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融合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新闻媒介融合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的探讨

何汀萌

   宜春市文化馆

摘要:“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指出,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新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传播力就是增强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要目的,理清“传播什么”、“通过什么传播”和“谁来传播”的思路,掌握“如何传播”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传播效能,增强传播的文化底色,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在这个追求个性和特色文化精神的媒介融合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已呈现出它独有的传播趋势,在深入开展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把握其传播规律,增强其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文化馆在新时代的传播力量,让群众更高效、便捷地享受文化成果。

关键词:媒介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传播力影响

一、媒介融合时代,公共文化传播的特征和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公共文化发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具有全民参与共享和非营利性,本质上是一种非生产性文化生产形态,它的共享性、差异性和建构性等特征,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传播力的新型文化传播形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公共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开放的空间,让文化传播媒介的交互性大大提升,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媒介的联系性不断提高,使得公共文化的传播更加动态,社会参与度不断增强。例如人们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上向公众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并根据传播内容实时互动,优质传统文化在这些平台上不断分享转发,借势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各种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得到了融合创新发展。在此环境下,涌现出一大批基于传统文化的新作品,为现代公共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媒介融合发展在促进公共文化传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握媒介融合发展优势,建立起一种更加合理的文化传播模式。

但与此同时,公共文化传播也面临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困境。首先,物理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公共空间和信息网络文化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传播的外部存在方式。新媒体技术为公共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它也给公共文化传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新媒体技术扩大了跨文化传播,以公共服务主导传播力量的物理公共空间和社会文化公共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传播环境的变化,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结束,互联网技术不仅汇聚了大量文化信息,也将信息分割开来,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呈现。持续爆炸性增长的文化信息也说明公共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但随着碎片文化的普及、碎片化信息的呈现和受众分类趋势进一步削弱了传统公共文化及其以大众作为传播主体的文化基础,公众的长久注意力也因此消失,对公共文化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也随之削弱,公众对公共文化内涵的领悟也就大打折扣。再次,人们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新媒体强调了个性化表达与多样化需求,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同时大量信息平台通过算法偏好迎合大众口味,大众所关注的信息具有局限性,技术更迭越是迅速越会拉大“信息鸿沟”,文化传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越会严重,公共文化服务效力发挥因此受到影响,文化普及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三个维度

(一)内容层面:拓展文化传播的深度

以内容建设为基础。公共文化传播在进行文化传播过程中应明确目标受众、以内容为王,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将优秀文化知识和文化理念更好地传播出去。同时提高大众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等线上平台的频率,增强大众参与的活跃度,实现各类空间平台的无缝对接和内容共享;媒体融合背景下,制作成适合不同媒介传播特点的内容,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进行多方位宣传和推送,力求达到最优化的文化传播效果。

(二)平台层面:延伸传播的广度

以技术融合发展为助力。传播平台的整合是文化传播的一个最直观的维度,媒介融合背景下,以线上传播平台为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从传统纸媒到PC网络平台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多面开花,再到借助“新型媒体平台,实现多个平台上的多落点、多形态传播,聚合传播资源,构建了立体传播新格局。

(三)制度层面:完善传播融合规制体系

以体系建设作支撑。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传播的过程、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急需改变传统的传播思维,突破单一的规制模式,构建融合规制框架;加强对文化信息内容传播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文化传播模式;保障传播融合力量安全可控、高效运行,坚持文明传播、创新传播、多元传播。

三、提升文化传播力的核心路径

(一)践行文化传播理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它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我们要谨慎地保护好这生命之源,深入挖掘和阐释其表象特征,提炼、展现其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社会意义的文化精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文化精神内核思想发扬传承。作为给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文化供给的坚实力量,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益文化活动,展现和阐释文化遗产中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宣传好人文化,深挖各类题材中的文化价值,进行主题文艺作品创作,不断加强具有中华民族思想性、智慧性、艺术性和区域特色性等文艺作品及文化产品的推广,推动文化典籍、民俗、口述史、民间传说等整理出版和视听化展现,在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深奥内涵中,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

(二)拓宽传播渠道,强化主体建设

一是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建设打造的宣传平台矩阵。二是结合主流新闻媒体平台、学校、群团协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要鼓励和支持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展览展示、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要加强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群众文艺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还要充分激发民间创作活力,扶持、培育一批内容翔实、形式多样、制作精良的民间自媒体平台,共建具有较强公共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多渠道传播途径,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建强适应新时代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加强传播能力培训体系建设,构筑起文化宣传的人才高地,提升中华文明传播的竞争力。

优化传播策略,精准传播方式。一是要深入推进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信息化是目前实现公共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传播模式,充分结合多种新兴技术,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为民众提供信息反馈渠道,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群众的双向互动中达到双赢。二是要把握数字时代新的媒介传播思维,尊重传播规律,注重受传互动,提高传播艺术,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实体物理空间为主要传播基地的传统传播模式,融合虚拟空间,建立新型的网络传播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媒体空间和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三是要更加精准的方式传播文化信息,贴近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在媒介融合的传播时代,传播方式由大众化向分众化传播转换,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新时期的公共文化传播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播策略,根据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明确受众需求及定位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化传播。现在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已经进入新纪元,从普惠式公共文化服务到点对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例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针对军营、企业、校园和农民工、青少年、外地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社会机构养老人员及部分特殊群体的文化关照,通过联合文艺团队和协会文化志愿者开展的文化展览、文艺晚会、文化讲座、流动阅读、非遗传承等“送文化进基层”公益活动。以文化视角切入,结合社会问题进行文化实践,构筑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结语:在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从大众文化到分众文化打破了公共文化传播的固有思维,我们应立足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变革传播理念,依托新的数字化技术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实现优秀文化内涵的延展,给予大众更多的文化选择空间,以提供有益于民众精神文化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准则,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不断加强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春华,温卢.重构关系: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力提升的核心路径[J].新闻战线,2018(7):41-46.

[2]阮东彪,颜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J].解放军报.2023-02-06.

[3]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9-23.

[4]刘秀萍,郑万腾,程承燕.江西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3-4.

作者简介:何汀萌(1991.6.6-),女,民族:汉,籍贯:江西,所学专业: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