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科普知识

/ 2

慢阻肺科普知识

范小瑜

广安市前锋区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019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肺部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慢阻肺疾病的整体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慢阻肺患者在病程较长的情况下不仅症状会加重,而且病情会日益严重,增加肺心病、机体代谢紊乱等风险。那么引发慢阻肺的原因有哪些?慢阻肺患者如何治疗?日常护理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就慢阻肺的相关知识予以科普,旨在帮助更多慢阻肺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1、慢阻肺的病因有哪些?

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病因才能更好地做好慢阻肺的预防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当前有关慢阻肺的研究,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吸烟

当前较多研究已经证实吸烟与慢阻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指出吸烟是引起慢阻肺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烟草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比如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这些物质会损伤人体气道黏膜,引起气道黏膜细胞变性。此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引发支气管痉挛,影响肺泡吞噬细胞的正常功能,与此同时,气道粘膜损伤、变性等会影响正常排痰,增加肺部细菌定植风险,致使气道出现高反应性,进展为慢阻肺。

1.2环境污染

慢阻肺的发生与环境污染也存在密切关系,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会增加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有毒有害颗粒的含量,而这些物质会随着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部分有毒有害物质会沉积到肺泡中。有毒有害颗粒会刺激人体的肺泡管、呼吸道、肺泡囊等,久而久之,引起气道出现慢性炎症,病理上可表现出上皮细胞鳞化腺体的增生,相应的腺体分泌物也会增加,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慢阻肺。所以长时间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环境中,会增加慢阻肺风险,损害患者的肺功能。

1.3其他原因

近年来,结合对慢阻肺患者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慢阻肺的发生还与较多刺激性物体有关,如长期接触花粉、柳絮、化学气体等人群也存在较高的慢阻肺发病风险。对于合并相关肺部基础疾病患者,也很容易在相关外界因素作用下引发慢阻肺,如哮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病变等。部分职业因素、营养状况等也会增加慢阻肺发病风险。

2慢阻肺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掌握慢阻肺的相关症状表现,有利于尽早发现并规范治疗慢阻肺。当前慢阻肺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短促以及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易出现不同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器官功能损害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慢阻肺患者需要结合症状表现区分是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通常病情较轻患者的症状也较轻,而病情在逐步加重过程中对应的症状表现也呈现出加重趋势。如急性加重期因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使得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过程中伴有明显的喘息。

3慢阻肺如何治疗?

慢阻肺在治疗期间需要结合病情所处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慢阻肺急性期通常症状严重,需要在平喘治疗、抗感染治疗、改善通气的基础上做好对症治疗。如在平喘治疗方面可使用平喘类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等,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并消除喘息,具体用药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抗感染治疗方面需要结合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情况,如果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通过广谱抗生素药物予以治疗,而对于合并病毒感染者,则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加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存在呼吸困难,需要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态,除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外,还应及时指导患者吸氧治疗,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下还需要借助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方面,主要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通过雾化吸入、祛痰剂药物等使用,帮助患者化痰、排痰等。

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其病情相对稳定,但是依然存在症状表现,此阶段需要进一步消除症状,同时预防慢阻肺的复发。如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等控制气道慢性炎症,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有缺氧表现患者应积极做好家庭氧疗,慢阻肺患者需要合理控制吸氧时间并灵活调整氧气流量,以动脉血气分析为依据实施氧疗,灵活控制好每天吸氧时间以及氧流量。氧疗期间需要正确使用湿化供氧设备,保证供氧设备在使用前已经有效温化及湿化,从而提升氧疗效果,在氧疗期间还需要注意观察氧疗的设计情况,如氧疗后的血气指标分析结果变化情况,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缺氧情况。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如存在吸烟史的慢阻肺患者应及时戒烟,对于部分免疫力较差的慢阻肺患者,还需要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降低流感等发病风险;因为慢阻肺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并加强自我管理,如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康复训练等,通过加强自我管理,更好的稳定病情。

4慢阻肺的如何早期筛查与发现?

慢阻肺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这也是慢阻肺病情控制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慢阻肺早期检查方面,主要是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检测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大小等;针对长期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等人群,并咳、痰、喘等症状或者症状日益加重等情况,均应积极前往医院接受筛查、诊断与治疗。

5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慢阻肺作为慢性疾病,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依靠患者的自我管理去控制并稳定病情,慢阻肺患者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重视自我管理工作。

较多慢阻肺患者发病后易合并营养不良问题,所以慢阻肺患者需要加强自身饮食管理,及时补充营养。营养补充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易消化吸收、清淡、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同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均衡。慢阻肺患者在加强营养期间需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强调少食多餐,需要注意的是多盐、多油、多糖、油炸、辛辣刺激等食物应限制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慢阻肺患者也容易合并负面心理问题,所以不同慢阻肺患者还需要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与方法,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团体文娱活动、生活中学会放松心情,能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慢阻肺结合病情特点,还应掌握肺康复的方法和技巧,进而通过肺康复训练改善自身肺功能,改善通气状况,缓解症状。

慢阻肺需要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并强调治疗的规范性,在合理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自我管理,通过日常管理保证病情稳定,减少急性发病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