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自学能力差异分析及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高中生物知识自学能力差异分析及教育对策

罗葵

浏阳市北盛镇浏阳市第六中学 41032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然而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基础学习能力,对学生个人学习发展及其进入社会后的整体发展均起到了诸多积极的意义。课程标准也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策略

引言

新时代要求人才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校的教育内容虽然广泛,但是内容大多为基础性内容,因此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可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自主学习的价值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通过听课、记忆学习,这些知识便是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提供知识点的过程,学生知识一味地接受和吸收,其消化的结果并不能及时核实,学生在课堂上减少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整个课堂上学生并没有了解如何从书本去获取知识,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如何思考,知识在教师为主导的角色中被动全盘接受。主动学习的价值在于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在面对课本问题时能及时主动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是教学的任务目标的话,那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思考后得出的答案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所获得的是学生学习中的习惯,在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中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思考力和创新点。

2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在当下的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单向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他们喜欢“主导”课堂教学,把知识粗放的传授给学生,弱化了“理解知识和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会慢慢形成固化思维,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采用口述结合板书的形式进行生物知识讲解,从本质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它也会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学习依赖,消减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去构建自我生物知识认知体系,只会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模板一次又一次地套用。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遏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得教学趣味性缺失,教学效率低下。

2.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高中生物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没有仔细听讲,在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是很难深入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因此,生物学习对多数学生来说不是易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渐渐地引导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然而在日常课程学习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常常把生物学习当做一项任务,对生物学习没有积极性,只是想快速完成教师规定的作业,并没有把掌握生物知识作为学习目标,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也不会主动去创造机会进行生物学习,最终形成了生物学习积极性过低的局面。

3高中生物知识自学能力教育策略

3.1在思维导图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调动学生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记忆功能,最终实现左右脑的良好配合。思维导图以中央图形为焦点,并以中央图形为核心向周围放射,形成树状结构,节点主要由一个个关键词构成。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自主学习工具,广泛运用于高中各个学科教学,其在生物学科自主学习中也有着较为优异的表现。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一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学生只需要将知识点放至对应位置上,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同时知识点所处的位置,对学生自主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讲,在新课预习、课堂讨论,以及课后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均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方式将单元所学内容逻辑化、条理化呈现在一个树状图上,由此帮助学生方便快捷地复习生物知识。

3.2加强研学意识,形成自主探究精神

作为一门基础知识类学科,生物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探究生命的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生命体活动规律。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研学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研学意识的培养中,教师应该先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研学的重点在于教师,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纲领性文件、考纲要求等编制完整的教学方案,还要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关注生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外,还要让那些生物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拓展拔高,从而实现全面育人。此外,在培养研学意识时,需要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如互联网上的生物教学资源或者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具等,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3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拓展学习空间

当前,许多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提升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生物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教师也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到课堂的效率,甚至影响到课堂的秩序。受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刻影响,教师应该努力推动生物课程的多元化,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且加强他们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自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生物的奥秘,不仅要让他们熟练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生物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因为这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并且容易误解“只有按照教师说的做才正确”的概念,使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3.4重视课堂互动教学,发散学生学科思维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突出教师“启导”与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导致很多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进行课堂互动。基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看,教师通过强化课堂互动水平,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在具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使用课堂提问法,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锤炼。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也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在日常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积极实施趣味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研学意识,深化学生认知,并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学斌.论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8):9+11.

[2]闫树国.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0):119-121.

[3]戴玲.基于自主学习模式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9(3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