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文了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1

糖尿病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文了解

莫崇念

成都市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830

一旦患上糖尿病目前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是治疗,后期很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足等。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控制不仅仅需要西医的治疗,还需要中医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1、西医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健康管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案,具体如下:

(1)饮食控制:饮食和血糖密切相关,食物当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糖分等物质都会影响到血糖变化。而通过饮食方面的控制,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的症状。另外,控制饮食还可使食物营养成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减轻胰岛素的分泌压力,对于糖尿病来说也具有相应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控制并不是只少吃,或者只食用单一性食物。而是需要控制总摄入量,避免摄入高糖、高油、高脂类食物,并且要遵循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等问题。

(2)适当运动: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适当运动,可促进机体胰岛素以及胰岛素受体的利用,同时也可吸纳多余的糖分,从而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当自身能量有所消耗,对于控制血糖水平也有一定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方面的选择一定要以有氧运动为主,不可进行过量运动,或者是超负荷运动。否则对于身体健康,还有血糖的恢复也是不利的。

(3)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是因为通过药物可达到控制血糖,以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然而,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常使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药、双胍类药、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SGLT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机体,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胰岛素可以补充胰腺分泌不足的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可以通过注射或泵入胰岛素进行使用。

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胰岛素的利用效果,达到减少血糖水平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虽然可以控制和缓解糖尿病的问题,毕竟是药三分毒,也会产生相应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低血糖、过敏现象、肝损伤、体重改变、尿路感染等问题。若患者表现出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告知医生并及时就医。

(4)心理治疗:糖尿病因为不能得到根治,需要长期控制饮食以及服用药物。长此以往,很容易涉及到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健康。因此,心理治疗也是糖尿病的关键所在。比如,患者应避免一些负面情绪、减轻自身压力、消除焦虑或恐惧感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更利于身体恢复,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中医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单单依靠中医治疗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大部分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在西医的基础上,辅助配合中医进行改善。并且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的范畴,因此主要针对消渴症状为主。

而消渴也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等方式进行辩证以及施治,具体如下:

(1)上消:上消主要包括口干、咽干、口渴、消瘦、燥热等症状。常用的草药有沙参、麦冬、南沙参、浙贝母、玄参、鸭跖草、玉竹、枸杞子、黄连等。这些药物的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配。

(2)中消:中消是由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包括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西洋参、白术、茯苓、山药、芡实、黄芩等,这些药物有助于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改善中消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下消:下消是由于肾阴虚、肝肾不足等引起的,症状包括多尿、尿频、夜尿明显等。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一些补肾滋阴、养血安神的中药治疗。如生地、枸杞子、山药、石斛、山萸肉、人参、白术等。但是需要在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

除了草药之外,也可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改善。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穴位刺激人体,达到调节的目的。并可以对人体的气、血、水、湿等体液进行平衡,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份和毒素;它还可以调节人体经络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消除糖尿病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和内分泌系统,使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得到综合调节以及控制。

若患者明确患上糖尿病,应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西医的结合治疗,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防治目的。但是具体治疗方案还是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如检测结果,以及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再针对性治疗。不可自行乱用药物,或是听信偏方,否则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