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性教学活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性教学活动的思考

代凌薇

成都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各幼儿园在高阶课程的探索中也在摸索和制定的幼儿园特色,其中一部分幼儿园结合本地、本土文化,系统整理、探索文化特色,挖掘文化符号,结合幼儿适宜和感兴趣的内容,探讨文化体验性教学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也有所涉及,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性教学的思考,希望能带给一线老师们一些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文化体验性教学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进步,社会、家长对幼儿园的软件、硬件各项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出生人口减少,生源竞争,幼儿园发展等因素促使幼儿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摸索更适合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活动。其中文化体验性教学活动因以幼儿的主动“体验”为载体,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凸显“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幼儿自然有效地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自主地进行语言表达、动作模拟与创新、合作交流社会性意识等进一步发展中增加新经验、获取知识、锻炼动手动脑能力。结合笔者了解、查阅相关资料及所见,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性教学活动有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将音乐活动与文化体验有效融合建议一线教师们参考以下四点:

一、找准音乐活动与文化的切入口,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实践体验

幼儿园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活动课程,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中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幼儿园音乐活动通过音乐的角度向幼儿诠释社会生活中的现状,将生活经验与音乐教育活动紧密相结合,利用幼儿园作为教学场所,以音乐游戏的形式促进音乐教学的根本教育理想,能有效将生活教育融入到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其中将文化体验融入到音乐活动中是非常有效的新尝试,对于幼儿也是新体验。文化体验性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带入幼儿真正贴近地域文化,在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自主能动性得到最大地激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围绕文化特点,找准文化符号的趣味性,找到幼儿的兴趣点,结合文化特色合理设计音乐活动各个教学环节,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感知体验和实际操作机会。

二、音乐活动中幼儿从模仿到创造性表现,是对文化体验的经验、积累和升华

音乐歌唱活动为例,歌唱活动中创编动作环节多选择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模仿动作,常见模仿动植物、自然环境(刮风、下雨、开花、结果等)日常生活环节(洗脸、洗澡、刷牙、跑步等),这样因为孩子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好地通过学习模仿动作理解记忆住教唱的歌曲。同理,将文化体验带入到音乐相关活动中,歌唱活动幼儿可以创编动作、创编歌词、创编演唱形式等,韵律欣赏等活动也可以根据文化经验和相关材料创新。幼儿在听、说、看、动间积累经验,开动脑筋,将对音乐和文化体验的感受自然地通过唱、跳、舞、演奏等加以自己的再加工,创造出新的音乐艺术活力。

三、音乐活动中的文化体验凸显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给予幼儿有别于现实社会的社会性“行为规则”新体验

文化体验中幼儿的沟通、交流、合作、规则意识等各种社会性表现是音乐活动中非常关注的,学前音乐课程教育积极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帮助,促进彼此共同发展进步,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增加对于音乐、文化学习的兴趣。文化体验中涉及本土文化和他域文化,幼儿在活动中认识、理解不同文化中社会性“行为新规则”,参与不一样的社会行为活动,在有别于常规生活体验的环境中更加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更能激发幼儿和伙伴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感知体验和实践操作中学会反思、总结、创新。

案例1:成都市某机关幼儿园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就将四川的川剧文化带入到游戏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幼儿欣赏了川剧变脸、吐火的视频,做好文化铺垫;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带着幼儿走着小碎步跟随堂鼓伴奏和道具的支撑下感受川剧两大绝活:变脸和吐火。教师抓住变脸和吐火的精髓,创造性地加以嫁接生活中的经验:变脸(披上斗篷,在堂鼓暂停使挥动披风遮挡面部,再显现出各种表情),吐火(人中处贴上红色小纸条,长长突出一口气将纸条吹动),给幼儿一个快乐而有趣的新川剧体验。案例2:成都市某机关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自己谱写的旋律、歌词,一首川味十足的儿歌,通过音乐游戏活动“买凉粉”的游戏设计,带领幼儿体验老成都的市井文化。幼儿和助教老师扮演的“卖凉粉小贩”边唱边玩,体验不一样的老成都生活和文化。

以上两个案例是本土文化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幼儿对于体验的再创造,文化经验教学在类似音乐活动中融合文化传承创意,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不知不觉中也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与文化自豪感。

四、家园互动是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家长参与幼儿园相关音乐活动,通过记录、拍摄、参与,除了更加了解幼儿园、贴近孩子、增加亲子关系外,是对音乐活动中文化经验的进一步延伸中最有效的配合。家长可以协助幼儿做好文化资料整理,利用周末、假期或者碎片时间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活动中涉及文化的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比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使幼儿能通过亲眼见、亲耳闻、亲身感、亲手做获取更多的相关经验、弥补音乐集教活动时间有限的缺憾。

不断深化探索音乐活动中文化体验教学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们扩大自身的文化体验、拓展文化感受,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和不足,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结合文化经验积极探索,善于表达、与他人沟通合作,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2] 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

[3]李雯.幼儿园长安文化体验课程的实践研究[D].学前教育,2018.

作者简介:代凌薇(1980―  ),女,重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文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儿童歌唱教学、学前儿童音乐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