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IL-6和CRP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和预后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3

PCT、IL-6和CRP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和预后意义

陈嫒嫒,饶冬梅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检测在临床上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并且选择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利用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治疗14d预后情况是否良好,可以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于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PCT、IL-6和CRP水平,于治疗14d后检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血清PCT、IL-6和CRP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后治疗前PCT、IL-6和CRP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治疗后的PCT、IL-6和CRP的血清浓度相比较,预后不良组比预后良好组显著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清IL-6、PCT、CRP对于辅助诊断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PCT  IL-6  CRP  脓毒症  预后

1 研究背景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1]。该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的“三高”特征。脓毒症按照病情发展的轻重程度可以划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症休克。该病在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比较普遍,病情严重时常诱发脓毒症休克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2]。因此,在临床上,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是拖延脓毒症病情发展的关键,在此之前,必须寻找出可靠、快速的预测因素,对存在不良预后风险的脓毒症患者展开及早的识别和评价,对高风险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从而减少脓毒症的短期死亡风险,这一点有着十分重大的临床价值[3]。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脓毒症的发生率以每年1.5%~9.0%的速度上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阻止疾病向严重脓毒症甚至是脓毒症休克进展,避免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以往临床中常根据病原学结果对脓毒症进行判断,但存在检查耗时长、诊断阳性率低等不足,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准确的诊断指标。

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于脓毒症的病情评估和初期检测价值有限,难以早期反映脓毒症患者的变化。PCT、IL-6、CRP等与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因其检测简便,结果快速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能够较为明确的反映疾病的进展变化。

脓毒症是一种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促炎-抗炎反应失调引起的免疫抑制[4]。因此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血清含量的上升是辅助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脓毒症早期PCT升高,预示着预后不良,所以对于脓毒症患者,及时检测PCT和IL-6水平,对提高脓毒症的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含有7种氨基酸的多肽,在严重的病原生物感染、脓毒症以及多器官衰竭时,其浓度会上升。PCT值并不会因为自身免疫、过敏、病毒等感染而增加。局部发展的细菌感染,轻度感染,以及慢性发展的炎症都不会使其增加。在这一过程中,细菌内毒素起着关键作用。有报道显示,在脓毒症病人血液中,PCT含量明显增加,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炎症标志物,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分泌的主要白细胞因子。正常情况下,机体的IL-6的含量比较低,当机体出现炎症时,IL-6会迅速升高。并且待炎症恢复后,血清IL-6也会迅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脓毒症、免疫性疾病等情况,也会引起血清IL-6的增高。它作为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对多种疾病产生影响。IL-6可促进炎症反应;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激活补体和产生毒素来发挥作用。IL-6水平升高提示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当其浓度升高时,可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同时其生物学效应与细胞因子相关,可以对机体的炎症程度有一定的反映。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一种非特异的炎症因子,是一种在病原体侵入人身体内时,通过肝细胞分泌的一种紧急阶段反应蛋白质,起到对人体的防护作用。CRP在临床上经常被用来预测细菌感染和ARDS等并发症的预后,CRP浓度与脓毒症病情轻重成正比,并与脓毒症病人预后有关。

以往的研究表明,系统性的炎性反应是脓毒症初期的重要特征。当宿主受到严重的感染或抵抗力下降变弱的时候,无法将现有病原体清除,造成组织损伤的时候,就会出现失代偿性炎症反应综合征[5]。在脓毒症的早期,两者有同步发生的可能性,只是占据主要地位的程度有所不同

[5]。在脓毒症的早期,以促炎性反应为主,引发了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并在体内释放出了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病人往往会出现高热、高代谢等临床症状;晚期的时候,会呈现出比促炎反应更强烈的抗炎反应,还会产生抗炎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以让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得到缓解,从而造成免疫抑制,甚至是免疫麻痹,这就会造成已经存在的感染不能被彻底消除,或者出现二次感染,病情会变得更加严重[5]。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正常状态下,CRP的血清含量非常低,经常被用来反映感染严重程度,它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炎性标志物。PCT在正常人体内的含量很少,它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并合成的前体蛋白。当身体出现炎症时,其数值会显著升高,因此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有学者研究发现,PCT在诊断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情的轻重程度方面的比CRP更为敏感和特异性强,并且在评估预后方面比CRP更好。还有研究发现,血清PCT水平会在脓毒症患者的体内有明显升高,并且和脓毒症病情的进展有关,然而血清CR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与非严重者之间进行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预后不良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但血清CRP水平在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表明血清PCT比CRP在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进行预后评估上的效果更优。

2  检测方法

嘱咐所选的三组参加测试的患者都需在清晨空腹,然后用真空采血管进行抽取外周静脉血5ml,让静脉血自然静置三十分后在4℃、转速为3000r/min的离心机内离心10min,然后吸取上清液,使用荧光免疫分析仪即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PCT和IL-6的水平,配套试剂盒购自深圳市金淮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通过金标数码定量分析仪测定CRP的水平,所用的方法为胶体金法,仪器和配套试剂盒都购自上海奥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  记录与结果

3.1  脓毒症组与对照组PCT、IL-6和CRP的检测水平变化

在本次,通过对所选的两组研究对象的PCT、IL-6、CRP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脓毒症组的PCT、IL-6、CRP的水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健康体检组,经过数据对比分析。脓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着差异,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3‑1  脓毒症组与对照组PCT、IL-6、CRP的测定和水平变化的结果对比

组别

人数

PCT(ng/ml)

IL-6(pg/ml)

CRP(mg/ml)

脓毒症组

50

12.308±13.785*

11.238±6.336*

26.186±18.817*

对照组

50

0.129±0.102

2.598±1.646

1.196±1.026

注:脓毒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脓毒症组研究对象治疗后,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血清PCT、IL-6和CRP检测水平变化

在50例脓毒症患者中,25例患者属于预后良好,25例患者属于预后不良,血清PCT、IL-6、CRP浓度在预后不良组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

表3-2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治疗14d后的情况比较

组别

人数

PCT(ng/ml)

IL-6(pg/ml)

CRP(mg/ml)

预后不良组

25

15.133±11.921*

13.760±6.801*

31.341±13.411*

预后良好组

25

2.972±5.360

5.200±3.818

9.942±7.594

注: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治疗14d后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APACHEII得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情评估的方法,其评价所得的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我们研究也发现,血液中的PCT、IL-6和CRP的水平会随APACHEⅡ评分而上升,且预后不良者较预后良好者显著增高,提示三项独立检测指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病情及转归的重要依据。

本研究通过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和胶体金法等方法对血清PCT、IL-6及CRP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并且进行对比实验,分析血清PCT、IL-6和CRP水平在脓毒症与对照组以及在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变化。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的可信程度较高,但是脓毒症的诊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强弱,仪器的精确度等都会影响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本研究还有许多的不足,例如需要更多的样本量和检测指标。

在本研究中,血清PCT、IL-6和CRP浓度在对照组和脓毒症之间、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个组间进行比较,脓毒症组的血清PCT、IL-6、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14d后预后不良组PCT,IL-6,CRP的含量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对于预后不良组的脓毒症患者,其血清PCT、IL-6和CRP水平可能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不断上升。预后不良组治疗14d后的血清PCT与预后良好组治疗14d后的血清PCT相比,预后不良组治疗14d后血清PCT差异更为显著。检测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血清PCT、IL-6、和CRP血清浓度的变化可用于指导制定及调整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3项指标的检测还可被用于评估治疗方案疗效。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实验中,通过分析比较脓毒症组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血清PCT、IL-6、CRP的检测水平,可以得出:脓毒症的PCT、IL-6、CRP检测浓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体内有炎症和感染的发生,因此可以作为脓毒症的辅助诊断手段。对脓毒症组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清中的 PCT、IL-6和CRP浓度进行比较,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 PCT,IL-6,CRP的含量比预后良好组的患者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PCT、IL-6、CRP的血清浓度,可以对患者治疗之后的预后情况有所掌握,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暴蓉,苗林子,哈斯朝鲁,屈晨雪.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22,40(11):853-856.DOI:10.13602/j.cnki.jcls.2022.11.12.

[2]Rudd K E,Johnson S C,Agesa K M,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sepsi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1990-2017: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Lancet,2020,395(10219):200-211.

[3]刘长波, 陈锡娴, 宋永康,等. 血清PCT,hs-CRP和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 武警医学, 2022, 33(11):5.

[4]叶俊男,毛俊威,欧阳福康等.炎性因子标志物评估脓毒症慢重症进展风险的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07):823-826.

[5]朱宇慧,周海东.炎症小体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3):109-113.

通讯作者:饶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