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1

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技术研究

张诗尧 ,谭建

   成都兴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本文以大面南岛组团TOD周边1-8号绿地景观工程施工项目为例,进行深入的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技术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LID设施

1、前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龙泉驿大面片区内,驿都大道以北,成渝高速以南,是成都东部新城六大片区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为大面南岛组团TOD周边1-8号绿地景观工程。本项目采用的LID组合设施主要为:干式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

3海绵城市计算

3.1计算目的:为了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的目标,需要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设计调蓄容积的计算。

3.2设计调蓄容积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V=10*H*Ф*F

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³);H-设计降雨量(mm;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

汇水面积编号

总面积(㎡)

雨水花园(㎡)

干式植草沟(㎡)

透水铺装(㎡)

硬质铺装(㎡)

普通建筑屋面(㎡)

绿地(㎡)

设计调蓄容积(m³)

计划调蓄容积(m³)

径流系数

1

15383

1150

471

1760

2139

226

9637

478.35

216.66

0.26

2

11142

254

208

675

708

0

9297

116.05

112.13

0.18

3

7004

296

260

861

940

0

4647

137.00

85.00

0.22

4

8580

208

601

1359

2228

0

4184

138.10

132.19

0.28

5

2908

101

160

474

538

0

1635

53.88

39.55

0.25

合计

45017

2009

1700

5129

8390

226

27563

923.38

607.27

0.25

1调蓄容积计算表

通过计算结果得出,本次海绵城市设计总体满足本项目建设要求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的要求

4LID组合设施应用

4.1设计要求:①景观的设计风格需要和地域特征结合起来,展现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庭院的景观需要和建筑充分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设计特色。②雨水花园的建造要考虑到施工的复杂性,避免“过剩设计”,造成资源的浪费。雨水花园的建造是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造价成本低为出发点,要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设计出简洁、实用的庭院景观。③应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将当地的人文风格融入到景观之中,做到人文与庭院景观设计共存,通过巧妙的造景手法,传递文化气息。

4.2材料选择:采用低碳材料,以求减少在雨水的径流、渗透、滞留过程所形成的二次污染,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降低雨水花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雨水花园的覆盖物采用无机覆盖物来进行装饰,如石子在雨水花园当中的铺装,这种覆盖物成本低廉,来源较广,施工难度低,对土壤的侵蚀少,能够保持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形成保温保湿的作用,对杂草的生长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4.3雨水花园:根据设计水深和水体污染物的净化目标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主要为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且适合沼生、湿生的植物,在岸际可点缀喜水湿的乔灌木。

1雨水花园详图

2透水露骨料铺装

IMG_256

3雨水花园效果图

4.4下凹式绿地:选用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且耐短时水淹,并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种类。

IMG_256

4下凹式绿地

4.5植草沟需要选择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植株过高则会由于雨水冲刷而引起倒伏现象;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有助于净化污染物及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选择能承受周期性的雨涝以及长时间干旱的植物种类;选用易维护、覆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种类。

5干式植草沟与溢流雨水口衔接大样图

IMG_256

6植草沟

5、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的叙述,通过海绵城市(LID)设施应用,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利用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生态平衡,来建设本土城市景观,更能发挥出新型的城市建设效应,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地表水的储存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变了空气质量实现了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科技承载梦想,创新改变未来—海绵城市——中国科学院[引用日期2019-05-11]

[2]胡冰洁.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以伦敦2012奥林匹克公园为例[J]. 艺术科技,201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