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周琳

厦门市环境监测站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从而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水平。目前在进行环境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污染物浓度较低或者是超标现象严重等,这样不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分析当前环境检测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的有效预防;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环境检测数据的精准程度得到切实保障,进而推动整个环境检测行业朝着规范化方向稳步发展,促进我国环境检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物质需求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当前社会关注重点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并将现代化理念应用到实际生产活动当中去,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进程。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污染现象,不仅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稳定。

1环境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对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就必须要对其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都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来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所以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外,由于一些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环保设施设备,这也会使得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很难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不仅会直接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本,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一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这些行为不但会导致资源浪费,更会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

1.2环境检测体制还在构建中

环境检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环境检测体制管理标准规范市场。但是我国当前的环境检测体制还处于构建过程中,因此部分技术在应用和使用标准方面还没有对应的指标,导致部分技术无法开展或者开展的形式不符合社会对其的要求。作为科研技术和应用技术,环境检测技术需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才能规范技术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不同环境所使用的环境检测技术不同,因此其具有环境适应性特点。但就目前来看,处于构建过程中的环境检测体制,还不能有效推动环境检测技术的全面发展。

2环境检测技术的提升对策

2.1完善环境检测相关标准体系

在实际开展环境检测工作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要加强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与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到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活动当中去;要不断完善检测设备仪器等基础设施,并且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而西北地区则属于干旱荒漠化草原区。因此,针对该区域内的土壤污染状况可以采用全自动土壤采样器进行检测。同时也可以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此外,还应注意在检测过程中不能使用强酸或强碱性物质,否则将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所以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源排查方案和应急预案;其次,应该建立健全污染物监测系统,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污染物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办法;最后,还需要将监测数据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公众查询。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2.2推进环境检测制度的构建进度

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因此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统一、可靠、全面的环境检测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检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在实现需求的影响下实现持续的改善。此时改善的标准将结合环境检测机构内容来确定,因此需要持续推进环境检测制度的构建进度。在环境检测技术长期应用过程中,要科学地完善环境检测技术应用管理制度,细化不同技术的市场规范,让其得到有效管理;规范管理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流程,提出明确的管理规范内容,并对市场中的环境检测技术进行登记管理,以规范环境检测技术的市场应用行为。可以通过使用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将大量的环境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环境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多参数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多个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融合,提高环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频率、建立数据验证和校准机制,确保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要完善环境检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管,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增强公众监督的能力和意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并与相应的政策法规相配合,使不同的环境检测机构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2.3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是解决环境检测技术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也应运而生。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释环境检测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为环境监测工作服务。在数据处理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数据聚类和分类等。数据预处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去噪、平滑、补全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数据清洗是指去除数据中的无效信息和异常值,避免这些信息对后续分析和处理的影响。数据归一化则是将不同属性的数据转换为相同的比例尺度,避免属性值之间的差异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数据聚类和分类是指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数据分析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统计分析是指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机器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对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可以预测和分类数据。人工智能则是指采用各种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

结语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并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染物处理效率以及效果,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郭亚玲.水环境检测以及治理的办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0):41-44.

[2]张绿雅.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20):131-133.

[3]孙景颐.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清洗世界,2022,38(09):78-80.

[4]李继武.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09):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