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探析

常起立

天津房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70

摘要:最近这些年,国内建筑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张,高层化、大型化建筑项目层出不穷,建筑行业正式步入到现代化发展阶段。当前,许多建筑企业忽略对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味追求加快工程进度进而降低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一些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缩短施工工期、对施工材料设备不进行严格把控,出现不少“豆腐渣”工程,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如今建筑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管理观念还得不到提升,许多建筑企业仍使用着过时的管理模式,已经严重跟不上现代建筑行业的管理。因此,要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针对性有效建议进一步保障工程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普遍具有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等特征,且在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多项内容。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阻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对建筑企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较为系统与专业,对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要求较高,而当前诸多施工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士,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素养以及管理水平等偏低,日常管理缺乏专业性的同时,因管理主要依靠于人员自身经验,所以施工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很难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的高要求。同时,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学历偏低,专业化的管理水平明显不足,进而在日常的施工管理中缺少系统性管理,不利于施工管理的优化。除此之外,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其受教育水平偏低,进而人员的素质以及修养等普遍不高,日常施工不仅缺少管理意识,还缺少参与、配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施工管理及管理优化难度,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1.2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应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然而,目前我国常用的工程管理模式普遍较为保守,仍以人工记录、口头传递、手工绘图等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足。同时,大部分建筑企业或相关单位采用的工程管理手段较单一,不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无法适应不同施工阶段和管理任务的差异化需求。此外,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无法推动工程管理实现创新发展。由于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长期得不到更新、完善,工程管理成效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建筑工程管理应对方法

2.1加强材料控制工作

在建筑项目当中,建筑材料是非常基础的部分,需要被企业所关注。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材料很多,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在进行材料采购时,需要对材料数量以及型号进行检查,并且充分地考虑到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之后的施工工作更加顺利。在储存材料时,需要区分不同的材料型号,可是目前仍然有一些企业没有按照具体的需要对所购入的材料进行检查,也没有按照型号的不同对材料进行区别存放,材料特性也没有标注清楚,因此导致施工时使用材料面对一定的困难。施工单位没有按照不同材料的使用要求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使用材料之后也没有记录材料的使用量,导致材料浪费的问题,使项目彻底结束以后对于成本的核算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材料的控制工作需要有所重视,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材料的管理,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购买或是使用,都需要按照规定的进行,在采购材料的时候要充分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对采购的数量进行仔细核对,不仅如此,还需要检验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只有合规使用材料才能够让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要严格地进行材料验收的工作,特别是进入现场的材料,需要检查其质量,并且严控储存环境。对材料堆放区也要严格地规划,并且检查进料,确定在完成产品认证以及出厂检验记录之后才能使用产品。材料的类型,数量以及规格都需要符合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材料质量,使用检验以及抽样相互结合的方法,从而取得质量标准。对,工地当中的机械设备要统一地调度。对其使用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特别是发生机器故障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当然,操作人员也需要根据规定的要求完成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从而避免安全事故。

2.2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利于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要对各层级管理人员职责进行分工明确,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施工工程每个环节过程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要重视对质量技术的交底严格进行技术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各施工人员应认真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内容有效落实。另外施工企业还要注重培训,有效对专业技术人员技能的提高和素质进行培训提升,对专业技术技能和素质能力进行定期定量培训。树立正确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安全生产,对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措施有效解决,为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积极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充分发挥绩效激励作用,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措施。树立施工管理人员造价控制意识,合理科学对材料、设备购置等价格进行计算,有效降低成本。

2.3强化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并在施工现场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小组,增加日常安全巡视频率,有助于施工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与处理。除此之外,针对于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机制,并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要佩戴安全帽,且施工危险地带,施工单位需要粘贴安全警示牌进行提醒,还需要使用安全防护栏进行围挡,避免人员进入。与此同时,为确保人员安全、快速撤离,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宽度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2.4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面对不断发展的科技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建筑企业和相关单位必须实时关注行业前沿动态,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理念,进而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其次,加强工程管理团队建设。一个优秀的工程管理团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备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为此,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组建具有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工程管理团队。最后,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管理流程持续优化,只有优化工程管理环节,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因此,优化管理流程、完善工程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和相关单位推动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必要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性的工作,而且工作内容较为分散,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抓住机遇,以建筑质量作为基础出发点,分析具体情况。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事实上,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探索并且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组建更加先进的管理团队,提升管理水平,让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家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砖瓦世界,2021(3):128.

[2]张朋辉.简析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居舍,2021(26):155-156.

[3]于京尧,张卓,林敏.试分析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商品与质量,202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