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浅谈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

裴孟菲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各行业的推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现代化战争逐渐转变为信息化战争。未来战争,必然是各种类型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在多维空间进行协同作战,想要取得胜利,武器装备的保障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对武器装备开展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化作战。

关键词装备保障;信息化;作战装备

未来战争,对武器装备的保障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呈现信息化作战的佐证,而且对各种武器装备的消耗率大幅度增加,战争进程较快,传统武器装备保障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作战的实际要求。近些年,我国对于信息化部队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新装备也在快速更新入列,对武器装备保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当前信息化作战背景下,如何做好武器装备的保障工作,使作战部门的装备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一、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特点

为了满足现代化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要打造信息化武器装备保障模式,实现指挥智能化、保障部队一体化以及保障模式立体化三大特点。首先,保障指挥智能化模式下,需要全面提升当前的指挥决策、指令传输、作战计划等,确保相关的数据信息得到快速传输,要不断增强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其次,保障部队一体化。在信息化战争下,联合协同作战是最为显著的一项特点,但同时也对战场装备保障的要求有了很大提升,单纯依靠单一兵种无法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最后,保障模式立体化。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新的装备保障方式,将社会资源快速进行整合利用,确保立体化保障得到贯彻落实,有先进、快捷的输送武器装备输送方式。

二、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建设的必要性

满足现代化军队建设要求

一个国家的军队,直接关系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虽然新中国成立时间较短,在近些年我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与世界强国的军事差距越来越小。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于作战装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逐渐增大,对作战装备的信息化保障建设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为建设现代化军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逐步提高部队战斗力

依靠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快速打击。只有实现信息化军队建设,才能使部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才能将部队的战斗能力持续增强。通过实战和作战演习可以发现,对一场战争的走向,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建设程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军事领域应用新的技术和装备后,可以对传统的作战形式进行有效革新,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带来的影响

保障任务转换频繁

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需要更短的装备保障时间,因此,信息化下的作战机动范围更广,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战前装备做好协调准备工作,对装备保障的时效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维修保障难度高

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需要接收的信息是海量的,生产装备需要的原材料也大幅度提升,装备构成复杂,只有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统一协调管理。但由于装备集成度高、组成元素繁多,如果在战场上受到打击,需要使用的零部件也更多,维修保障难度更高。

保障装备对象分散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目前开展信息化作战时,多维空间作战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相比较传统作战形式来说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信息化下的武器装备机动能力更强,在战场上会变得更加分散,需要保障的范围也更广阔。

四、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优化策略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对于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专业的相关人才作为支撑。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突变,竞争环境变得越发激烈,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需要加大对作战装备保障人才的培养力度,由高水平、高素质人才进行装备的修理、供应补给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信息化作战装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高新技术专家人才积极引进,打造新技术人才团队,为作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高效分配区域保障资源

为了实现战场物资的精准配给的提升,提高部队战斗力,满足信息化作战的实际需求,在开展信息化装备保障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数字化和模块化管理工作。因为信息化实战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应当对需要的物资进行高效、科学分配,根据各部门的实际应用数量和使用途径,进行物理的科学配备和运输。比如,在某集团军作战时,可以使用运输直升机、高速越野车等运输设备,确保战区的装备保障力量的持续供给,有立体化的配送体系作为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物资配送速度,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监测系统建立起来,实时跟踪该部队的物资器材需求变化,根据信息系统做好物资的统计、分析、配送等科学协调配送。

打造新的装备保障新体制

首先,建立“一体化”联勤保障体制。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联合作战的程度更高,涉及到的人员和装备更加繁杂,需要采用“一体化”联勤保障体制,才能满足信息化作战的要求。通过一体化管理,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实现集约化、整体化的武器装备的资源保障工作。

其次,建立“军种分体”保障体制。联合作战是当前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特色,需要各兵种的高效协作,而且使用的装备非常繁杂。这就要求采用“军种分体”的保障体制,无论是专用装备还是通用装备,都是按照组织体制进行自行修理、保障,确保保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统分结合”保障体制。未来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标准化、模块化和通用化,因此,采用“统分结合”的保障形式,能够由各军兵种对装备自行实施保障工作。在落实该保障机制时,需要对我军的规模、结构以及体制充分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作战装备保障体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下开展作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同更加密切,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目前,需要对作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引入信息化系统,为实现信息化作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琳,黄猛,孙煜飞. 信息化战争下装备保障研究[C]//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信息处理产业化分会.第十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204-207.

[2]庄晴悦.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探析[J].中国军转民,2022(14):49-50.

[3]孙璐璐,马亮,孙婧.新形势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问题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8,38(0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