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效果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PDCA循环在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效果报告

陈英

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评估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与耐药菌知识的考核情况。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的掌握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基层医院引入PDCA循环理念,可以有效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PDCA循环理念;多重耐药菌;基层医院;

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重耐药菌是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患者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控制至关重要[1]。本文评估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与耐药菌知识的考核情况,如下可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作为循环法实施前和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循环法实施后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相关数据,其中:实施手卫生及耐药菌知识调查、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预防用药调查病理均为100例。

1.2方法

PDCA循环(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以下是PDCA循环在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1)计划(Plan):①确定目标:明确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的目标,例如减少感染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等。②制定策略:制定可行的管理策略和行动计划,包括培训医务人员、改进感染控制措施、建立监测系统等。

(2)执行(Do):①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策略和计划,执行相应的措施,包括培训医务人员、加强感染控制、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等。②数据收集:收集与多重耐药菌相关的数据,例如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等[2]

(3)检查(Check):①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施措施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点。②进行比较:将当前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或者与其他医院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4)行动(Act):①提出改进方案:根据检查阶段的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②实施改进: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实施相应的措施,例如加强培训、改进感染控制措施、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等。③持续监测:对改进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④循环迭代: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进行PDCA循环,不断改进和优化多重耐药菌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的掌握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的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用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以(%)表示。

  1. 结果

2.1 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相关情况对比

PDCA循环法实施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的掌握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相关情况对比(±s)

组别

n

手卫生知识    

  耐药菌知识

抗菌药物使用

预防用药

实施前

100

79(79.00)

72(72.00)

62(62.00)

64(64.00)

实施后

100

93(93.00)

92(92.00)

42(42.00)

42(42.00)

x2

7.018

13.550

87.232

9.715

P

0.008

<0.05

0.007

0.002

3.讨论

基层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基础单位,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然而,在基层医院中,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一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多重耐药菌的存在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了改善基层医院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引入了PDCA循环(Plan-Do-Check-Act)的管理模式。在实施PDCA循环之前,基层医院的现状是手卫生意识薄弱,医护人员对耐药菌知识了解有限,并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4]。这种现状使得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更加容易发生,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然而,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基层医院在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首先,医院在手卫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宣传,提供必要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等。这使得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得到提高,有效地减少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其次,在耐药菌知识方面,医院开展了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了他们对耐药菌的认识和了解。医护人员通过学习掌握了正确的感染控制措施和预防策略,能够更好地应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此外,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医院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后,更加注重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合理选择和控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有效避免了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发生

[5]
    此外,医护人员通过接受针对耐药菌的培训和教育,加深了对耐药菌的认识。他们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耐药菌以及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处理患者感染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合理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等。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医院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制定抗菌药物审批制度和开展定期的抗菌药物使用评估等。医护人员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更加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并控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这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的进一步产生和传播。

总的来说,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基层医院在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在手卫生、耐药菌知识和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导致手卫生合格率的提升、耐药菌感染率的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的降低以及预防用药率的增加。这些积极的变化使基层医院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多重耐药菌问题,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本研究显示,PDCA循环法实施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的掌握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信息,在规范基层医院引入PDCA循环理念,可以有效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曾宇.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7):137-140.

[2]林露,张菊,李刚,李俊,张月薪,李华,晏娟,彭家兵,张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在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22,37(03):363-368.

[3]林影.PDCA循环法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效果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86-187.

[4]符婷,刘运喜,赵梅,杨进军,雷谢芬,石挺丽,黄丽菊.PDCA循环在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07):1107-1110.

[5]毛洪艳,卢娟,胡燕,易梅竹,代育林.PDCA循环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