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4

高校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庄静

 徐州工程学院

摘要:高校统战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应积极的发挥出统战工作的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统战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等功能,积极的汇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及各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人士的力量,统筹高校发展目标,以统战工作为核心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本文对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以及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统战工作在高校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更好的发挥统战工作的作用,促进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和谐校园;意义;路径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和谐校园,能够有效的协调高校内部各党派、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减少或缓解各种矛盾冲突,保持高校的稳定团结,更好的凝聚高校的力量,保持高校目标的统一一致,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民主党派人员聚集的阵地,虽然民主党派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却具备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是统战的重要成员。高校必须提高对统战工作的重要认知,将各民主党派成员聚集在党的周围,调动民主党派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统战成员的智慧与力量,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高校如何做好统战工作,充分的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以此来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政策中,统一战线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的。作为党一贯坚持的基本原理,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期间、或是建设发展期间、亦或者是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都是党的重点核心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统一战线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必要手段,推动着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也为我国统战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长久的坚持统一战线,构建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我国统战工作发展的趋势。在统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深入联系,实现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明确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扩充统战队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实现统一战线,做好统战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心,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便是实现国家和党的战略发展目标,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汇聚了各方面的人才,他们思想活跃,拥有着较高的学历,个性强烈而鲜明,既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有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师生、宗教信仰者、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师生等。这部分人士知识层面广、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部分人有着海外生活学习的经历,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相对较久,其政治观念、文化理念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式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与国内主流价值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会为高校的校园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也导致高校统战工作相对复杂化。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处在一线的教师,其价值观、人生观等均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校统战工作面对的形势相对严峻,需要高校高度重视,在新时期,高校要立足于大统战格局,充分的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汇聚各个部门的力量,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从而更好的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为高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内在动力[1]

二、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和谐永远是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愈发频繁,对于和谐的认知与渴望逐渐增加,对于蕴含着强烈的和谐理念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逐步提高。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阵地,其肩负着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等多重功能与使命,在高校的发展中和谐校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以及身心和谐等思想,以和谐为核心的思想价值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我国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任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其自身的道德素质对于社会与团队的和谐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的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每一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努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高校要充分的发挥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发挥优秀知识分子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和谐的学术环境,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校园要凸显有序、多元与包容,体现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公平公正、安定团结,构建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人与人、人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和谐相处的外在显现。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高校的统战工作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用与使命,能够使高校的全体人员劲往一处使,实现广泛团结,建立统一的目标,可以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力量源泉与政治基础。统战工作能够更好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使高校始终保持着稳定发展。同时,统战工作还能够更好的收集相关的反馈信息,是党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2]

三、高校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统战工作因为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更好的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协调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等,在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一,可以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汇聚了大部分的党外知识分子。随着我国对教育领域的重视,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逐渐完善,许多优秀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外知识分子加入其中,既有各民主党派的领导者,又有各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影响力逐渐提高。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完善,出国与归国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逐渐增多。统战工作作为重要的联系途径,能够更好的整合各民主党派的力量,紧紧的将各民主党派聚集在一起,有效的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与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的力量,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3]

第二,统战工作能够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与前提。高校的管理层应树立正确的依法治校的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内容合理合法合规。同时,高校的管理者应在管理过程中坚持民族决策,按照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程序,鼓励高校的全体师生畅所欲言,为高校的发展献言献策,保证高校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民主性。高校统战工作能够以多党合作、民族监督、参政议政等形式,促进高校法治化水平的提供,保证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科学治校与民主治校,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第三,高校统战工作是创造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才聚集地,无党派人士相对集中,因此,妥善的协调与处理高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统战工作的作用进一步的发挥,责任也进一步的加大。无论是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还是教师聘任制以及科研成果的申报等,都对高校的高质量、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和谐的因素,加大员工之间的矛盾。基于此,高校统战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发挥自身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及时有效的协调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从而使高校能够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的专注度,实现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

第四,高校统战工作能够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保障。高校统战工作能够以多元化的途径,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组织保障,保证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持续发挥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如通过安排人事、合作共事以及举荐人才等,保证各民主党派构建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养及培训内容,提高个民族党派的人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优秀的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迈向参政议政的舞台。另外,通过安排党外人士参与到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与党内外各界人士的沟通交流,提高高校的管理与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向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输送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能够不断的提高高校的影响力,保证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高校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打造科学民主、依法治校、诚信友爱、安团有序的环境,实现校园文明的和谐发展。在新时期,高校的校园文明建设面对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的统战工作也呈现复杂化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发挥统战工作的作用,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高校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有效的降低或消除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如此才能充分的发挥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一)高校应重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构建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的领导者应重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这是开展高质量统战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高校领导者与管理层工作业绩的重视指标。只有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才能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与作用,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障。因此,高校的各级领导要立足于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科学的态度与方式统筹统战工作,将统战工作作为高校总体发展计划,纳入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而认真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避免统战工作流于形式。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统战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具备坚定立场、作风民主、知识丰富、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统战干部队伍,以此来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实效。高校要积极的组织统战干部参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教育培训等,不断的提高统战干部的自身能力与素质,为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奠定新的局面,更好的为高校统战工作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的加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发挥党外人士的优势与力量,建立完善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长效机制,提高高校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发挥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高校发展战略决策制定的促进作用,自觉的接受各党派的民主监督,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

(二)强化对党外代表人物的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

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主要集中地,大部分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科研能力,不但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保证校园稳定团结,同时也是高校知识创新、科研兴校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重要基础。高校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物的队伍建设,培养出一直政治素质过硬、立场坚定的党外干部队伍,为高校实现统战工作,加强与各党派的合作提供保障。一方面,高校的党委统战部们要与高校的基础党组织进行密切的协调配合,改善与加强与党外人士合作的关系,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热心统战事业的党外代表队伍,为高校的多党合作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以此来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加强与党外人士的合作,最大限度的为党外人士解决后顾之忧,在统战工作中体现党的关怀与照顾。另外,高校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构建完善的民主党派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将优秀的各党派人才聚集在党的周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助力,在提高各党派人才队伍的素质的同时,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人际校园环境。

(三)发挥统战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保证校园安全

当前的全球环境复杂多变,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在我国相对盛行,对我国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高校统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统战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保证校园的安全,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在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高校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向,这就要求高校的统战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而更好的迎接新媒体时代的考验。因此,高校的统战部门要加强与高校行政部门的合作,充分的发挥高校二级学院的党组织的力量,以高校的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种新媒体平台等途径,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内容及方针的宣传,由素质过硬、统战能力强的教师专门负责,充分的发挥统战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净化高校的校园环境与网络环境,保证教师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高校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以学习、应用与宣传三个层面进行,及时的发布最新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等重要内容,及时的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学习并总结反馈,及时的发布与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提高搞笑统战工作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关注力与吸引力,确保高校上下一心,建立统一的目标。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思想引导,实现近距离的沟通互动,使主流信息占领高校的网络舆论阵地,从而提高高校统战工作的凝聚力与向心力[5]

(四)创新高校统战活动开展的载体

高校要积极的创新统战活动的载体,更好的开展港澳台与海外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外部环境。统一战线中包括工商联、侨联、海联以及海外联谊会等诸多组织,这些组织中吸纳了相对特定的成员,不少成员因为特殊的身份背景,在港澳台以及海外拥有者相对较多的亲友,自身具备着人才优势、海外有事与网络优势。因此,高校在进行统战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充分的发挥各个组织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扩大统战工作的范围,加强统战工作的成效,对不同资历、职业、性格以及年龄的党外人士,要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真诚待人、坦诚相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遵循党的各项原则,紧守自身的道德底线,将港澳台及海外党外人士引入统战工作中,实现引资聚才的实际效果,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加强宣传引导的力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高校要加强统战工作的宣传引导力度。加强统战工作的宣传,能够更好的展示统战工作的成果,认真的收集统战工作的反馈,更好的改进与完善统战工作开展的思路及方式。因此,高校要重视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相关的责任。通过多样性的统战宣传工作专题会议、统战工作的微信及QQ群等,定期的发布有关于统战工作的宣传主题,阶段性的推动统战宣传工作的开展。在开展统战宣传的过程中,高校要建立明确的执行制度以及完善的激励机制。以科学、合理、明确的任务分工与配套的奖励制度,对统战宣传工作的进度及成效进行定期通报总结,组织交流谈论会议,并将统战宣传工作纳入到高校的年度考核内容,提高统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加强大学生统战工作的精准施策

高校的统战工作对象,不但包括教师,还包括大学生。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对多元化,将统战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培养统战专业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发挥统战工作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高校要将统战思想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以党支部为基础,以团支部为延伸,积极的组织相关的以统战为主题的日常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统战理念,掌握统战知识,扩大搞笑的统战对象的范围,保证统战对象培养的长远性、战略性以及广泛性。对于港澳台以及海外学生来说,高校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保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为途径,宣传留学报国的传统,提高其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感。

总结:

高校的和谐校园的构建,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的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重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构建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强化对党外代表人物的队伍建设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提供保障。另外,发挥统战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保证校园安全,并积极的创新高校统战活动开展的载体,加强统战宣传引导的力度,对大学生进行精准的统战工作策略,推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陆宏,王奇.新时代加强高校统战工作路径研究[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3(01):26-29.

[2]李琳琳.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路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13-115.

[3]龙金智.新时代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及对策[J].新西部,2022(10):77-79.

[4]冯金钟,谢晓霞.新时代推进高校大统战工作的逻辑理路与实践选择[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1):48-55.

[5]王梦亭,聂丽君.高校统战融入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