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法和镜检法在基层医院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试纸法和镜检法在基层医院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娜 ,卢晓卓  ,冯迎垒

商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51600

摘要:目的:研究尿液检验中应用试纸法与镜检法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选取106例于我院收治的需要检验尿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联合应用试纸法与镜检法,参照组采取试纸法,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检出率,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在尿液检验时应用试纸法与镜检法,可降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试纸法;镜检法;白细胞

在尿液检验中,对于相关疾病的检验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因此该手段在医学检验中不能忽视,在患者进行尿液检验时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基本的身体状况[1]。尿常规通常主要包含白细胞、红细胞、透明度等,而在检验方面方式不一,有众多可选择的应用方式,例如试纸法和尿沉渣镜,这在临床中都十分常见。不过在众多的尿液检验项目中,有必要探索准确性更高的检验方式,同时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有较好的时效性。本文便以此为探索目的,为后续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选取106例于我院收治的需要检验尿液中白细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男性年龄24~72岁,平均(39.12±5.16)岁;参照组年龄23~73岁,平均(39.21±5.42)岁。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展开检验前首先需要做好检验前准备:尿沉渣定量计数板准备;光学显微镜及尿沉渣刻度离心管准备。参照组采取试纸法进行尿液检验,由护理人员取30mL尿样,再从其中取出10mL样品,将其摇晃至均匀,再将检验纸浸入尿液中,取出后放置于尿液检验仪对尿液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实验组采取联合应用试纸法与镜检法,试纸法检验方式同参照组;尿液沉渣法首先取出患者10mL尿样充分摇晃均匀,再将摇晃均匀后的尿液放置于尿沉渣刻度离心管中,保持5min,转数设定为1500r;到达时间后将上层的清液去掉,仅留存0.2mL尿沉渣。之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果在观察中白细胞个数大于20个/ μL,说明呈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漏诊率=漏诊例数/n*100%;误诊率=误诊历史/n*100%;总不良率=(误诊例数+漏诊例数)/n*100%。

阳性评估标准:尿液内红细胞检出值>7.0μL,白细胞值>10μL;阴性评估标准:尿液中的红细胞检出值为<0.7μL,白细胞值<10μL。阳性率=白细胞阳性例数/53;阴性率=白细胞阴性例数/53。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处理,计数资料以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对比

实验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对比(,%)

组别

n

漏诊

误诊

总不良

实验组

53

0(0.00)

1(1.88)

1(1.88)

参照组

53

4(7.54)

7(13.20)

11(20.75)

\

4.156

4.867

9.397

P

\

0.041

0.027

0.002

2.2白细胞检出率对比

实验组白细胞检出率和参照组相比,数据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白细胞检出率对比(,%)

组别

n

阳性

阴性

实验组

53

30(56.60)

23(43.39)

参照组

53

32(60.37)

21(39.62)

\

0.155

P

\

0.693

3 讨论

人体的尿液主要是血液通过肾小球过滤后,再经过重吸收以及排泄所产生的代谢性产物。尿液作为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重要物质,而且考虑到血液和人体器官组织间的关联极其密切,所以尿液的成分能够有效评估人体代谢功能以及各器官功能的正常性,所以目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对于尿液的检测使用频率极高。尤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是主要的诊断方式,也是判断预后的关键存在[2]。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尿常规是泌尿系统等疾病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也是医学检查领域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例如,一些早期肾脏疾病患者在尿检中会出现尿蛋白或尿沉渣形成,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可以准确判断身体疾病的变化,对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通常在辅助部门通过干化学或镜检的组合进行检测。一般的尿液干化学法是指将试纸条放入尿液中,因为试纸中含有重氮酚和吲哚酚酯,蘸取尿液后,粒细胞会与试纸中的吲哚酚酯和重氮酚盐结合产生反应色,从而判断粒细胞的数量。试纸法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非常简单方便[3]。然而,缺点是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影响后续临床诊断。尿沉渣显微镜是先对尿液进行离心,然后应用定量尿沉渣计数板,在高倍显微镜下获得尿液样本并观察白细胞,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

[4]。本研究中,经检测,实验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此外,比较了两组的白细胞检测率,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看出,试纸法对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率较低,而尿检试纸法与镜检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准确性,降低误诊漏诊率,对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总之,试纸法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查中的应用可以降低误诊和漏诊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成平,刘兴高,谢家宁.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检测对精神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017(001):51-53.

[2]张维,王红.应用ROC曲线评价Hcy和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017(011):1546-1548,1553.

[3]王天琦,余琼卫,冯钰锜.基于氧化镍沉积硅胶固相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2型糖尿病血清中咪唑丙酸的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0,041(002):262-267.

[4]李智韬,王小楠,刘晓琳,etal.上海市浦东新区15岁及以上居民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3):326-330.

[5]赵红月.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与传统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0,33(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