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的河道整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探讨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的河道整治措施

康舒坤 

山东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河流治理是水治理工程中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有效性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水平衡。众所周知,在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河流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水资源保护标准,促进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完成。从河流治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河流本身的状态既是一个静态过程,又具有动态属性,因此河流治理应该更好地满足河流在动态属性下实施的一些规则。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水利规划中对河道整治不重视,反应疏忽,很容易影响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整治,不能真正发挥河道整治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排水和引水;河培训;措施;分析;研究

1水资源规划中河流治理的相关概念

河道整治主要是指在河床上进行的一系列加固工作。在自然形成的河流中,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大量的泥沙和碎屑在河内堆积,容易造成河内水资源的污染,影响周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对人们日常饮用水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水利规划工程中,有必要根据当地河流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和养护。例如,应及时保护河岸。如果有洪水或堵塞,也应使用排水或疏浚。此外,根据周边河流的自然规律和变化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可以有效降低水害发生的概率,避免水害影响两岸及上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

2排导渠道在水利工程中的主要作用

2.1生态调节效应

在排水渠和引水渠的周围,一般都有大量的植物生长。这些绿化内容物有效吸收粉尘污染、汽车尾气等,净化周围空气,并起到一定的噪声防治作用。河床渗透性好,能与地下水交换,减少河床的水文变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提高生态内容物的自我调节能力。

2.2供水灌溉效果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河流具有蓄滞洪区的特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日常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基本水源,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2.3景观娱乐功能

城镇和河流也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功能。美丽的滨水景观可以使城市生活更有活力。在闲暇时间,市民可以利用这条河进行各种活动,如划桨和漂流。在河岸景观的建设中,还可以利用各种休闲活动来陶冶个性。

2.4排水减洪效果

泄洪引水通道两侧多为大型湿地环境环绕,可有效减缓洪水流速,降低下游洪峰强度,起到特殊的泄洪引水作用。

3排涝引水河道的治理原则

首先,根据河流的特点,突出河流的作用,河流的水力特征,区域内的水流特征,以及周边地区的生物特征。以环境生态流量作为排分流渠道处理的基础数据标准,使实际处理工作符合相关内容,避免后期不可预见的问题和危害。

其次,要遵循河流适应规律,在河流治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理方案;河网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内容相协调。如景观节点、功能分区、河湖景观、建筑小品、河岸风格等应与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相结合,突出城市适应性原则。同时,根据河道泄洪引水的具体情况,划分亲水景观区、商业休闲区、生态休闲区等不同功能区,使河道整体内涵灵活多变,丰富了城市内涵的活力。

第三,生态安全与防洪安全同等重要。泄洪调洪不仅保证了河流的排水和防洪安全,而且对河流周围现有的生物栖息地和群落提出了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要保证原生态结构的自然净化功能,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河流管理与污水处理同等重要,是彰显河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每条河流只能输送有限的污水。因此,破坏现有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河流治理目标的主要障碍。为了保证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把污水处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4排污引水整治办法

4.1根据河流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每条河流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意味着河道的设计方案也不同。例如,如果一条河流穿过一个城市,我们在设计排水引水工程规划时需要将其划分为河流经济贸易区、河流休闲区和河流排灌区。这些部分代表了城市的不同地理位置。例如,经济贸易区可能需要相应河段的运输功能,此时河岸的宽度和水位需要科学的检测和设计。例如,在河流休闲区,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建设相应的娱乐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放松和享受。此外,各段河流的流速和水下深度不同,需要相关水利工程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科学测量,最大限度地整治河岸。

4.2合理规划河道保护工作

规划修复工程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自然条件和水面,即根据当地的交通条件保护和创造生物栖息地,以及护河大坝的结构和类型,选择施工技术和材料连接。其次,必须考虑自然平衡:开发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河道。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河流的自然规律,保留河流的自然特征,尽量少使用石柱或混凝土柱。最后,要考虑河流的分布、减少和流向;引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流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游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河流的断面和流向工程会改变水流的方向。虽然会改变河流的流速和水功能,但会加剧河面被河流吸入的现象;因此,在选择合流、截弯和河道整治方案时,需要对几种系统进行比较,充分考虑排放和经济损失。

4.3加强河流废弃物排放管理

首先,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更加重视河道安全保护与整治。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优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避免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其次,地方政府机构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垃圾排放策略,对人们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然后进行分类处理。这不仅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废物的回收价值和利用率。

同时,政府机构也应高度重视对地方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管。过去,政府还定期管理周边企业的污水排放。但有些企业对政府检查比较熟悉,所以在国家检查的初期,严格执行相应的排污制度。一旦检查完成,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污水排放处理不科学。对于这种现象,政府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排污违规,应加大处罚力度,终止正常运行。污水排放工艺要改进,行业企业要引进一些前沿的排放机械设备。污水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企业对废水排放的重视程度要加大。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绿色环保的宣传和指导。他们可以在当地的城市广告牌上设置与河流养护相关的小视频或广告标语,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避免一些人浪费水资源或将生活垃圾扔进河流,污染河流水体。

4.4政府会增加对污水分流渠翻新工程的支援

在中国,仍然有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和相应的城市河流没有得到科学的管理,这与我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不足密切相关。为了建设生态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严格监管相应的项目,实现“适度建设,优化治理”。政府应在加大水利工程排水、引水治理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更多专业、有思想的人参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在每个阶段,相应的利用河流设计和安装新的措施,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美化城市河流和发展旅游业。

5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后续建设和管理中,河流管理是一项关键内容。需要改进河流管理模式,创建环境修复管理体系,完善河流管理组织,改进污泥处理和处理,应用水质微生物菌种处理工艺,重视河岸安全保护和河流污染控制,从而提高河流管理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然.浅谈生态河道整治技术[C]//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论文集.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论文集,2018:351-361.

[2]李季.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8(06):98-99+123.

[3]李杰.关于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探讨[J].科技风,2018(32):192.

[4]魏中华.水利工程中排涝引水河道的整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