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考分析

陈黎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战略资源,其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牵动着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与繁荣[1]。因此,深入思考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革新不断涌现,要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亟需构建健全的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所谓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就是为国有企业设计和建立的一套制度、规范和机制,旨在实现企业经济运行的科学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2]。它涵盖了从组织结构、决策机制、管理流程到内部控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以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合理运作、有效管理,并充分发挥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健全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此外,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一,其经济运行状况也直接影响国家的国际声誉。

2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构建要点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中,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个科学、透明、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范腐败,提升决策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等决策、监督、指导的作用,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合理性和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的信息披露政策和制度,确保披露的信息准确、真实、完整,不隐瞒、不虚假。定期公开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重大合同和交易等信息,提高国有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清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另外,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内部流程的规范和合规。加强风险管理,对涉及风险的环节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企业运行在法制、规范、透明的轨道上[2]

2.2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竞争与效率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竞争与效率是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首先,建立公平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增加市场的竞争活力。同时,设立退出机制,让效率低下的企业有退出市场的机会,促使企业不断优化自身,提高效率。其次,引入价格市场化机制,让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将在竞争中不断寻求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方法,从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再次,通过设计激励机制,奖励创新和优质服务,可以推动企业在质量、技术和服务方面展开积极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最后,建立独立的市场监管机构,监督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市场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秩序[3]

2.3 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是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的权责,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透明度、合规性和稳定性。首先,建立国有资产权责清晰的制度,明确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划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滥用。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其次,强化合规管理,确保企业在经营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违法违规经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类合同和交易的签订和执行过程,防范各类风险。再次,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律培训,积极开展法律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让每个员工都知道如何在法律框架内经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最后,强化法律监督和维权渠道,让企业员工和投资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防止不正当的法律侵害。

2.4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重中之重。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要明确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明晰创新的目标、方向和优先领域,保证创新投入。通过增加研发资金,建立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体系,支持各类研究和创新项目,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创建激励机制,奖励员工的创新成果,为他们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同时,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充分利用外部科研资源,加强合作,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服务中,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小结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涉及的内容和要素较多,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化、法治化、创新化等多个方面。在优化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推动下,国有企业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明.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J]. 活力,2023,(02):89-91.

[2]曹阳. 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国商论,2021,(01):145-146.

[3]李晓. 浅析构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14,(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