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的探究

黄清锋,杨兴新,宗灵宝

金华市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制造技术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技工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途径,对于促进产业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技工教育在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来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制造人才,推动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专业群;先进制造业;技工教育

前言

智能制造作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技工教育在服务先进制造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技工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1技工教育在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中的重要性

技工教育在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技工教育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

其一,技工教育为智能制造专业群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工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生产环境,熟练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这为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了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二,技工教育有助于提高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人才素质。技工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为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作出贡献。

其三,技工教育还有利于促进智能制造专业群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技工教育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教育与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与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方面,从而使得人才培养更加贴合实际需求。这有助于提高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基于技工教育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的有效途径

2.1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针对先进制造产业的需求,需要建立起涵盖各个层次、形式多样的技工教育培训体系,包含职业学校、技术学院、培训机构等,确保培养适应先进制造需求的技术工人[2]。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应注重解决实际技术工人需求与教育培训的对接问题,这包括调整培养方向和内容,确保培训的内容紧密结合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同时,还应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员的需求。除此之外,要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从而调整技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目标。这样一来,培养出的技术工人将更加符合先进制造业的要求,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需求。

2.2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先进制造产业的需求,需要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基础课程中,应重点强调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工程制图、机电技术等基础技能的培养。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对于理解智能制造的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而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与先进制造相关的科目,如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物联网技术等。这些课程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项目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和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场景。例如,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和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更真实和丰富的学习体验;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课程和资料,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2.3提供实践机会和技能竞赛

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践机会和参与技能竞赛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竞争力。这种实践机会包括实习、实训和学徒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设备和工具上进行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技能竞赛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提升他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学生可以接触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并在与同行的比拼中学习和进步。技能竞赛可以围绕智能制造的各个领域和技术,如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物联网技术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这些实践机会和技能竞赛的平台,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2.4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合作,可以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教育培训与先进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可以提供实践基础和教材资源,提供实际项目和案例研究等机会,以及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获取实习机会、接触先进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与研究机构合作,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了解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

[3]。这些合作形式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机制。学校应与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形成双赢的合作关系。合作形式可以包括合作研究、技术转移、校企合作项目等。合作期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和项目,并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专业群在服务先进制造产业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技工教育改革和创新、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智能制造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应不断努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先进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聂健,谢楚雄.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2(13):45-47.

[2]周威,张宇强.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与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2(01):44-46.

[3]徐耀鸿.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产业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