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

王淑红

临邑县农业农村局,山东省 临邑县 251500

摘要:玉米秸秆还田,即将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回归到农田中,用于土壤改良和养分补给,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配套技术价值。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秸秆则是玉米种植后产生的农田废弃物。传统上,许多农民会将玉米秸秆焚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玉米秸秆还田成为了一种被广泛推崇的农业生产方式。综上,本文将深入分析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要点,希望提高技术应用效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要点

前言: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够提供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适时适量

首先,适时还田。将玉米秸秆还田的最佳时间是在小麦播种前。这样可以使秸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解,并且释放出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养分支持。而在小麦长势旺盛时[1],还田可能会影响小麦的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因此时间选择要慎重。其次,适量还田。还田量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不宜过多。过多的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于土壤改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多的秸秆还田也会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含量,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合适的还田量。

  1. 科学处理

玉米秸秆是农田中常见的农作物残留物,回收利用玉米秸秆是一种资源化、环境友好的做法。然而,直接将未经处理的玉米秸秆还田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传播等问题。因此,在将玉米秸秆还田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首先,玉米秸秆需要经过粉碎处理。粉碎可以将秸秆切碎成细小的颗粒,能够增加秸秆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中的有机质的释放。通过粉碎处理,秸秆更容易被分解,有助于提高还田的效果。其次,玉米秸秆在还田前还应进行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秸秆与适量的堆肥菌剂和矿质肥料混合,通过合理的堆放和调控,将秸秆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堆肥处理可以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提高秸秆的肥效,同时也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样重要的是,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应相互配合。玉米秸秆还田后,可能会增加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其次,科学施肥,合理调节土壤肥力,增强小麦的抵抗力。此外,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病虫害监控和管理,对发生病害的小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 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的农业资源回收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水分,同时还能提供养分供给,促进植物生长。然而,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在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是重要的。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有差异的,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选择品种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以及常见的病虫害类型,选择适应性强、抵抗力好的品种。其次,合理的轮作种植也是重要的。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小麦引起的病虫害发生。例如,将小麦和其他作物进行轮作种植[2],可以打破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第三,加强栽培管理措施也是必要的。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包括适时的灌溉、施肥、病害巡查等,可以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病虫害的残留物,保持地面整洁,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最后,正确使用防治药剂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使用药剂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病虫害诊断,确定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以避免药剂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除了以上几点,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也是至关重要的。定期巡视田间,观察小麦植株和叶片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工作。早期发现和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1. 土壤调理和植物营养管理

玉米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的土壤调理方法,它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还田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同时,秸秆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还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用,通过还田可为小麦栽培提供一个相对健康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施肥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重要技术之一。不同作物需要的养分不同,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小麦的需求量进行精确施肥,确保养分的充分供应。有机肥料是一种理想的肥料选择,它不仅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矿质肥料则可以提供特定的养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可以促进小麦的快速生长,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除了施肥,土壤改良也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添加石灰、有机肥料等来改善土壤酸碱性和肥力,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确保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合理耕作也是土壤调理的重要一环。合理的耕作方式可以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可以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如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等,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植物营养管理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植物吸收养分的时间和量,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施肥量。同时,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洁净,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1. 农业生态安全理念

首先,要正确选择还田时间。玉米秸秆还田最好是在玉米收割后的一个月内进行,这样既保证了玉米秸秆的充分凋落,又不会影响下一季小麦的种植。同时,还田前要把秸秆切碎,增加氧化分解的速度,以便更好地为小麦提供养分。其次,要合理施肥。在还田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此外,也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准确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以免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三,要科学管理田间病虫害。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田间病虫情况[3],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采用轮作、间种、深翻等措施来减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最后,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了保证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秸秆还田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让其掌握科学种植和管理的方法,提高其农业生产水平。

结语:以上是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的要点,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土壤环境和农业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贺黎明.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J].现代农机,2023(04):80-82.

[2]冯爱元.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策略[J].种子科技,2023,41(12):115-117.

[3]马海英.谈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9(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