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胡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十五病区(耳鼻喉科 眼科)

2017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法对本院眼科2023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加深患者对于自护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形式化健康教育;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效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白内障类型,由于多见于老年人,以往称为老年性白内障,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升高。常双眼发病,但可有先后,程度也可不一致[1]。通常都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后观察一天,无不适即可出院。因此,要保证患者在术后可以尽快地恢复健康,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多形式化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60例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3年2月-2023年4月。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64~88岁,平均年龄为(73.28±3.16)岁,实施常规护理,其中本科1例,高中7例,初中13例,小学9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63~87岁,平均年龄为(72.18±3.15)岁,实施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其中,高中8例,初中15例,小学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开展护理工作,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为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手术医生等,告知病人白内障相关知识、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术后为病人提供健康指导、规范用药,按照护理流程给予相应围手术期护理等,让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第一,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针对性地设计护理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利用分发健康宣传手册或视频等方式普及与老年性白内障相关的常识和知识,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使患者和家属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第二,同伴教育和亲属支持,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成功的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分享经验,减轻焦虑等负面。要求家属在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尽可能全程参与,了解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注意事项,住院期间家属在给予患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精心照料外,还要重视患者的情感需求,让患者保持舒适心理,加速康复。第三,病区里添加健康宣教二维码,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将宣教内容存储在手机中,方便反复观看。第四,给患者和家属分发我们纸质版的药物指导及出院指导,上面用大号、加深的字体标识出每种药物的名称以及服用或滴用的方式等。更进一步的解决了患者以往因药物过多而分不清的烦恼。如老年患者不识字,以上内容也方便家属查看,及时给予帮助。

1.3 观察标准

1.3.1 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干预前及患者出院当天通过自制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白内障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因白内障患者老年人居多,故准备了较为简单的十题问卷,用是与否来回答。问卷内容包括是否知晓白内障术前术后的日常防护方式、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用眼卫生、饮食注意事项等十个方面,总分10分,分为:基本掌握≥8分、部分掌握6-7分、未完全掌握6分以下。

1.3.2 使用本院《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别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及很不满意五项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基本掌握

部分掌握

未完全掌握

合格率(%)

观察组

30

13(43.33%)

15(50.00%)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0(33.33%)

12(40.00%)

8(26.67%)

22(73.33%)

x 2

-

-

-

-

4.320

P

-

-

-

-

0.038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13(43.33%)

16(53.33%)

1(3.33%)

0(0.00)

0(0.00)

30(100.00%)

对照组

30

10(33.33%)

11(36.67%)

4(13.33%)

3(10.00%)

2(6.67%)

25(83.33%)

x2

-

-

-

-

-

-

5.455

P

-

-

-

-

-

-

0.020

3 讨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类白内障,其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很高,并有可能导致失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以提高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和质量。由于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较单一,导致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并不理想[3]。在临床上,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它拥有系统化的优势,在白内障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它的应用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主动配合意识和疾病治疗依从性,这对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4]

本次实践结果显示,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的了解健康知识。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帮助白内障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取得了患者的满意和肯定,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优化治疗效果,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彦婧,张丽丹,朱立艳,杨引,刘玮. 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0):152-153.

[2]刘洁丽,李淑玲,刘春霞. 多形式、分阶段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康复依从性和负面情绪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99-101.

[3]陈秋莲,许春丽,沈珠花.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2):140-143.

[4]刘园. 情景式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防护能力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3):201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