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姚孝文

61032119870220427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许多建筑渗漏水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加强防水、防渗格外重要。建筑物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防水、防渗施工工艺是衡量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标准,严格执行防水防渗施工工艺,能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在建筑项目前期难以察觉到漏水问题,而在使用中会暴露出来,主要集中在卫生间、厨房、门窗等部位。轻则出现墙面起皮、脱落等问题,重则因渗水导致顶棚发生变形,严重的话会影响墙壁内部的电力供应,导致电路短路,危及整个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漏水问题,提高整体品质,是非常有必要考虑的问题。

一、做好建筑物防水防渗处理的重要意义

防水防漏施工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极大影响。因此,防水防渗是建筑物建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防水防渗问题,将会影响建筑物的防水防渗能力,并且还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建筑施工,使施工延误甚至返工,从而诱发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防水防渗处理是建筑物建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科学处理。为此,国家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别以及设防重要性,提出了工程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协调好防水防漏与建造施工。同时,还要注意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物漏水问题。

二、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漏水部位

2.1地下室渗漏

混凝土受温差、材料工艺质量等因素影响,极易造成地下室混凝土板墙的开裂、渗漏;也存在因地下室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而产生密集的孔隙,久而久之产生渗漏的情况。还有一些原因也会引起地下室渗漏,例如,建筑物外围雨水、生活用水不能及时排走,外墙长时间泡水产生渗水现象;内外墙抹灰施工时,未做墙根等细部处理,防水砂浆不能与抹灰层密实,致使内墙与地面、顶面的连接位置产生缝隙,导致渗水。

2.2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涉及很多方面,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建筑的外部防护结构能够起到隔音、防风雨、防火隔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外墙渗漏可分为三类:窗边渗漏、砌体结构渗漏、穿墙管道渗漏。如果外墙漏水,那么它的所有性能都会大打折扣,而且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施工管理人员要从各个层面对工程进行控制,并将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控制。不同的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有关部门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做好外墙渗漏的预防。

2.3屋顶渗漏

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主要用于抵御风雨、隔绝阳光等。因此,建筑物屋顶的质量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影响很大。然而,一些建筑内部屋顶经常出现漏水的问题。屋顶漏水一般是因为屋顶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屋顶所用的加固材料较弱,无疑会导致防水屋顶滚轴变形,造成建筑物漏水和渗漏。同时,屋顶也会因施工过程中浇筑不均匀而发生渗水、漏水。

2.4厨房卫浴渗漏

厨房卫生间是建筑中管道密度最大、水量最大的地方,也是漏水的高发地区。管道密封不良是造成这些地区漏水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排水过程中,水里有很多杂质,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管道堵塞,造成漏水。另外,由于施工工艺的不规范,在某些重要部位的封堵不到位,也会造成水管渗漏、结构层板裂缝等问题。

三、建筑工程产生渗漏的原因

3.1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达标

建筑工程在开展施工阶段,部分企业对进场防水材料验收不严格,未做进场复检实验,造成防水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这无疑会为防水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埋下隐患。当前,我国市场上的新型材料出现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对于防渗漏材料来说,市场上有高分子卷材、高密封性物料、特殊堵漏物料等。部分设计单位被过多种类的新型施工材料蒙蔽双眼,盲目的使用和追求新型材料物料,丝毫不顾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气候条件,导致新型材料与当前的施工现状不匹配,使优质的防水材料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不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防渗质量,使新型防渗材料的使用起到了负面的作用,难以达到防渗漏作用。

3.2建筑施工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建筑工程中防渗漏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紧密相关,设计方案的科学与合理,也是保证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如果出现施工设计上的错误或不合理,则会导致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让建筑的整体建筑工程难以达到设计标准或水平。如果在进行设计时,未考虑降水多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建筑的实际使用出现较多的渗漏情况。建筑的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影响了建筑的排水质量和效果,建筑难以及时排除雨水,则容易出现积水渗漏等不良情况。

3.3部分建筑施工质量欠佳

建筑施工开展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最终的质量与安全性,所以施工过程中重视工序与细节。建筑工程可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几阶段,在施工开展过程中,需要不同工种、人员进行缜密的配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开展工作。如果不同工种人员出现配合上的问题,将导致产生施工失误或施工技术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使建筑渗漏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大。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4.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屋面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顶部,因此,对于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比较关键,一旦屋面漏水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选择屋面原材料时,要选择质量最好的防水原材料,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高度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来选择施工原材料。在进行防水材料的涂抹时,要确保防水材料涂抹均匀,对一些比较容易漏水与渗水的角落进行加固处理。要保证防水层面与建筑屋面之间的缝合,不能出现裂缝等空隙。

4.2外墙防水防渗透技术

建筑外墙渗漏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外部墙面的涂装工艺进行细致的处理,工艺不严谨。因此在施工时要对外墙底层进行仔细的清洗,可根据需要进行擦洗和加固,保证底板与灰泥的结合强度。施工管理人员要对灰泥的品质和标识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将超细粉和减水剂加入下一层的水泥砂浆中。在外墙找平粉刷前,将洞口及接缝封闭,再进行粉刷,砖墙砌筑时,应采用高分子水泥砂浆,保证裂缝紧密,不产生气泡或裂缝。同时,施工班组还应加强对建筑细节的质量管理。内窗框架高于外窗2cm,而且檐口、鹰嘴角、外窗的倾斜要在20%以上。为保证外墙的防水防渗工作,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墙防水时,要对墙体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免出现碎片、水泥、粉尘等。用透明的丙烯防水漆制造裂纹,涂在外面的涂料,形成一个密封的防水层,并对外墙的防水性能进行检测,要注意观察大楼内的墙体和窗户,以保证不会漏水,如有渗漏应立即修补,直至墙面渗漏彻底消失。

4.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地下室的防水防渗处理是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的核心,地下室发生渗水与漏水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根基,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坚固程度,所以,在进行地下室防水处理时,要选择最正确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地下室的防水原材料与屋面和外墙的防水原材料不同,在选择防水原材料时,要对特殊位置进行加厚防水处理。要控制混凝土的振捣力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层厚为500~700mm,更好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提高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后,还要注意养护混凝土,养护周期要保持在7~15d,在这一时间段内观察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混凝土坚固程度、是否存在裂缝等。应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既能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也能很好提高地下室的整体质量。

4.4门窗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建筑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能。门窗施工中使用的防水防渗技术要达到国家防水标准,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施工技术的理论培训,以有效保证门窗整体美观,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管理人员需要参考预期的安装图纸的相关要求,选择最佳的防水处理材料,并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门窗建造过程中,需要对门窗的接缝进行处理,以有效减少缝隙。如果发生此类问题,可以在其中填充水泥浆,以确保阳台的实际高度符合雨季期间的施工要求。

4.5厨房卫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防水、防渗施工前,必须仔细检查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如开关、瓷砖、管道等,以保证厨房卫浴的功能与质量。在防水、防渗施工中,必须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性处理,提高厨房卫浴的结构密实度,减少建筑中的孔洞,从而防止漏水。在关键部位涂上防渗涂层,以确保防水、防渗的效果,从而减少漏水问题。在使用防水层漆时,首先,要在卫生间的地板和墙壁之间涂抹,要保证涂刷均匀,厚度要适中,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过薄而导致失效,然后开裂引起渗漏问题。其次,防水材料要涂3遍,尤其是第3遍,要保证防水层的厚度在1.2~1.5mm。在完成工程之后,还要进行一次蓄水试验,检查是否有漏水的问题,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尽快修复,直到厨房卫浴的防水和防渗技术符合设计和验收标准。

五、解决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问题的具体对策

5.1加强对防水防渗设计的重视

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是保证后期施工质量的前提。在实际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对方案中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研究和探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合理,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明确分工和施工工序的同时,要保证每个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均符合施工要求,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5.2选择质量更好的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采购人员对市场上的防水材料要有充分的了解,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还要加强运输管理,以免由于运输不当而影响施工质量。如防水材料的类型和使用范围,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材料的选取和使用都要以质量控制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致力于各个性能的达成度,为整个建设质量提供基础支撑。

5.3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质量管理,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防水质量。其次管理人员要重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非常重要。最后施工完成后,管理人员要做好验收工作,尤其是对防水试验结果的检查和分析,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交付使用。

结语

总之,建筑物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工作。同时,应根据施工场所选用行之有效的防水防渗材料。施工单位要改进防水工艺,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结构防水,从而有效地减少渗漏,提高整体建筑结构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善华,饶大全,王慧聪.基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9):26-28.

[2]林超,张松,王刚,程举鹏,李晋.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360-361.

[3]颜丽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