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析

李金

深圳市福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  深圳市 518000

摘要: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为参与施工人员自身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充分明确当前

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围绕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帮助。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这会大大影响工程进度,并且还会给相关建筑企业带来极大损失。众所周知,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只有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保障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这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考验,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使企业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1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安全风险类型

1.1高处坠落事故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及诸多高空作业,使高层房屋建筑施工风险增加,社会面报道的高空坠落事件较多,这也成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面临的重要风险类型之一。例如,施工人员因疏忽大意,未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工具,在其发生高空坠落时未有安全保护,导致高空坠落人员死亡等。高空坠落事故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安全风险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1.2机械伤害事故

塔吊、挖掘机、喷枪机等工具设备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械工具,工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依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虽然此类规定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领域,依然存在一些工作人员无证操作机械工具、设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使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频次增多,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或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相关人员死亡,机械伤害事故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事故隐患类型。

1.3触电事故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诸多电机类机械设备,这需要施工单位做好电力资源线路布置,一方面保证供电便利,另一方面实现用电安全。而结合当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未依照规定进行供电装置设置,电线私拉乱扯、布线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触电、漏电等安全事故,造成的安全事故后果极为严重,触电事故已经成为很多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所需要防范的重要事故类型。

2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因此无法消除相关危险源。还有部分施工企业照搬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也没有针对危险源的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从而造成管理混乱、管理资源浪费、安全事故风险增大等问题。

2.2工程现场设备陈旧、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效率的提升也需要依托于现代化技术。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其中以起重机械为主,生产技术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但是受地方经济条件限制,很难实现施工技术的均衡应用。特别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缺乏现代化设备、现有设备的性能无法达到使用标准。一些老旧设备已经超负荷运转,超过正常的使用年限,零部件大多破损。在实际应用中,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延误工程进度不说,还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

2.3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

建筑施工往往具有工种多、工序复杂、工作人员多等特点,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对此,施工企业要采用安全教育的方式,从源头上增强管理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然而,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例如,施工企业只要求刚进场的施工人员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信息,却未向其详细介绍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及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等安全知识;另外,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仅对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口头警告,却没有对其进行深刻的施工安全教育。如果施工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企业就无法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有效途径

3.1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1)优化安全风险监管机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都应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施工安全风险监管观念,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监管”的战略方针。对此,在项目工程正式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同各参建单位及时沟通,依照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施工技术操作指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安全风险监管机制,以科学高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控制施工操作中的风险因素。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依照动态化监管原则,根据不同环节对相关安全因素予以明确,结合当前项目、施工技术的特征对潜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高效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出施工安全监管的效用价值。(2)落实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依托上述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落实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加强对重大安全事故危险源的排查和控制,从源头把控好安全风险。为了提高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安全管理人员可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勘察,依照现场环境、地理条件等信息有效排查、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安全隐患及风险因素,并综合分析多项有效信息,编制科学、严谨的风险防范方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为建筑工程如期完工奠定良好基础。

3.2严格管控施工设备,预防危险事故发生

设备应用风险,在任何一个工程施工中都很难彻底杜绝,所以相关企业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设备使用规范,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第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员工认识不到位,忽视了设备装卸规范,未能按照要求完成。比如设备存放不合规等。第二,设备拆卸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前做好安全防范保障。在正式应用前,必须逐一进行性能测试,以保证人员安全。第三是塔式工具的应用。设备的长时间使用中,得不到有效养护和维修,内部零件磨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定期检查设备性能,以免出现人员坠落等事故。

3.3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切实降低安全施工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强化自我管理、落实监督措施,对于不同工种的施工组织开展针对性、细致化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大危险工种的专业培训力度,对电气、热源等风险系数较高的施工环节实施严格化的监督、管理,在加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提供其专业化操作水平,避免因操作不当埋下安全隐患。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的功能与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由此而带来的工程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给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的设计中,应着重有线考虑施工的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同时要提高各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通过强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J].砖瓦,2022(01):98-99.

[2]陆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0):185-187.

[3]袁华忠.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