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样跳绳”活动助力幼小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以“花样跳绳”活动助力幼小衔接

黄春美

漳平市城关小学        364400

摘要:小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但由于小学、幼儿身心发展差异,导致两个学段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强度也具有较大差异。而幼小衔接是连接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师的重要途径,通过“花样跳绳”的应用可以提高幼小衔接有效性,为幼儿奠定适应小学教育的基础。文章深入分析“花样跳绳”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活动;幼小衔接

引言:通过在幼小衔接中开展“花样跳绳”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小衔接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儿童在幼小衔接中获得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等,使儿童可以进一步发展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小学教育,发挥幼小衔接活动对儿童的作用。

一、开展花样跳绳活动,增强儿童运动趣味

儿童主动探索的动力源泉是兴趣,如果儿童对某一活动、项目缺乏兴趣,那么幼儿则难以在活动、项目中主动探索、参与,不利于儿童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在运用“花样跳绳”推动幼小衔接活动时,要注意“花样跳绳”活动开展的趣味性,使幼儿可以在内在动力的支撑下克服困难,综合发展。“花样跳绳”相比普通跳绳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但也伴随一定学习困难性,需要儿童具备较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能,而幼小衔接的儿童虽然具备上述能力,但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要在“花样跳绳”自身具备趣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趣味性,使儿童可以在快乐运动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能,使儿童可以在小学教育中适应体育教学的强度,为幼儿对小学体育教学、多元活动的参与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播放儿童较为喜欢的音乐,伴随音乐节奏开展“花样跳绳”活动,通过音乐强化“花样跳绳”趣味性,促使儿童主动参与。并且,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可以适当创新和优化,为儿童提供展示机会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将儿童分成两组,每一组的儿童要展示一种跳绳方式,另一组儿童要在复现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跳绳方式,在增加“花样跳绳”趣味性基础上锻炼儿童体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思维活跃性,综合锻炼儿童,提高儿童综合能力,使儿童明确团队的重要性和合作的重要性。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儿童运用体验

儿童之间具有不同差异,如体能、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和模仿能力等,所以,教师在生活、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儿童实际情况,基于儿童实际进行针对性引导。而“花样跳绳”是综合性的户外运动项目,需要多方面能力协调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教师要观察儿童实际情况,可以创设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儿童可以在“花样跳绳”活动中释放天性,便于教师观察和了解实际情况,继而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挖掘儿童潜能和创造型,为儿童适应小学教育奠定坚实基础[1]

例如,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要注意儿童活动空间设计,让儿童自由跳绳,儿童可以向前跳、双手交叉跳、合作跳等,让儿童自主尝试和感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跳绳情况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如部分儿童跳一会停一会是存在体能不足的现象、儿童始终保持一种花样是创造力和模仿力不足的体现,教师可以基于儿童出现的问题将儿童进行分组,规划不同场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花样跳绳”活动,在为儿童提供充足跳绳空间基础上给予针对指导,充分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性,弥补儿童能力、思维、体能等方面不足,为儿童适应小学教育奠定基础。

三、遵循动静结合原则,强化儿童适应能力

开展“花样跳绳”活动,可以有效满足儿童运动、锻炼、交往等方面需求,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促使儿童可以在幼小衔接中稳步提高自身能力,逐步适应小学教育。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跳绳任务数量,遵循动静结合原则,让儿童在“花样跳绳”活动中可以有充分休息和充分运动的时间,避免儿童过于劳累或过于轻松降低对“花样跳绳”的兴趣,使幼儿可以在兴趣的导向下主动参与小学体育、户外活动等,提高儿童适应能力[2]

例如,在“花样跳绳”中,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做操、跳舞,帮助儿童热身,使幼儿充分舒展身体,便于开展后续活动。在实际“花样跳绳”活动开展时,每名儿童持续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设计轮休制,即以小组或多人竞赛方式开展活动,使儿童可以拥有充分休息和充分运动时间,保持体能和状态。如教师在实际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可以设计“花样跳绳”竞赛活动,以跳绳花样的美观程度、流畅程度、创新程度为标准,而暂时没有轮转到的幼儿可以跳票、休息、欣赏,保持运动状态,循序渐进提升自身体能和跳绳能力等方面,推动幼小衔接。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时要科学地设计,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小学体育教育强度、幼儿园教学方法等,开展符合儿童需求的“花样跳绳”活动,使幼儿可以得到合理、健康的提升和锻炼,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为步入小学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爱霞.幼小衔接视角下助力统编三科教材实施的教育实践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44(06):19-23.

[2]朱玲.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专注力培养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194-19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3年漳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幼小衔接背景下,跳绳运动促进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践运动》(课题编号:ZPcg2023-3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