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

崔进妹

马鞍山八十六医院 安徽省 马鞍山市 243100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院内感染中应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6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护理人员,未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30例护理人员,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考核分数、平均工作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工作不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概率,提高操作规范性评分以及消毒供应精准程度。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

在医院运转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消毒供应中心,其职能在于对医院需要重复利用的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及发放这也是控制院内感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不洁净的医疗器械是造成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感染现象的出现会加大患者的治疗难度,也会造成医疗纠纷影响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我院开展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预防感染的效果进行对应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6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选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将6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护理人员3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24±4.16)岁。观察组护理人员30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9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4.12±4.27)岁。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开展期间对照组接诊患者218例,观察组接诊患者19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未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依照常规工作制度开展消毒灭菌工作。

1.2.2观察组

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措施:①加大管培力度: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规消毒灭菌技能、工作规范。利用专家讲座、集体交流会的方式进行护理知识教育,教导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消毒工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工作质量。②完善工作制度:教导护理人员将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并且落实到日常消毒灭菌的工作中去。完善消毒灭菌隔离制度,避免工作用具受到污染。严格划分清洗区、消毒区、污染区及物品存放区,并在各个区域之间标明界限。若出现污染品,需及时采取再次消毒灭菌的措施,谨慎回收处理。保证护理人员拥有各自的工作流线,在缓冲间内更衣消毒后方可进入工作区域,防止交叉感染。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建立器械维修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消毒灭菌器械,严格遵守国内消毒灭菌规范,在保证消毒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院内交接班制度,科学安排值班表,保证责任到人。③加强工作监管。抽取多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建立监管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内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根据相关评价制度进行工作评定,完善抽查记录,便于开展后续工作。每一季度进行1—2次工作总结,对各种新老问题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安排专业人员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观察其平均分数,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控制的可行性越高;利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观察接诊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严格查找感染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2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平均考核分数、平均工作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人员考核分数、工作满意度比较(x±s,分)

2.2两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情况、院内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中发生9例工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0.00%,导致17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7.80%;观察组中仅发生1例工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33%,导致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03%。观察组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率及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消毒灭菌工作不合格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作为全院医用可重复使用物品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责在于提供可靠、安全、绝对无菌及无热源的医用物品。既往有研究显示,通过把控工作质量,建立高效合理的制度,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思想意识,可将医院感染的概率在源头上,降到最低水平。首先要改变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合理分布消毒供应中心的区域,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监管措施,将消毒不规范与不彻底进行杜绝。同时护理人员通过业务学习,积极查找自身的不足以及工作中的存在的消毒隐患,并熟悉各项消毒相关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可大大提高质量管理评分。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注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强化护理人员自我学习完善积极性的培养,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主要培训内容应包括院内感染知识、消毒技术知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强化考核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熟练的掌握消毒灭菌有关知识,促进整体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2)将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化,并构建科学、完整的规章管理体系,将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有关标准规范落实到位,如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等,并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需求作为参考依据,不断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化,为医疗物品的质量控制效果提供积极保障。(3)强化洗涤去污等各个环节工作质量,均应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实施,保证其能够与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相符;明确标识各个治疗包的名称、灭菌以及失效日期、包装者、核对者等信息,过期的灭菌物品需重新实施有关消毒灭菌处理措施。(4)将消毒灭菌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对各个流程均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工作,并划分清洗区、污染区以及无菌物品存放区,保证各个区域具有明显界限,要求有关工作人员经过3个缓冲间后方能进入工作区域,以防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增加整体消毒灭菌流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5)将高压灭菌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位,为灭菌物品合格率提供保障。

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意识。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知识教育,确保其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可以全身性投入。其次,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对于新进入的护理人员,首先进行知识培训,然后跟随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正确的器械使用方法。在硬件设施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修各种消毒器械,发现运作异常的器械,要及时记录、上报,以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清洗污染物时,必须严格遵照操作规范,发放各种治疗包时注明名称、消毒日期、失效日期,以及相关负责人员的姓名。制定相关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争优意识,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的考核分数、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权威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熊春蕾.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36-37.

[2]傅林溪.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8(06):60-62.

[3]彭蕾.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实际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14):584-585.

[4]胡先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