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徐东

(西华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466600)

摘要:犯罪心理痕迹表示的是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现场空间而产生的一切可以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与状态。犯罪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稳定性以及特殊性。犯罪心理痕迹使现场勘查所涵盖的客体更加丰满,为侦查人员分析案情、找出案件线索、刻画罪犯、明确侦查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依据。

关键词:犯罪心理痕迹;犯罪现场勘查;重要作用

引言

如今,犯罪手段越来越代化和智能化,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也越来越高,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愈来愈少,所以分析犯罪心理痕迹在案件侦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案件侦查工作中刑侦人员非常重视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为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向。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行为留下的痕迹的特殊反映形式,可以对犯罪的本质特征进行反映[1]。犯罪心理痕迹不仅和物质痕迹有关,而且与物质痕迹不同。刑侦人员应掌握犯罪心理痕迹的内涵、特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认真分析犯罪心理痕迹,为案件线索的查找、案件的侦破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犯罪心理痕迹的概述

1.1犯罪心理痕迹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犯罪心理痕迹一直有2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犯罪心理痕迹即犯罪心理,第2种观点是将犯罪心理痕迹视为和犯罪物质痕迹、犯罪意识痕迹并列的现象。其中第2种观点属于通说观点,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犯罪心理痕迹反映犯罪嫌疑人在客观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是将犯罪行为看作从犯罪准备、实施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痕迹总和。犯罪心理痕涵盖犯罪人在现场物质痕迹中反映的心理特征、犯罪人在被害人和知情人印象中的心理特征,以及犯罪人犯罪心理在形成、发展阶段的特殊心理状态。狭义的犯罪心理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期间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的总和,这些痕迹附着在犯罪现场的某种物质形态上,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运动、人格倾向和心理特征[2]。本文中主要采用了犯罪心理痕迹的狭义概念,仅研究犯罪现场物质痕迹所反映的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2犯罪心理痕迹的特征

1.2.1客观性

对于现场勘查而言,犯罪行为一般是在犯罪心理的控制下进行的,犯罪行为存在客观性。因此,反映内心活动的犯罪心理痕迹同样存在客观性。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行为时,犯罪现场一般会展现一些心理痕迹,这些心理痕迹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由犯罪现场的客观物质载体显现。

1.2.2相对稳定性

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稳定性。犯罪者在犯罪现场留下的心理痕迹,不管是无意的还是伪装的,均可以反映其个体心理特征且处于稳定状态。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总会留下一些物质痕迹,分析物质痕迹能够较好地揭示犯罪者的心理痕迹[3]。侦查人员要有提取意识,科学使用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选择合理可靠的方式在刑侦案件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从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来剖析以及了解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心理痕迹。

1.2.3唯一性

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不同的人其均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特点,并且采取的犯罪方式也存在差异,在实施犯罪行为的各个环节均受自己心理活动的影响。不一样的案发现场,其现场痕迹对应着特定的作案人以及特定的犯罪心理活动,并不会由于案件性质或犯罪嫌疑人的个性而在犯罪现场留下一样的痕迹。

2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重要作用

2.1有助于侦查人员确定案件性质

犯罪行为通常是在犯罪心理的控制下实施的。特殊的环境条件以及行为均能够构成特殊的场景,并且独特的心理取决于特殊的行为。在故意杀人案件中,罪犯杀人的原因包括因钱杀人、报复杀人、因感情纠葛杀人。犯罪目标的选择、对环境的熟悉、犯罪时间的选取、工具的准备、犯罪手法、逃跑路线的选择、作案工具的隐蔽等均是反映犯罪分子心理特征的一系列行为。因而,案发现场不可避免地会留下嫌疑人犯罪心理的痕迹。认真分析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隐藏的心理痕迹,可以推断出作案人员的犯罪动机以及目的。例如在有些刑事案件中,现场勘查之后发现死者有财产损失和被他人捆绑的痕迹,尸体裸露部位也有零星的浅表划痕,结合这些痕迹可以推测这起案件可能属于抢劫杀人案;又如在犯罪现场女死者外阴及乳房被锐器伤害,这些均是奸情杀人的特征。

2.2有助于侦查人员识别伪装场景

犯罪伪装属于社会进步以及网络时代的负面产物,这属于犯罪手法的技巧性和隐蔽性的主要体现。若作案人员反侦查意识特别强,充分伪装犯罪现场和犯罪行为,而侦查人却并没有及发现这种伪装,那么案件的侦查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入困局。所以,识破犯罪伪装一直是案件侦查工作的重要一环。因为犯罪心理痕迹可以对作案人员的心理活动进行直击反映,包含其犯罪动机、心理状态、人格特征、与被害人的关系等相关资料,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和判断案件,那么会使刑侦人员识别犯罪伪装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平时的起诉中,犯罪分子往往故意在犯罪现场制造各种假象,以逃避处罚或拖延侦查,从而混淆现场侦查人员的侦查目标。虽说犯罪分子在现场的伪装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合理,有的还和别的证据痕迹相吻合,但恰恰由于他们过于做作的行为和过度关注,伪装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许多不易掩盖的异常特征,最后它展现的“多余”或“缺失”的行为、物品、痕迹等,让作案人员在犯罪过程和动机在目的之间产生了冲突。经过对这些异常物质痕迹进行全方位、认真的勘查,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犯罪分子在犯罪时的心理特征。这样,罪犯的伪装就没有藏身之地,有利于明确侦查思路。

2.3有助于侦查人员刻画犯罪嫌疑人

作案人员的心理痕迹与人格特征具有一致性以及独特性。连接两者的“桥梁”只是犯罪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现场环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物质痕迹所体现出的心理痕迹,刑侦人员可以大致推断出作案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办案人员刻画犯罪嫌疑人给予重要参考[4]。若累犯或具备犯罪经验的作案人员预谋杀,犯罪的时机、进出路线和逃跑路线更合理,犯罪手段更残忍,伪装技术更精良,主要攻击受害者的致命部位。熟人一般平静地进入房子,出其不意地袭击受害者。受害者的通常较少受到额外伤害。为了避免惩罚或便于处理尸体,焚烧或肢解尸体并将其丢弃在多个地方的情况经常发生。再者,通过分析作案人员的动机、目标、工具、作案方式的特征,以及作案人员的心理状态,我们也有助于科学推断犯罪分子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习惯动作、经济状况等信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3结语

总之,犯罪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稳定性以及一致性。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正确运用心理痕迹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案件性质,识别伪装现场,刻画犯罪嫌疑人,对于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升侦查效率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时莉. 现场勘查中心理痕迹的分析与运用[J].吉林公安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6,( 12) : 36

[2]蒲莹. 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D].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2010. 2

[3]杨锦璈,李鹏鹏. 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 11) : 79.

[4]赵文勇,卞海春,葛轩,等.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5(17):283-284.

作者简介:徐东(1984.10),男,汉族,本科学历,副高,从事痕迹、现场勘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