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A县B镇C村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3

湖南省益阳市A县B镇C村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

李颖波1 周辉2

1.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 2.桃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益阳 413400

摘要目的 对益阳市A县B镇C村2016年-2021年4月12日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学校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结果 C村2016年-2021年4月共发现24例肺结核病例,部分肺结核患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结论 本起疫情判定为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与患者无防护性频繁接触是导致本起疫情的主要原因,做好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止农村肺结核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2021年4月11日,湖南省益阳市A县疾控中心接到B镇C村一村医电话报告:2021年以来,C村新发肺结核病例5例,已经超过往年的平均年报告病例数,请求对此情况开展调查和处置。某县疾控中心非常重视,并第一时间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市、县联合调查组对该起事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2021年4月12日湖南省益阳市A县B镇C村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

1.2方法

1.2.1 病例搜索:查看“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县、乡、村相关诊疗登记搜索2016年-2021年4月以来的肺结核病例。

1.2.2 病例个案调查:市、县联合调查组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营养和其他健康情况、发病和就诊情况等。

1.2.3 密切接触者筛查:参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1]中的密切接触者定义, 确定本次疫情需筛查的对象。密切接触者:(1)与患者在一起同吃同住的人员;(2)重点活动场所的接触人员:与病原学阳性者/重症病原学阴性/症状明显的病原学阴性患者在诊断前3个月至开始治疗后14天在封闭直接连续接触8小时及以上或者累计达到40小时者,或者与其他病原学阴性患者在诊断前1个月内累计接触达40小时者。筛查方法:对 15 岁以下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tuberculin skintest,TST )以发现结核杆菌感染者;(2)15 岁及以上者同时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TST 检测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检查;(3)对筛查出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TST 检测强阳性者、胸片异常者,进行痰涂片、痰培养或 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分子生物学检查。

1.3 相关定义 肺结核病例定义参考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2]

1.4 数据来源 疫情数据来源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A县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数据。

1.5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进行相关数据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C村,为B镇下辖的行政村,距离某县县城60多公里,为A县最偏远乡村之一。丘陵地形三面有青山环绕,地势东高西低,居民区集中在中间地势较为平坦地带,大致沿公路和溪流分布。全村人口3444人,但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65岁以上老年人占70%左右,务农为生,主要娱乐为打牌。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三间分布

2.2.1.1 时间分布情况

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12日,B镇C村共发现肺结核46例,每年发现的肺结核病例数如图1所示:

可知,C村在2005年-2011年每年发现的肺结核病人数稳定在1-2人,呈现散发状态。2011年开始,发现的肺结核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下降,2016年陡然增加。2021年1-4月份,已发现5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2021年4月12日,C村共报告24例肺结核病例。

2.2.1.2 居住地分布

2016年至2021年4月C村新发现的24名肺结核病例居住地分布情况。24例病例的居住地大致沿东西方向的公路分布,多分布在公路北侧,其中约有3处呈现聚集性分布的特征,分布在C村主公路沿侧。详见图2。

地图

1689605997560

图2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24例肺结核患者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2.2.1.3 人群分布

2016年至2021年4月C村新发现的24名肺结核病例人群分布情况,男女比5:1(20/4);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85岁,年龄中位数58.5岁(46岁-74岁)。以50-与70-年龄组发现病例数最多,共占发现病例总数54.17%。详见图3。

2.2.2 肺结核病例分类情况

2016年-2021年4月C村新发现的24名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检查阳性率较高(14人,占58.33%);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22例,占91.67%);绝大部分病例为初治病人(23例,占95.83%)目前已死亡病例数较多(5例,20.84

2.2.3 个案信息分析

24例患者中,有5人已经去世,有1人外出未在家中,本次共入户调查了18名肺结核患者。

2.2.3.1 症状分析

在调查的18名肺结核患者中,有14人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77.78%),其中咳嗽、胸闷及气促、咳痰症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1.11%、50.00%、38.89%;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14人中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2周,所占构成比为64.29%,据调查有些患者的症状甚至持续了多年。均无保护他人意识,患病期间与家人和他人接触时未做任何防护。详见表1、表2。

表1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调查的18例肺结核症状统计表

症状

病例数(n=18)

频率(%)

咳嗽

11

61.11

胸闷及气促

9

50.00

咳痰

7

38.89

无症状

4

22.22

低热

3

16.67

乏力

3

16.67

食欲减退

3

16.67

盗汗

2

11.11

血痰、咯血

0

0.00

表2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14例有症状肺结核症状持续情况

症状持续时间

病例数(n=14)

构成比(%)

症状持续≧2周

9

64.29

症状持续≧1周

3

21.43

症状持续≦1周

2

14.29

2.2.3.2 基础疾病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18名肺结核患者中,具有除肺结核以外的其他肺部疾病、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尘肺的频率分别为50.00%、27.78%、22.22%、11.11%。详见表3。

表3 2016年-2021年4月A县B镇C村18例肺结核基础疾病统计表

基础疾病

病例数(n=18)

频率(%)

除外肺结核肺部疾病

9

50.00

消化道疾病

5

27.78

高血压病

4

22.22

糖尿病

3

16.67

尘肺

2

11.11

2.2.3.3 发病就诊情况

在调查的14例有症状肺结核中,超过半数就诊延误(≥2周)[3](57.14%,8例),未及时就诊的原因主要为自己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8.57%,4例)。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就诊信息缺失或回忆不清的情况较严重(42.86%,6例)。详见表4。

表4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14例有症状肺结核就诊情况统计表

就诊情况

病例数(n=14)

频率(%)

就诊延误(≥2周)

8

57.14

就诊信息不清楚

6

42.86

自己不在乎

4

28.57

工作忙没时间

1

7.14

经济困难

1

7.14

觉得就诊点太远

1

7.14

其他原因

1

7.14

2.2.3.4生活方式分析。在调查的18名肺结核患者中,有吸烟习惯、有饮酒习惯、有打牌看牌的习惯的频率分别为72.22%、44.44%、38.89%。据调查,有7人常有打牌、看牌习惯,常去的活动点有该村陈某和陈某某家。该村有多个打牌地点。详见表5。

表5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调查的18例肺结核生活方式统计表

生活方式

病例数(n=18)

频率(%)

吸烟习惯

13

72.22

饮酒习惯

8

44.44

打牌、看牌习惯

7

38.89

2.2.4 相关数据比较

2016年至2021年4月12日,A县、B镇和C村的年度肺结核病例发现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C村2016年至2020年的肺结核发现率(除外2019年)均高于A县和B镇的平均水平,而2021年1月-4月12日的病例数突然增加,且呈现上升趋势。详见表6。

表6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和C村肺结核新发现情况比较表

年份

A县

B镇

C村

病例数

发病率(1/10万)

病例数

发病率(1/10万)

病例数

发病率(1/10万)

2016年

599

71.46

56

82.01

5

143.88

2017年

663

90.25

47

69.29

4

116.14

2018年

576

72.04

40

58.98

4

115.67

2019年

564

79.82

32

47.65

2

58.39

2020年

512

75.80

40

59.73

4

116.39

2021年*

134

22.00

14

20.91

5

145.18

*2021年数据截止至4月12日。

2.2.5流行病学关联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肺结核患者中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详见图4。

1689495567926

图4 2016年-2021年4月12日A县B镇C村部分肺结核病例流行病学关系图

2.2.6 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分析

2019年开始A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湖南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2016年-2020年)》要求对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结核病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筛查。本起疫情中2019年后发现的11例病例中,有6例是65岁以上老年人,均通过因症就诊发现,未通过主动筛查发现,说明本地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发现病人能力不强。2019年、2020年A县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筛查工作中的肺结核检出率低于同期A县入学新生筛查、陈卉研究[4]、瞿媛研究[5]、杨效玺研究[6]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密切接触者筛查

对18例的103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了筛查,未发现病例,共发现13名强阳性者,18名中度阳性者,余为PPD阴性。对于PPD中度阳性者,3月后拍1次胸片。对于PPD阴性的,3月末做一次PPD检查。对于PPD强阳性者,开展3月末、6月末、12月末的胸片检查。C村后续未再发现与该起疫情相关的病例。

2.4 其他措施

落实病例治疗与管理、疫点消毒、健康教育、舆情管控、病例报告监测等措施。

3 讨论

本起疫情判定为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依据是部分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结核病重大事件紧急处理方案》规定:1个月内1个自然村出现3例及以上有关联的病例即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本起疫情未出现1个月内1个自然村出现3例及以上有关联的病例的情况,所以该事件尚未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

本起疫情是我市近年来首次调查处置的村级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对处置社区聚集性疫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分析本次疫情传播原因可能如下:当前我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居家治疗为主,其活动范围缺少必要的限制,传染源隔离工作难以到位[4],C村既往有肺结核散发病例存在,且病例病原学阳性率较高(58.33%),与患者无防护性频繁接触是疫情聚集性发生的主要原因;C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口居多,人群免疫力水平较低,基础性疾病较多,容易感染肺结核[5];另外,C村三面高山,居民主要在低洼地带集中居住,通风不畅,也是疫情传播的可能原因。

本次疫情也暴露了当前肺结核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是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等被动发现方式为主,主动筛查力度不够;二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中“传染病信息自动预警系统”中仅对学校肺结核病例预警,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简单的疫情浏览方式难以早期发现社区肺结核疫情的时空聚集性,因而难以早期干预。三是健康教育不够。C村多名患者确诊前有肺结核疑似症状,但未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患者与家人或其他人接触时,不知做好防护;村民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明知对方是肺结核病例仍然未做防护和其一起打牌,说明当地群众对肺结核防治知识了解不够。

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出以下建议:村医严格落实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给予居家期间感染控制建议[7],督促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传染他人;做好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严格、扎实落实肺结核重点人员主动筛查工作,早期发现患者;积极开展群众肺结核健康宣教,让群众了解肺结核防控措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将辖区内肺结核病例导出,以现住址或工作单位排序,积极查找社区肺结核聚集发病的线索,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建议“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对社区肺结核时空聚集性进行预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

印发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910号.2020-10-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2017-11-09.

[3] 白丽琼,肖水源.湖南省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9):617-620.

[4] 陈卉,孙彦波.老年人群肺结核主动发现及患者特征[J].中国防痨杂志, 2021,43(6):550-556.

[5] 瞿媛,普丽,苏丽敏,等.玉溪市红塔区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模式探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7,24(8):971-973.

[6] 杨效玺.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肺结核患者主动筛查可行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40(4):301-304.

[7] 姜晓颖,姜世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感染控制的意见和建议[J].中国防痨杂志, 2019,41(9):920-925.

作者简介:李颖波,女,1984~,湖南益阳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主要研究:传染性疾病控制,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简介:周辉,女,1978~,湖南益阳人,本科学历,主要研究:公共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