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李静

420302198309041235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持续增加,不断推进我国市政工程行业稳定和长远发展。同时,市政工程和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项目都要在国家统筹规划下进行,像公共设施或者交通设施建设等。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总体效益,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构建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进而开展系统性和严谨性的施工管理活动,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延长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实现城镇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要求。市政工程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效率要求,同时更要保证其质量水平,以求项目建成之后不会在短期内频繁的出现质量和功能上的问题,从而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产生广泛性的严重影响。

1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4市政工程的项目监理缺失

市政工程的监理,是在施工现场对施工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及时把控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对于市政工程建筑质量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监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其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监督作用也很难达到项目方对于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的要求。甚至在一部分实际项目当中,监理工作实现进一步的分包,导致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很难得到专业性的、系统性的、符合国家要求的监督。部分监理人员在实际监理过程当中,直接将现场的管理权移交建设部,使得施工要素和监督要素混为一谈,对于施工项目的监理工作形同虚设。进一步提升监理工作的水平是能够对市政工程现场施工质量进行随时把控和系统性监督的重要工作内容。

1.2质量意识淡薄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市政工程普遍具有工期紧、投资大的施工特点。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搭建单位或施工单位更注重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的管理,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以至于经常出现偷工减料、借资投标、违规分包或转包、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及措施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等现象,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和价值,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3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方式单一

以往,受限于发展规模的影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存在“吃大锅饭”的问题,这种经营方式无法高效参与到市场经济竞争中。虽然趁着城镇化发展的“东风”,市政工程行业也出现了“黄金时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方式单一等问题,想要改变这一困境,需要改变旧观念及持续完善经营制度。

2优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2.1提高对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视程度,使施工工作有据可循

优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之二,是需要提高对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视程度。具体上来说,首先,在对市政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的初期,要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工程师参与设计和审图,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应用现代建筑技术来全面审查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工期、质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切实地对施工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市政规划还需要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第二轮的检查,确保施工计划科学合理,避免在施工过程当中因为可行性不足而导致影响建设工期。一旦出现影响工期的情况,不仅仅会打乱市政工程的建设计划,同时对于建筑物料的合理调配和保存也会产生较大影响[5]。另外,无论是专家、工程师还是市政规划,其都要在审查过程当中深入现场,并且结合现实情况来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大型的市政项目,则更需要如此。只有深入到现场,才不至于让施工计划与现实情况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施工计划也更能够结合现场情况来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考虑,从而得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2.2严格控制材料

采购环节是控制施工材料质量的首要环节,为能够在源头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代建单位应进一步提高采购工程师的聘用标准,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较高的材料质量鉴定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能够抵御诱惑、秉公办事,切实做好采购环节的材料质量把控工作。其次加强对施工单位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每批材料进场时,派专业人员与施工单位一同开展材料质检工作,保证进场材料质量;不定期抽查现场材料保管情况,确保现场材料保管的科学性,避免因保管不当而影响材料质量;制定强制性检测制度,要求所有材料使用前须进行规范化的质量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审核认可后方可使用。

2.3施工管理需要完善制度保障

在开展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等内容,深入现场监督,对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主客观限制条件进行了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施工质量隐患消除。比如,可以查看施工现场对周围的水文、气象的污染,产生的噪音污染等,让市政工程施工监管人员能够遵循行业规范和法律,积极推动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加强对建筑工人的监督,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范工人的行为,以防止建筑工人出现胡乱操作等问题。在施工前期,管理人员就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违法违纪等行为进行评估,避免因为个人的行为影响了市政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

2.4重视安全教育

在市政工程整体建设阶段中,其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加强企业内部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促使全体员工都能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进而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和义务。在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安全法律教育培训活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邀请专家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勘测和指导,把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加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基本原则以及控制要点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具体市政工程施工环节中,管理人员也要把安全施工理念贯彻到期,不断践行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具有一定安全防范意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和有效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发生意外,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履行合同内容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构建健全的质量监管机制和体系,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下,使用专业的知识对市政工程现场环境加以合理有效的安全指导,促使我国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工程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一项工作内容。而正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市政工程的建设也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面临着不一样的挑战,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的质量管理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现代化的市政工程能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源源不断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学伍.浅谈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2(S2):38-40.

[2]赵小江.浅谈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葛洲坝集团科技,2022,1:109.

[3]汤庆勇.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22,6:96.

[4]奉欣,李松,黄林华.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构建的策略[J].风景名胜,2021,2:317.

[5]蔡婷,唐传政.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电子政务平台的探讨与设计[J].工程质量,2021,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