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动车检测站岗位培训质量提升的思考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关于机动车检测站岗位培训质量提升的思考和实践

黄鹏

费县双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  273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安全运行与节能环保备受关注。机动车运行中,车辆检测是保障其安全运行,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举措。汽车发展早期,只是根据有维修经验的人员判断汽车故障并采取针对性地措施进行修理,检修技术不够深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检测逐渐发展成为测试并试验汽车技术状况的一项重要技术。现阶段,汽车检测控制与数据采集自动化目标基本实现,全自动检测线中计算机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提高了检测站与政府网络化监管水平。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站;岗位培训;措施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社会化的政策实施,机动车检测机构在规范管理和执行技术标准方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甚至严重影响到了机动车的检测质量。目前,国内各类汽车检验单位均建立了相应的检验制度,并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对其进行检验。汽车检验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为了推动汽车检验产业的高质量、高水准的发展。这也就需要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对汽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控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我国汽车检测站经历二十年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规模产业,尤其在近几年由于政策的改革,机动车检测行业蓬勃发展,产业潜力得到极大的释放,行业蓬勃发展,机动车检测站目前已经由原来的每个大市、区县一家,发展到县级几家,甚至偏远镇已建或在建机动车检测站,极大地缓减了当地机动车检测需求压力,但一窝蜂上马的检测站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须待解决。

一、机动车检测站存在的问题

1、检测质量不高。准入门槛的降低,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对于这个新兴行业邻域而言,普遍存在着一些摸石头过河的现象,相比以前政府“正规军”缺少丰富的检测经验,检测质量参差不齐,个别项目甚至无法完成顺利检测,如尾气检测项目在新的检测要求下一些新建站不能完全满足,检测标准降低,重流程轻质量,导致检测结果不尽如人意。一些设备厂商也大批量开发检测设备,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对于检测站这种行业,检测精度直接影响检测的效果,影响结果的评判,直接影响了检测质量。笔者接触的一些检测站由于投产资金限制,一些设备属于拼凑组装,在产品的精度和耐用上都存在问题,高强度的使用频率下,已经出现维护困难的现象,个别设备厂家也无法有效做好售后服务。部分检测站由于建站历史较早,当初建站时环保检测线没有单独分离,在新的尾气环保检测要求下仓促改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影响检测效率和质量,经常出现一辆车在不同检测站检测结果差异过大的现象。

2、从业人员平均水平不高。大量检测站的建立,急需大量的从业人员,而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人才市场远不能满足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从业人员目前的从业准入门槛较低,一些无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从业,相比以前政府的“正规军”,这部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平均年龄低、资历浅、技术弱的特点,很多甚至是刚踏上社会的学生,目前机动车行业检测人才短缺严重的现象在短期内还没有办法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岗位更是缺少专业技术背景高技能人才,技术负责人或者技术主管很多是临时外聘,钻空子打擦边球现象在本行业普遍存在,这是为了能够通过建站审批不得已为之,在后期的技术管理上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一些原有的检测从业人员也急需再培训和教育,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普遍不高,这已成为制约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二、机动车检测站人员培训质量建议

1、加强检测标准培训。(1)安全检测:由公安部门监管负责社会车辆的年检与事故检。其检测项目包含人工检验、车辆制动、侧滑及前照灯等内容。(2)环保检测: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监管,采用工况法或为其双怠速法、自由加速法检测车辆尾气排放。现阶段,很多检测站开始推广环保检测方法,而环保检测培训依然面临的难题。机动车检测机构原属于交管局业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大量民间资本介入,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高学历专业人才比较少,整体检测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检测标准多且更新周期短,常态化业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检测任务量大,检测人员需要离岗进行培训,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检测站工作任务。开发精品网络培训课,应用互联网 + 培训模式,借助网络课程对培训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实现常态化业务培训目标。机动车检测机构是从事检验活动的机构的统称。近二十多年,我国的机动车性能检测、诊断技术迅速提高。从开始由国外引进检测设备发展到现在自己生产成套的检测设备;从第一条检测线的建立发展到遍布全国的几千条检测线。我国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机动车检测机构实行资质认定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检验机构在资质认定能力范围的法定底线内实施机动车检验,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

2、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培训目标与需求识别,合理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确保各岗位人员获得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学习专业知识与经验。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内容、范围、方式、时机、时间及有效性评价等。(1)培训内容方面,涉及国家与法律规范规定的检测机构评审与认可要求;检测标准、方法与规范;检验操作技术与所用设备仪器;检测质量手册、管理知识及程序文件;安全及防护知识;计量溯源、数据处理、抽样及法定计量单位等;职业道德与工作纪律。(2)培训范围方面,主要涉及实习与新员工岗位培训;考核不达标者进行待岗培训;每年一次操作技能培训;根据法律规范、标准方法、设备仪器、程序文件、技术与安全等知识的改变,人员适时参加培训;根据工作需求,选派员工参加专业技术部门组织的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加强人才培养。(3)培训需求调研方面。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在规划以及设计项目之前,通过培训部门进行方法以及技术的选择,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以及技能进行相应的鉴定以及分析,确定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内容的确定。每个岗位,因为有不同的情况、需求及成绩,他们虚拟培训需求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培训需求调研很重要。一般在后期课程培训中设置,对课程时长与培训内容范围选择发挥着指导作用。

3、严格做好培训工作。(1)岗前培训。在培与新转岗人员组织上岗培训活动,且培训内容以质量管理体系、法律与技术规范、机构规章制度及上岗应知应会知识等为主,安排专人负责授课并进行考核。(2)岗位培训。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求,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深入了解专业检测技术发展动向。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与座谈会,或标准规程应用研讨会,讨论交流知识与技术。(3)待岗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能力对比试验,或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合格或不适应岗位工作的人员,为其组织 3-6 个月的脱产培训,考核达标后方可进入检验检测岗位。(4)适时培训。积极参加修订检验标准、规程与方法等技术规范,拓宽检验业务范围或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人员参加完培训后,提交考试成绩、合格证及结业证书等证明材料并归档,为其他人员培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机动车检测机构必须要重视检测人员培训工作。原因在于只有做好人员培训,才能全面提高其职业与技术素养,为用户提供更加公正与准确的检测报告与结果,提高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宏州,李原杰 . 浅析汽车检测站发展及其改进 [J]. 北京 .汽车与驾驶维修,2019.02.

[2] 何恕华 . 机动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提升的策略研究[J]. 石家庄 .内燃机与配件.2019,09

[3]王振华.机动车检测站(场、所)现代化运营与机动车年审执法实用手册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