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王红刚

41061119750603603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施工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由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要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创新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建筑行业自然也离不开创新发展。但从当前来看,部分建筑企业仍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会造成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的低下,还会严重阻碍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由于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直到后期的运营维护环节都应持续实施管理模式创新,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建筑企业开始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力度普遍不足,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一些建筑企业认为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它们往往注重工程的经济价值,却忽视了工程的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以致建筑工程管理成效大打折扣。还有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仍在沿用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指导,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石。但就当前来看,仍有部分建筑企业盲目地追赶工程进度,未在施工现场完善和落实科学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而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而一旦遭遇突发状况,这些施工人员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法冷静处理问题,极易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另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少数建筑企业甚至未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管理部门,致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1.3忽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物资,一旦因为管理不当,出现机械故障,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未能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安全故障检查,导致一些故障隐患遗留在其中,进而影响后期的施工使用;从机械设备的调度的角度来说,如果未能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合理进行调度,这样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经常为了赶工程施工进度,没有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一些施工设备处于疲劳运行,或者带故障运行的状态,进而导致施工事故的产生,人员伤亡,工程施工监督延期,增加工程成本。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方法

2.1建立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招聘制度,提高招聘门槛,从而招揽合适的创新人才。同时,建筑企业需要严格审核应聘者的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以保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针对内部管理人员,建筑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建筑企业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向管理人员传授管理经验,也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到高校进修。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会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掌握先进、专业、科学的新型管理知识。建筑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业绩突出、学习能力较强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给予业绩较差、不思进取的员工相应的惩罚,以起到警告和督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为实现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需要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创新教育的力度。因此,建筑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完善的薪酬分配体系,适度提高员工工资,以吸引并留住创新型人才。同时,建筑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吸纳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优质人才,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以全面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3创新工程管理组织架构

管理组织架构是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对管理组织架构进行创新,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有效提升工程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顺畅。在创新管理组织架构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本着弹性管理的原则,根据项目特点和企业的管理目标重新对管理结构进行定义,实现管理权能的科学划分和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然而,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组织架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是指,建筑企业创新管理组织架构不能脱离实际,必须以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需求为导向,确保管理组织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调整,避免组织架构崩塌而导致管理混乱的局面。循序渐进则是指建筑企业在管理组织架构的创新中必须控制好调整进度。管理组织架构的更改会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项目管理的稳定,同时也会导致管理模式更替失去缓冲,影响管理质量。

2.4创新管理方法

不同建筑工程采用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内容比较复杂,施工流程较为烦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提高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定期考核施工人员的技能,全面评估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有效促进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第二,加强成本管理方法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和审核,提高经济效益,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创新。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改变成本管理思路,建立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人才是促进企业发展、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工作的开展及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阻碍。为了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管理模式,并加强对管理理念、管理架构、管理方法等的综合创新,提升管理成效,彰显管理工作的作用与价值,为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勇华.浅谈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现代物业,2021(20):70-71.

[2]周燕敏.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5):101.

[3]程玉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21,3(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