传播,让人们能够快速理解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措施。除上述方法外,相关人员还应当积极与公共部门、企业、社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宣传活动。例如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在驾考、车检等环节宣传排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广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与社区组织合作,开展环境保护讲座等。通过合作与联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宣传力度和效果。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环保工作中,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是重中之重。想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以此来营造舒适、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伟.环保视角下机动车排气污染和防治浅谈[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8):19.

[2]赵权,帕丽达·牙合甫.乌鲁木齐市机动车排气污染分析及监管防治[J].大众标准化,2019(16):117+119.

[3]沈钢.探析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135.

[4]王清丽.环保视角下机动车排气污染和防治浅谈[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2):106-108.

[5]杜佳昕.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技术[J].环境与发展,2017,29(07):59-60.

[6]王欣.浅谈机动车排气污染与防治[J].科技资讯,2017,15(14):97+99.

[7]吴朝政,刘景红,肖娟.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特征与其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