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一作李晓峰,二作周步玺

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摘要:作为超低空的一把利剑,武装直升机自从登上战争的舞台,就展现出自身无法被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武装直升机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探寻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武装直升机 国内外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一、武装直升机发展意义:

武装直升机是装有武器、为执行作战任务而研制的直升机。因其独特的性能和近年来在一些局部战争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被每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因此,其主要意义在于:

(一)性能优越,主要表现在:

1飞行速度较大,一般在250-350公里/小时,2008年美国西科斯基公司推出X-2直升机最高时速达460公里/小时;

2反应灵活,机动性好;

3能贴地飞行,隐蔽性好,生存力强;

4机载武器的杀伤威力大。

(二)在战争中的作用无法替代,主要体现在:

1可携带多种武器,攻击多种目标,比如,可携带反坦克导弹航炮、机枪、空空导弹以及炸弹、鱼雷、水雷等武器;

2载弹量大,攻击火力强。

3不受地形限制,机动性好,未经任何准备的场地起降,能在空中稳定悬停等;

4隐蔽性好,突袭性强,立体战争中,大多在150m一下空间活动;

5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侦察能力;武装直升机在云层高度低(60m以下)、

6便于与诸军、兵种密切协同作战,现代立体战争,是指所谓“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战争”。固定翼作战飞机的飞行高度不能太低(200m以上),而直升机的飞行特点,正好填补了这个“时、空”间隙——飞行速度0—300km/h左右,高度0—150m左右。

(三) 由于在战争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获得了“超低空的空中杀手”“空中坦克”等荣誉称号,主要用途有:

1反坦克及装甲目标,反坦克、反装甲成了地面战斗的主要内容,极大地关系到地面战斗的胜败。

2近距离火力支援,攻击地面敌方有生力量、防御工事和阵地、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直接支援己方部队夺取战斗胜利。

3为运输和战勤直升机实施安全护卫,就是对己方的运输直升机和其他各种战斗勤务宣升机实施空中掩护,以对付来自空中和地面对已方运输和战勤直升机构成的威胁,使其顺利遂行任务。

4争夺超低空制空权,攻击敌方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强击机和其他具有作战能力的飞行物,夺取超低空(一般为150m以下)制空权。

5攻击海上目标,其优越性表现在反潜能力强;隐蔽性好,利于突袭;使用多种探测设备,探索效果好;反潜作战效果好;生存率高;作战半径大,如舰载反潜机。

二、世界武装直升机发展历程

正是由于武装直升机意义重大,又是航空武器的后起之秀,在不到60年的时间,它先后发展了三代[1](用美式标准)。

第一代,越南战争催生了武装直升机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美军为了满足越南战争的需要,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生产的型号是AH-1G,绰号“休伊眼镜蛇”,于1967年投入越南战场。随着美国武装直升机的诞生,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先后研制出了武装直升机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武装直升机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武装直升机有AH-1“眼镜蛇”和图二米-24“雌鹿”,它们具有机动性好、速度快、火力强的特点。但是这一代武装直升机存在着载弹量小,发动机功率小和安全性能差的弱点。

第二代,信息化武装直升机。

第二代武装直升机上采用的航空电子设备进入综合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随着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武装直升机变得如虎添翼。第二代武装直升机主要是为了反坦克、反装甲,所以,出现了轰炸、强击等用途的武装直升机,具有代表性的有AH-64“阿帕奇”、卡-50“黑鲨鱼”和米-28“浩劫”。

第三代,为了适应现代化立体战争----低空作战的要求。

第三代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良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生存能力,突出的隐身性能,出色的贴地飞行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以及优异的空战能力。这一代武装直升机中具有代表性是RAH-66“科曼奇”、EC-665“虎”式以及卡-52“短尾鳄”等。

三、中国国内武装直升机发展历程:

1直-5:哈飞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该机仿制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12月14日中国制造的直-5首次试飞,于1963年12月25日,投入批量生产。

2直-9:国产化SA365“海豚”,1980年10月正式引进法国SA-365N“海豚”直升机专利、研制生产的双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于1982年完成了首架装配。

3直-11:国产化“松鼠”,参照原型是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直升机,由于平台过小,很难作为军用型号,最终这一型号未被服役,转为外贸型号,其功能被直-9WZ取代。

4直-10:又名“霹雳火”,是由昌飞与602所研发,2003年首飞,2009年涡轴-9发动机问题解决,2010年批量装备部队;武直-10采用串列双座设计,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反坦克导弹以及空对空导弹,并配备一座旋转机炮塔,在设计上符合西方专业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特征。

5直-19:又叫“黑旋风”,是由哈飞及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采用串列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涵道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起落架等,2010年首飞,2012年装备部队,兼顾直-10火力及直-9的保障系统。

6直-20:又叫“神雕20”,是由哈飞及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采用了单旋翼带尾桨式的典型布局。尾桨安装在尾斜梁右侧,采用通常的垂直水平面的安放。直-20重心的布置放在主旋翼轴的前面。驾驶舱后面是座舱,两侧舱壁从前到后安装了两对大块方形舷窗和一对圆形观察窗2013年首飞,2019年出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现场,并亮相直升机博览会。

四、当前及未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一)隐身技术:主要是外形隐身设计,如最新的“科曼奇”武装直升机(RAH-66)还有防目视、音响、红外和雷达探测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全面提高武装直升机的隐身性能。

(二)自防御措施:主要是提高军用直升机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包括电子、雷达干扰措施和高效诱骗技术。

(三)超强的防护能力:发展新型材料,使得其在战争中不被轻易击毁。

(四)信息化作战:装备更先进、更智能的综合航电、飞控及战斗指挥系统等,使得其在信息化战场下,复杂环境中能抢占先机。

(五)强有力的机载设备:未来战争中更加重视空对空、空对地作战能力,做到精准打击。

(六)无人武装直升机:美军2002年提出UCAR研发计划,UCAR是基于RAH-66科曼奇,这种武装直升机可载230~460kg载荷,可挂载导弹和火箭以及一些非致命性武器,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和经过伪装的目标。

(七)倾转旋翼机:能作高速远距飞行,巡航速度可达600km/h,如美国研制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已经进入部队服役,并被派到伊拉克参加实战。

(八)新构型武装直升机:

1西科斯基公司在进行X-2升力(旋翼)—推力(推进螺旋桨)组合式直升机的技术验证;

2皮亚塞基公司在开展H-60升力(旋翼—机翼)—推力(涵道螺旋桨)组合式直升机的研究,;

3波音公司则一直在进行一种鸭式旋翼/机翼概念验证机—X-50A“蜻蜓”的研究;

4美国NASA和西科斯基公司正在开展可变直径旋翼研究,以便将这种旋翼应用于倾转旋翼机,使其飞行速度可达925km/h。

五、结语

通过武装直升机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武装直升机是当代立体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构型等促进了武装直升机更快、更好地发展;武装直升机的无人化、隐身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对每个国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现我们的强军梦,应提高武装直升机工业核心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探索和占领武装直升机科技前沿制高点,实现系列发展、型号配套、种类齐全和吨位适用的产业化目标。

六、参考文献

[1]周家波,杨凯,武装直升机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J],国防科技,2007(05)

[2]李振,孙轶,国外武装直升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2(03)

[3]徐新,曹喜金,世界军用直升机发展趋势[A]直升机技术2009(07)

[4]刘波,张洪涛,李基堂,武装直升机技术的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