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研究

苏成龙,陈海伟,付裕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压力越来越大,使得高层工程建筑日益增多。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整体建设质量。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作业,把控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桩端后注浆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已然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对施工工艺的研究深度。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基础。在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经常面临着泥浆护壁冲钻孔孔底沉渣清理不净等技术性问题,直接导致桩端承载力难以满足要求,并且严重影响到桩体结构。因此,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明确在面对实际施工问题时,需要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桩基施工工艺,然而对此研究深度不足,尤其是其技术要点有待进一步明确。基于此,本文探究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

1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优点

首先,对比其他的技术,注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整体工艺相对简单,应用的施工设备也相对轻便和小巧,施工人员可以便捷地携带。而且整体操作的技术性不高,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可以直接将该技术应用进来,达到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其次,对于注浆技术而言,主要是深入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运行,对部分断裂面进行全面处理,能够让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大幅度提升,还能很好地改善混凝土的强度,满足现实施工中的粘结补强要求。再次,在开展注浆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施工人员都会将加强材料引入进来作为最重要的注浆材料,确保整体材料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不仅如此,其实际粘结性也非常优异,维持的时间较长。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任何污染,具备较高的环保优势。最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其他施工作业的顺利进展,整体加固效果良好,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桩位偏移过大。在桩基础上,因施工放线、打桩工艺等因素,引起桩身位移大,从而使桩的位置发生偏移;在承压荷载作用下,桩基不可靠,桩承台不稳,出现承重偏差、承重下降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将使承台承压不均匀,产生裂缝。(2)颈缩。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成孔后不能及时地进行混凝土灌注、相邻桩之间的相互扰动、泥浆性能差等原因,加之受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桩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了桩身的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的现象,从而造成桩基承载力不均、地基失稳。(3)塌孔。由于桩基础钻孔时水位较高,泥浆配比不合理,致使钻孔坍塌,直接导致基础承载力硬度下降,其他工作因为出现塌孔等原因,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可能会造成桩承面的腐蚀,影响到原来的施工质量,进而出现安全隐患,使得基面变形,强度下降,不能承受力。

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应用分析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审核水泥材料和等级,要求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随机对其抽样检查,经过实验室测试,确保水泥原料质量。配制混凝土要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搅拌时间控制在1min以上,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保水性以及流动性,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塌落度需稳定在18~22cm,选择中砂作为细骨料。本文使用C30等级强度的混凝土。严格按照C30等级强度标准配制,骨料粒径需控制在30mm以内,不应超过1/3钢筋最小径距。灌注浆应保证连续灌注,时间间隔控制在2h之内,若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对粘结强度产生影响。灌注时使用振捣棒充分振捣处理,避免触碰到钢筋笼。灌浆时,保证混凝土流动度以及坍塌度稳定在20cm之内,可用隔水栓塞头作为混凝土包。注浆时按照从下至上顺序进行,底处注浆气体在高处排出,高处孔溢浆要封堵底孔,从高处孔位置反复注浆,确保孔底充分填满。浇筑混凝土一般使用导管法进行。第一节导管长度应达到4m以上,接头位置务必严格固定,避免漏浆或者进水问题发生。导管顶部需要增加漏斗,采用起重设备升降导管,避免泥浆被带走。施工时将导管置入孔底位置,在导管内灌入混凝土。首次浇筑应保证导管底端埋深达到0.8~1.0m,采取一边浇筑作业,一边拔管的方式进行连续浇筑。注意拔管时保证导管底端位置埋深超过1m,最大埋深应当限制在9m内。浇筑面应超过设计面30cm以上,并进行强度测定,最后将表面浮浆凿除完成施工。

4极端后注浆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议分析

4.1注浆材料选择得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应用的效果,和注浆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具体说,选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依据物料渗透性进行筛选,也就是注浆材料的渗透性越大,它在注浆时,浆液可能更易向细小裂缝内渗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对某些湿缝,所选注浆材料也应亲水性好,扩散性好,从而增强了修补效果。还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水泥类注浆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对混凝土有较好的填充作用;其次,根据实际的建设情况,应选择购买施工简便,容易的注浆材料等施工材料。例如:水泥类注浆材料以及水玻璃类注浆材料等均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应该优先选用此类材料;最后,按照当前建设中绿色发展理念,选用注浆材料的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环保性特点,对应材质应抗氧化,无毒。

4.2压浆孔设计

桩端后注浆技术作业中,压浆孔设计非常重要,所有灌注桩应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压浆孔,并需要在桩顶预留出排气孔,底部是否预留出排水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选择具体的压浆管与排管时,最好确保其内部钢管的内径为20mm,可以采用钢丝或者塑料扣件来连接相邻的管道,管道应处于桩基上方。通常情况下,管道在设计压浆孔与排气孔时,都应该选择在锚座上,需要注意的是排气孔还应当设计在锚具近处位置。需要观察好灌注桩直径、桩底持力层与桩端的空隙差异,视情况在灌注桩钢筋笼附近均匀布设好2~4个压浆管。若是灌注桩直径变大,则持力层与桩端的空隙将会变小,则此时便需要合理增加压浆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端后注浆技术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可以有效增强桩基承载力,大大提升建筑主体稳定性,有效提升工程效率与工程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中,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以下把控工作:(1)严格规制注浆管的制作流程与强度设置,科学布设注浆管;(2)注浆设备压力值应控制在6MPa左右,比合理控制注浆速度;(3)压浆作业时间应在0.5h内完成,确保注浆管的畅通性;(4)严格控制桩端后注浆技术的注浆量、注浆压力与注浆浓度。

参考文献

[1]王巍.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05):165-166.

[2]刘磊磊.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174.

[3]黄飞.谈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24.

[4]肖汉新.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62.

[5]林兴.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26):153-154+160.