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升地铁客流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关于如何提升地铁客流的研究

谭琪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流量的增长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地铁公司的共同关注点。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方便城市居民出行的同时也承担着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如何提高地铁客流量,不仅仅是提高地铁经济收益的问题,还关系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质量。因此,如何提升地铁客流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地铁客流量;提高措施;

城市交通发展是现代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提升地铁客流量是各大城市地铁公司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和区域化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提升地铁客流量,为城市地铁公共交通网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全国地铁客流强度情况

经过对全国地铁客流强度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相比世界一流城市,全国地铁客流强度较低。尽管我国地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伦敦、东京等国际一线城市相比,全国地铁客流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许多城市,地铁经营者通常将高峰客流量设定在每小时每条线路的6300人次,然而这一数字通常不会超过4000人次。而在一些城市,地铁客流量更是只有1000人次左右,甚至更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地铁建设滞后、其他出行方式相对便利以及地铁票价过高等。此外,与国际一线城市相比,中国城市中央商务区(CBD)的面积比率相对较小,也是地铁客流强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全国地铁客流强度虽然较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铁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出行需求,地铁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完善规划和投入,同时需要加大推广宣传、方便快捷的服务等措施,提高地铁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让更多人愿意选择乘坐地铁出行。

二、客流强度低原因分析

2.1地铁建设滞后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某些城市,地铁的建设进度并不尽如人意,导致地铁路网覆盖面积较小、车站数量较少,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此时,客流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地铁建设滞后,无法满足人们肆无忌惮的出行需求。

2.2差异化出行选择

客流量低的原因之一还在于其他出行方式相对便利。例如,在某些较小的城市,现代的公交车及共享单车的兴起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更多选择,使地铁变得相对较少人使用,在某些地铁站点甚至一天不到几千人次。此时,客流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差异化出行选择,地铁并非人们出行的首选。

2.3地铁价格相比公交较高

相比一些1元的公交,地铁建设通常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包括地铁车站、线路、列车、控制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与此同时,地铁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和维修保养周期也相对较长,造成了较高的使用成本。因此,地铁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都相对较高,需要更高的票价支撑运营。

三、客流强度提升措施

3.1加强地铁建设

加强地铁建设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应当加强城市地铁网络规划,在城市规划中适当列定地铁的路线、站点、长度和轨距等指标,同时重视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将站点设置在人口密集或需要解决交通瓶颈的地方,开展前期的市场调查和流量预测,为后期工程设计和投入提供科学依据。其次,针对地铁建设资金紧缺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地铁建设的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 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强地铁建设的技术力量,尤其是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开发创新、制造环节、修建装备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质量,到达国际领先水平。结合各地区经济水平、地形环境、交通需求,实现地铁建设的资金合理化分配,对优先发展地区进行资金优先扶持,例如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最后,建设地铁的同时,增加购物、娱乐、文化、餐饮等配套设施,增加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使用欲望,促进地铁客流量的提升。与轨道交通运输衔接的其他交通工具的融合,例如出租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出租等,让地铁更好地服务于地铁用户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3.2推广地铁

地铁应该是市民的首选,为了增加地铁的市场竞争力,各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地铁,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地铁自有媒体和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地铁宣传,如利用地铁广告屏、地铁车厢广告、地铁车站海报、音频广告等方式,在地铁经常运行的途中或者地铁站内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可以增加通过“三进三讲”进社区或“乘客走进来”等营销活动,促进与市民乘客的互动,培育地铁“忠实粉丝”提高地铁的知名度和使用率。针对频繁乘坐地铁的人群,推出月票、季票、地铁公交联票等优惠政策,吸引市民多次乘坐地铁。同时,也可以优化票价机制,比如针对不同区间收费不同等等,让市民更愿意选择乘坐地铁。在地铁车站、列车内安装智能服务系统,为乘客提供便捷服务,如车站内的导航系统、安全出行指引、列车到站到达时间查询等,让乘客体验到更加便捷、快捷的出行服务,使更多人愿意选择地铁出行。

3.3降低地铁票价

在目前一些城市的高地铁票价已经成为市民乘坐地铁的一大阻力因素,因此应适当降低地铁票价,以增加市民对地铁出行的热情和支持度。降低票价可以通过优化票价制度、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等方案实现。制定合理的票价政策,根据城市各区的经济水平、市民收入等因素,采取差别化的票价政策,采用一票制或过路费等票价形式,通过市场调研和支付能力测试,科学合理地制定票价,并考虑推出普惠措施,如购买月票和季票有一定的折扣。增加票价倾斜力度,多为短程票倾斜,远程票票价适当降低,这样可以刺激绿色出行和短途出行,减缓城市拥堵和降低运营成本。逐步降低票价价格,最好不能过于频繁和突然实行。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通过预算和资金支持,减少地铁的投资成本和开发管理成本,限制地铁投资的不必要部分,从而逐步降低地铁票价。同时这对节假日或者当地庆典时可以对地铁进行免费开放。

3.4提高地铁服务质量

提高地铁车辆的运行频率,缩短乘客等待的时间。可以通过增加投入的车辆数量,优化地铁线路的运营规划等方式实现。完善地铁车站的设施和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如安装更多的自动售票机、购票软件,提供免费WiFi等等。加强地铁车站和列车的安全防护,加入监控系统或人工保安巡逻。这样有助于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并减少列车的故障停运时间。加强地铁乘客服务,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通过针对性培训和考核,提高地铁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提供便捷的地铁出行信息以及选择,如提供实时车站和列车运行情况,优化地铁线路和站点的导航规划等等。优化地铁建设规划,规划针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趋势,考虑地铁的扩容和升级换代等。这样可以增加地铁的容量,缓解地铁拥堵的情况,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地铁客流量的增长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出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客流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且探索了如何提升地铁客流量的有效方法。然而提升地铁客流并非是一项容易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结合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不断创新和完善地铁发展战略和客流管理策略。因此,城市地铁公司应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宣传营销,真正让更多市民了解、接受并喜爱地铁出行。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一定能够提高地铁客流量,建设更加先进、便捷、舒适、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网络。

参考文献:[1]周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高峰传播影响研究[J].综合运输,2020(6):67-70.

[2]段超渊.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34(8):79-84.

[3]史艳逸.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10):70-7 2.

[4]张平.大客流条件下地铁旅客运输组织[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9,15(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