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问题分析与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问题分析与优化

卢昭,杨雨,陈柏元

沈鼓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110000

摘要: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运行中断甚至危及人员安全。本文以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故障诊断方法及优化设计研究为主题,探讨了共振故障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方法,旨在为核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关键词: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故障诊断;优化设计

引言

核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离心泵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由于流体机械系统的特殊性质,离心泵底座共振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底座共振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和寿命降低,还可能引发系统失稳、频繁维护以及人员安全风险。因此,研究如何诊断共振故障并优化设计,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和设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原理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是一种流体机械系统中常见的振动现象,其共振原理涉及到机械振动学和结构动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在核电站离心泵系统中,离心泵底座共振主要是指泵的底座在特定工况下与泵本身或其他系统部件发生频率相近的振动现象,从而引发系统的异常振动,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离心泵底座的共振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频率匹配

共振现象通常发生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相近或匹配时。在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中,泵底座的固有频率与泵的运行频率或其他系统部件的振动频率可能产生匹配,导致振动不断增强,从而发生共振。

(2)能量传递

共振时,系统的振动能量会在系统内部不断传递和积累,导致振动幅值逐渐增大。在核电站离心泵系统中,如果泵底座的振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的耗散或吸收,就会引发共振现象,增加系统的振动幅值。

(3)阻尼不足

阻尼是抑制共振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离心泵底座的阻尼不足,系统在受到外部激励时难以迅速衰减振动,从而容易发生共振。在核电站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可能存在阻尼不足的情况。

(4)系统刚度和质量

系统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也会影响共振现象。如果核电站离心泵底座的刚度较小,而且质量分布不均匀,就容易在特定频率下发生共振。

2.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常见故障

2.1振动过大导致设备损坏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可能导致振动过大,从而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底座设计不合理或底座刚度不足。底座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底座的固有频率与泵的运行频率相近,引发共振。此外,刚度不足也会使底座难以有效地吸收振动能量,导致振动过大。

2.2降低设备寿命

底座共振导致设备长期处于高振动状态,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疲劳,从而降低设备的寿命。这可能是由于底座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长期运行的振动影响,导致设备在共振频率附近长期工作,加速了零部件的疲劳破坏。

2.3系统失稳导致运行异常

底座共振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共振引发的振动可能导致管道、阀门等部件松动,甚至出现漏水等情况,从而影响核电站的正常生产运行。失稳还可能对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机组效率。

2.4频繁的维护和停机

底座共振可能导致设备频繁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护和停机。这会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也会降低核电站的生产效率。共振引发的振动可能导致零部件疲劳破坏,需要经常更换或维修,导致设备停机时间增加。

2.5危及人员安全

底座共振引发的严重故障可能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例如,振动过大可能导致设备脱离底座或倾斜,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共振引发的管道破裂或其他部件失稳也可能导致危险物质泄漏,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3. 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优化设计方法

3.1结构刚度的优化

结构刚度的优化是防止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的重要策略。在核电站离心泵机组的设计过程中,合理优化底座的结构刚度可以显著降低共振风险。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对于提高底座的整体刚度至关重要。优质的结构材料和设计可以显著提升底座的刚性,减少其在振动下的变形,从而降低共振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借助现代工程设计工具,如有限元分析,可以深入研究底座的结构响应,优化其形状和尺寸,以实现更好的刚度分布。这样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底座的固有频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相对分散,避免频率匹配引发共振。通过结构刚度的合理优化,核电站离心泵底座的共振风险得以最小化,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图1 共同底座三维模型

图2 单独底座三维模型

3.2阻尼的加强

在核电站离心泵底座的共振问题中,加强阻尼是一项关键的改进措施。阻尼在振动控制中起到消散振动能量、减小振幅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抑制共振现象的发生。在底座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在其内部或与底座相连的部件中添加适当的阻尼材料,以提高系统的阻尼比。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动能量,减缓振动传递,从而减轻底座共振的影响。此外,还可以探索应用主动阻尼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底座的振动情况,并通过控制器实施反馈调整,从而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这种技术可以在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阻尼特性,进一步减小共振现象的可能性。通过加强阻尼的设计和应用,核电站离心泵底座的共振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全性。

3.3频率分析和振动监测

在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的控制中,频率分析和振动监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频率分析能够深入研究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帮助确定底座的固有频率是否与泵的运行频率相近,从而预测共振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系统的振动特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建立振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底座的振动情况,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及时发现振动异常和共振趋势。一旦异常出现,监测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通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和干预。通过频率分析和振动监测,可以在共振发生之前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共振引发的故障,确保核电站离心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方法为共振问题的早期预警和干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核电站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3.4模型试验和验证

在核电站离心泵底座的设计中,进行模型试验和验证是确保设计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台架试验,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包括共振抑制效果、阻尼性能等。通过模型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优化和验证设计方案,为实际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的影响和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共振故障的诊断方法和优化设计策略。从结构刚度的优化、阻尼的加强、频率分析和振动监测、系统动态特性的匹配以及模型试验和验证等多个方面入手,为核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共振问题,提高核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加精确的共振诊断方法和优化设计策略,为核电站离心泵底座共振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黄若琳,张志明,李栋梁.核电站卧式多级离心泵智能诊断系统方案设计[J].新型工业化,2022,12(11):104-107.

[2]刘德军,王琳琳,陈松等.核电站卧式高速离心泵断轴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44-45.

[3]田源.核电站多级离心泵典型故障模式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20(0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